分析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2018-12-27 01:21李婧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文学作品日本

李婧

摘 要: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渐进入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尤其是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制定了夫妇同姓的政策,在文学作品中,这些改变都有所体现。本文在文化视野下,分析了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日本;文化;文学作品;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在18世纪的日本,女性自由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尤其提倡男女平等。由于这一思想的影响,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也纷纷出现了相关的作品,在一些日本杂志中,除了描写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提倡解放广大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对传统思想带来了严重冲击。

1、以芥川龙的作品分析女性形象

1.1芥川龙简介与文学作品

芥川龙的写作事业主要是在他的大学时期,当他在东京帝国大学时,就研究了英国文学。经过不断分析文学作品,他有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创作出了“罗生门”这部作品。在作者的作品中,历史小说居多,他注重以史为鉴,对现实的丑与美进行了揭露。在作者的文学作品中,都研究了女性形象,视角比较独特。作家成长在一个文学世家中,从小就受到了文学气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在小学时期,对江户时代的一些作品就有所了解。在中学时期,逐渐阅读日本的古典小说,并且,学习了现代的诗词。在中国与西方的经典传奇方面,也研究了相关的作品。不仅爱好基本的阅读,还有记录的习惯,喜欢写作,通过其他人的观点,传递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2、芥川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1“罗生门”中的老太婆

对于“罗生门”,主要是在日本平安时期的,有个奴隶碰到了一位老太婆,老太婆经常拔下罗生门城楼尸体的头发,制作假发,以此来陌生,她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蛇肉,伪装成鱼肉活在世间,奴隶十分不满,打晕了老太婆,将她的衣服带走。通过这个形象,代表老太婆是自私的,描述该形象时,对老太婆的眼睛进行了细致描写,“像肉食鸟一样红烂的眼睛”,通过眼睛的描写,可以充分体会邪恶的神态,体现了当时女性形象的丑陋與自私。

2.2“手绢”中母亲形象

在“手绢”中,主要讲述一位母亲来到儿子上课的地方,手拿手绢,那时,有位教授在讲解武士精神,母亲激动地说儿子已经去世了,可是,教授并不明白,只是看到手绢被撕成了碎片。通过这个形象,颠覆了女性形象,女性理解了武士精神,同时,也突出了非人性化的武士精神。母亲身穿黑色礼服,头脑清晰,母亲十分有气质,坐下之后,两只手放于膝盖上,当说道儿子去世时,母亲比较平静,然而,握着手绢的举动是令人悲伤的,她在隐忍自己的悲伤。这正好充分证明了武士精神抹杀了人性,母亲无法将自己儿子去世的公之于众,只能选择隐忍。对于母亲的形象,多数读者认为,这属于塑造母亲形象,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允许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可以描述手绢,衬托这位母亲的坚毅性格,令人钦佩。

3、樋口一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3.1士族女性

在这部作品中,主角是阿关了,家庭对她的约束十分多,她一直想摆脱家庭的束缚,虽然,选择离家出走,却以失败告终。阿关的婚姻由家族决定,她不能决定自己的配偶,她被迫嫁给了具有社会地位的人,她也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光鲜的背后,她承受着很多痛苦、无助,她的丈夫对她经常打骂,而且,在外面经常拈花惹草,阿关忍耐数年之后,终于选择离开。

通过描写女性形象,可以体现当时社会的残酷,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中,很多女子都受到了折磨。虽然,在小说中,具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下,女性除了忍耐没有其他办法,无权作任何决定。但是,通过她的反抗,可以反映出士族女性无法继续忍耐这样的折磨,所以才会选择逃离,也从侧面也充分反映了女子内心的苦楚,命运的捉弄使士族女性的人生十分悲惨。

3.2劳动女性

在“大年夜”中,主要描述了劳动女性的形象,女主角是阿峰,是劳动女性的代表,其社会地位比较低,如果社会地位较低,在生活方面是十分艰难的。由于自身本就是劳动女性,不仅承受着父亲失足死亡的痛苦,还承受着母亲病逝的悲伤。当发生了一系列的悲惨事情之后,阿峰来到了舅舅家,但是,舅舅生病了,可见,女主角的坎坷命运。在此情况下,阿峰没有办法,在财主家当了女奴。她忍受巨大的痛苦,经常受到打骂、虐待。她天真地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相应的成果,可是,阿峰越勤快,承受的痛苦就越多。由于社会的冷漠,她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冒着生命的危险偷了两元钱。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劳动女性的艰难,也表达了对女性的救赎愿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虽然,通过两个作品还无法将那个时代的全部女性特征全面反映出来,凡是,也能够看出,在环境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对于传统的日本女性而言,社会地位很低,通过不断引入了西方文化,日本女性的形象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思想的解放,让广大女性看到了希望,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晨台.论日本“社会性”的伦理意涵一从“大东亚共荣圈”到《罗生门》中的他者[J].社会科学,2016(1).

[2]石玉芳.一曲哀婉的“心之歌”:樋口一叶小说对女性命运的表现[J].长沙大学学报,2015(6).

[3]何芳.《十三夜》:明治时期女性的悲歌[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文学作品日本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