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凤 姚杰
摘 要:在机械制造实训教学中注重“大国工匠新生代的培育”,能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促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存能力奠定基础。本文就问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国工匠新生代 信息化实训教学 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忽略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全两会期间,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代表调研发现:“现在我国高技能人才紧缺,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严重,呈现断层现象,其中以制造业最为突出,甚至有些老工业制造基地的老一辈匠人想把绝技诀窍传承下去,却找不到好徒弟的现象。”
二、大国工匠新生代概念
“大国工匠新生代”是指传承了工匠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传承“工匠精神”,还能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知识、技能等方面信息资源,身怀绝技的职业院校大学生。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近些年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成果之多,国内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到了一定的效果。截止2018年3月以在CNKI(中国知网)以主题为“信息化实训教学”,年限为2013年至今,文献来源为核心进行检索,近五年有关信息化教学的研究成果以600篇增长幅度增长,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已经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从含义、发展历程、培养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丰富的成果出现,但现有研究和政策的关注焦点往往集中于信息化教学,而对于职业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三者并行的关注与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同时包含“信息化教学/工匠精神”两个主题词的文献,发现近5年来仅有几十篇相关文献,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3篇,分别有段向军、张慧霞、胡善珍、杨旭志等。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在“信息化实训教学和大国工匠新生人的培育”方面还只是从理念上提出,还不成体系,没有较为成熟与可借鉴的模式,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上都还处于空白。本课题的研究面向《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智能制造等行业为背景,探索如何实现“大国工匠”新生代培育的高职信息化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研究意义
针对机械类专业专业群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开发基于“大国工匠”新生代培育的信息化教学实训课程体系,一是有利于制造类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二是解决制造类绝技传承找不到好徒弟,高技能型人才断层严重的现实情况,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再由中国智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完美转型;三是解决了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四是本课题通过在本校制造類专业和兄弟职业院校的交流推广,引领本校乃至全省信息化实训教学从外延粗放性建设向内涵建设的转变,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健康发展,促进我省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的步伐。
结语
结合“工匠”培育途径,依据“专业有对口、课程有对应、内容有层次、知识与技能由精至新”的原则,构建基于“大国工匠新生代培育的信息化教学的实训课程体系,为机械制造类信息化实训教学指明了方向;二是开发以工匠精神传承的信息化实训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信息化实训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曾丽颖,曾茂林.适应“大国工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J].职教论坛,2018(05):64-69.
[2]李珂.制度化培养大国工匠的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6):25-30.
[3]庄建源.“大国工匠”精神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J].人才资源开发,2018(01):32-33.
[4]汪锋.基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7(29):37-41.
[5]吕冬明,黄小东.基于大国工匠后备军培育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0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