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丰 温绿琴
在浙江湖州吴兴,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王金法”;在吴兴的田间地头,有一个闻名遐迩的远教品牌——“王金法广播”。
从1969年开始,吴兴区织里镇的王金法从来没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五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中、晚雷打不动开展广播宣讲,被群众誉为“永不消逝的电波”。2008年开始,织里镇结合自身实际,以“王金法广播”对接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织里镇远程教育工作由此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010年,吴兴区开始在全区推广普及“王金法广播”,在6个乡镇、两个街道的161个行政村远教站点实现了“王金法广播”全覆盖。从此,每天早、中、晚三个固定时段,全区4000多个调频广播都会响起乡音播报,将上至中央、下至乡村的最新政策和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给基层党员群众,直至今日。
如何让党员远程教育在基层用得好、用得活、用得实,“王金发广播”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坚持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用亲切的乡音讲明国家政策、讲透法律法规、讲活城乡故事。
最初的“王金法广播”远教平台并不引人注目。为了提升远程教育的吸引力,王金法从对接基层需求入手,自编了两百多条农业谚语反复广播。春夏季节,“王金法广播”提醒农民:“化肥勿施多,施多换秕谷”;入秋了,提醒大家关注天气:“稻看八月八,三八(八月初八、十八、廿八)晴,好收成”;气候变冷了,提醒人们:“九月十三落(雨),皮匠阿毛吃块肉”……王金法用生动直白的乡音谚语,让这个广播平台逐渐成为基层党员群众的生活“锦囊”。
吸引力有了,就要考虑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了。王金法逐步把施教内容扩展到党的政策方针宣讲上来。向基层群众开展宣讲,难就难在要用群众语言把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大政方针等讲到群众心坎里去。“王金法广播”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把严肃的普通话新闻稿转换成更具人情味的土话拉家常;把冗长复杂的政策解析编写成群众更容易记忆理解的乡音顺口溜。比如,“王金法广播”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精神归纳成了“12345”:围绕“一个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巩固”——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思想工作;讲好“三个故事”——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华民族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王金法广播”言辞朴实的政策解读,让党的政策方针润物无声地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了广大基层党员的意识里。
“王金法广播”的内容真、情感真,从不孤立刻板地宣讲理论,而是把来自一线的第一手信息结合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实践中去,广播内容有着精心的“备课”流程,“本土教材”极其丰富,让老百姓容易掌握,大大提高了吴兴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兴趣。“‘十二五织里大跨越,‘十三五谋划听民情;清水蓝天路宽敞,童装每年大丰;腰包鼓了精神足,文化礼堂村村有;有演出来有电影,天天排舞跳得欢,日日生活好连连……”像这样朗朗上口的广播内容,自然让基层喜闻乐学。
坚持使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用情与情的交流、实打实的对话、心贴心的关怀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王金法广播”远教平台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开创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远教宣传形式,不仅打通了远教终端站点政治功能的“最后一纳米”,也在政府和群众间建立起一条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
“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卡银卡,不如群众的‘信誉卡。”为了方便与群众联系,2010年,“金牌”远教管理员王金法又开通了“王金法广播”热线,帮助解决老百姓反映的生产生活、邻里纠纷方面的杂事难事。一次,义皋村一名姓张的村民打进热线,说老丈人走失了,请求帮助找人。“王金法广播”马上受理,通过广播反复发布老人的体貌特征和走失时间、地点等信息,还根据最新情况进展实时公布新消息,分析走失老人的大概去向。当晚十点多,走失老人被聽广播的群众发现,最后被安全送回家。自开通热线以来,“王金发广播”共播发了近百条寻人启事、近千条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信息,每年接听热线1200个以上,走出一条远教终端教育的温情路线。此外,“王金法广播”还为老百姓解决了包括大港村金瑞兜自然村环境污染、大溇村道路堵塞纠纷、石岗村危桥抢修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实实在在地拓展了远教终端站点服务民生的作用。
“王金法广播”时刻秉持大局意识,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把讲政策、讲道理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推动各项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王金法广播”远教平台更具亲和力,远教宣讲更加深入人心。前几年,织里镇城镇化和村庄环境整治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其中对3万余个坟墓的搬迁和3.5万余个露天粪池的处理,引发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王金法广播”根据农村群众图个吉利的心理,播报了一系列顺应民心的顺口溜:“搬发搬发,越搬越发”“拆发拆发,越拆越发”“白骨露面,铜钿银子铺面”。随着这些顺口溜的流传,老百姓的抵触心理逐渐缓和,最终解开了心结。“王金法广播”带动了大批农户支持搬迁工作,推动了搬拆处置工作顺利完成。
坚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立足互联网新时代,把握远教工作新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新需要。
党员远程教育手段既要做实基础,更要顺应形势。“王金法广播”坚持历史传承与创新转型有机结合,不断汲取新媒体时代远教学用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
如今,“王金法广播”远教平台已成功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宣讲团”,发展出一个面向基层车间工人群体的新栏目——“车间好声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打造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织里童装产业广播平台,大大拓展了远程教育的受众面。目前已有车间广播9676个,覆盖童装企业职工20余万人,切实发挥了远教站点的集聚效应。
为更好地拓展平台功能,融合文化资源,有效满足基层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王金法广播”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积极整合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在“蜻蜓FM”“网易云音乐”开通《车间好声音》,在网络电台开通《青年会客厅》,网易云音乐平台目前已拥有两万多听众;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车间好声音”,目前平台拥有粉丝3万多人。“王金法广播”广泛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机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解决了“车间好声音”有线广播固定收听点的局限性,让广大职工在车间之外也能收听到喜闻乐见的广播内容,实现了由“室内远教”向“室外远教”的延伸。
此外,“王金法广播”还联合织里镇团委开办了织里首档青年访谈节目《知礼·青年说》,选取全镇优秀青年代表讲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故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每周联合织里镇宣讲团开展广播特色课堂主题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线下互动宣传教育。
目前,吴兴区已构建起以“王金法广播”为主阵地,集互联网、手机平台、电化教育于一体的立体化远教传播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极大拓宽了党员学习教育的路径,架起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的“无缝桥梁”。“王金法广播”正发出着日益嘹亮的基层“党音”。
(作者吴学丰单位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委组织部,作者温绿琴单位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