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存章
我的人生观:一做事,二做人,三做官。为了做事,不怕丢人;为了做人,不怕丢官;为了当好官,官僚习气永不沾!
——吕日周
我与吕日周相识近40年。他是一位受媒体关注的改革家。
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两次到山西省改革试点县原平县采访。《人民日报》1984年12月8日一版突出位置刊登我采写的人物通讯《新班子与改革同命运——县委书记吕日周访谈录》。他说:“改革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我们今天走上了领导岗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改革的潮流引向深入,落实富民政策。如果我们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那就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被历史所淘汰。”《人民日报》1988年6月5日一版又以显著位置刊登我写的新闻《增加开放程度 扩展监督渠道——原平县公开政务推进民主建设》,并配发评论员文章《破封闭之门 迎民主之风》。此后,全国各地到原平参观取经的人多起来。
几十年来,我注意观察吕日周走过的改革路。2002年国庆节,《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我写的重点专题报道《老八路作风回太行》,介绍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带领干部转变作风的经验。接着,北京大学干部学院举办吕日周改革现象研讨会,我发言的题目是《吕日周论治官》,吕日周直言:“不是老百姓不听话,而是干部不听老百姓的话。”
2018年9月,我读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改革者——吕日周改革探源》一书。作者董俊峰花3年时间调查,详实记录了吕日周与改革同命运、 与民同心结的改革历程。吕日周一路走、一路改革(曾任山西省朔州市长,省体改委主任,长治市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退休后又挑起省改革创新研究会长的新担子),冒风险、顶压力、排阻力,以敢于担当、率先垂范的行动,调动起干部群众中蕴藏着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积极性,推动体制改革向前进。
为了做事 不怕丢人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调查研究是吕日周坚持改革的基本功。
在省委机关工作期间,他乘改革春风深入全省80余县,调查220个珍贵的特产和名品,编著出版两本热销书《山西名特产》《三晋百宝》。时任省委书记王庭栋曾为前一本书写了序言《发展山西名特产品大有可为》,提倡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冲破了农业学大寨“单一粮食”生产的禁区。
他從1979年开始深入农村调查改革先行者(冒尖户),先后写出《不要怕富——大同市黑流水大队调查记》《关于李红与别人合股承包砖厂的调查》《关于新绛县雇工经营的调查》(与人合作)等调研报告,报送中央后,为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提供了实践依据。他感言:“谁接触农民谁就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只有当农民的学生才能当农民的先生”。
吕日周刚到原平上任时,从起用干部问题入手开展工作,大胆起用能人“搭台唱富民戏”。万里曾肯定他农村改革的成绩,胡耀邦也在一次会议上倡导他搞改革时在使用干部上解放思想的做法。
搞改革最难是抓落实。吕日周有个抓落实的公式:“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他分析,当官的功能有3种:传达、结合、落实。现在不少官员较为普遍的是传达功能强,结合功能弱,落实功能差。他努力在结合功能上下工夫,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践情况结合,抓落实再抓落实狠抓落实,要像石头一样落在大地上!
为了做人 不怕丢官
吕日周认为,官这个东西不能看得太重,老是两手捂着乌纱帽怕风刮掉,那就干不好工作,自己也会犯错误。
他主政原平时,要求县广播站办起“报忧节目”,问题“让人民都知道”,每日复播3次,欢迎大家监督并及时反映群众呼声;主政长治时,组织《长治日报》开办“啄木鸟”“瞭望哨”专栏,开展批评报道,狠抓舆论监督。
他还设立批评建议奖,扩展群众监督渠道。原平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吴克勤曾给县委领导写信,不客气地指出:“县委提出把阳武河水引进县城,美化环境(吕对此项工程很重视),我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错误决定。”他提出3条具体理由后接着说:“据说此项工程竣工需花100万元(不包括义务劳动),这需要付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呀!用这些钱又能办多少急需办而因资金不足办不成的事(如建学校等)呀。”最后说:“请领导三思,研究不要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绝对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挫伤全县人民已经高涨起来的积极性。”这封批评信,引起吕日周的高度重视。后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认定阳武河引水进城工程是决策失误。吕日周代表县委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县城红旗礼堂召开的机关干部大会上当场宣布刚刚开工的工程停工,且特地颁发给吴克勤批评建议奖金30元。
吕日周常常自问:“官僚主义怕什么?他们最怕的是公开,怕群众千万双眼睛盯着。”
为了当好官 官僚习气永不沾
吕日周坦言,我不是不想当官,而是想当个好官。手里有权是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办事,而不是为自己为少数人谋利。为此,他当官不贪权、钱、名,能吃苦、吃亏、吃气(不顺心),能上能下。
这位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当过锻工,任过生产大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地位不断变化,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未变。从38岁任原平县委书记到58岁任长治市委书记,始终保持亲民作风,有时骑车下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有一回,他后座上带着一位农民,边走边聊,听到原汁原味的民间真话。
至今群众中仍流传着吕日周去煤矿下井的故事。长治小煤矿多,安全问题大,他提出要到井下看看,当地领导拦住说:“吕书记,不要在这里下,咱到好矿下。”他反问:“你光考虑市委书记安全?首先应该想着井下工人安全。”说罢,他带着县委书记下了井,一直走到坑道最危险的地方,见到挖煤工人时,大家都哭了。吕日周说:“越深入,了解越深刻。”
不忘初心,干部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年,吕日周去平顺县西沟与老劳模申纪兰一起过春节,请了一位老农同桌吃饭,当时老人因从未见过香蕉,拿起来连着皮就要吃,吕接过来连忙给他剥了皮。这件事他记在心里,常想干部与人民同心不是件容易的事!申纪兰说自己是“太阳底下晒的人”,吕日周则说他是“草帽底下的官”。申纪兰的根在西沟,吕日周的根在泥土中。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