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
从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促使改革开放事业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探知能继续指导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启示。正是得益于这些基本经验和启示,加之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很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准确把握该时期改革难点和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探索,确保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40年改革开放的4个阶段
40年改革开放历经4个阶段。这4个阶段各自承前启后,每阶段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改革任务,同时又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为后续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1978年- 1991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在农村改革方面,安徽等一些地区率先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改革试验,取得巨大成功、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支持后推广到全国。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和人们对推进改革的共识逐步形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宏观管理体制方面,以宏观间接管理为目标,改革价格、财税、金融、计划及流通体制等。同時,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1992年- 2002年)。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主要内容有:宏观管理体制方面,确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框架和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2003年- 2011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主要措施有: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水、电、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
“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改革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文明的全面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该全会规定的改革任务分解为336项重要举措,逐一确定协调、牵头和参加单位,为落实该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方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
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化
40年改革开放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实现5方面重大转变。
第一,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打破了教条式的理论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才迎来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
第二,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此后经不懈探索,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四梁八柱。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进入新阶段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改革开放推动了全方位开放。从1979年初蛇口工业区设立到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1984年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到1990年中央推进形成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繁荣起来、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藩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重大贡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进一步扩大开放,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局限于引进来,更提升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渐成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
第四,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1999年3月,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在稳定环境下顺利发展。
第五,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我国人民生活图景。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積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无穷活力。
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在4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40年改革经验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正因如此,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改革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物资需凭票供应;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短短几年农村大丰收,并倒逼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见市场化带来的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可估量。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体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尤其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一半。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另外需着重指出的是,互联网、大数据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最大效用。所以,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动摇。
三是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统筹兼顾,加强总体协调。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是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经40年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些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弄潮儿已提前达富裕水平。无论是先富起来的群体还是生活小康的群众都有了新关切:个人财产能否得到保障、人格尊严能否得到保护?这两个需求一体两面,中央历来重视。只有加强人格尊严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合法财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由此来看,对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保障已成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
(摘编自2018年8月8日《学习时报》,作者系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