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孤独者

2018-12-27 10:05刘火雄
创作评谭 2018年6期
关键词:贝克特戈多乔伊斯

刘火雄

2018年9月下旬,由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执导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在北京保利剧院落下帷幕。在持续近一年的复排巡演中,“当红小生”张若昀接棒濮存昕担纲主演,为这出戏“圈粉”不少。早在20年前,因病住院的林兆华在“等待”治愈间隙,发现契诃夫的《三姐妹》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有着类似的“等待”主题,前者等待前往莫斯科,后者等待着“戈多”,于是脑洞大开,决定着手进行蒙太奇式的整合改编。

颇具实验色彩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当年由濮存昕担任主演,林兆华女儿林丛则扮演“三姊妹”中年龄最小的“伊莉娜”。数十年来,贝克特的许多作品尤其是《等待戈多》依然常说常新,仅中国,参与改编的导演还有孟京辉、赖声川、吴兴国等,足见其影响。

正是主要凭借《等待戈多》这部作品,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举奠定了他在国际戏剧界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贝克特成功逆袭背后,离不开持续多年的创作探索。

一、与“文学教父”乔伊斯的忘年交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贝克特早年是一位典型的“学霸”,却同样面临着“按部就班工作”还是“听从内心召唤”的人生抉择。他大学毕业于知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一等生第一名的成绩获“学院金质奖章”,取得罗曼语学位(专攻法语和意大利语);曾作为交换教师,前往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英语讲师,主要从事笛卡尔哲学和法国诗歌研究;24岁起担任三一学院法语教师职务。

类似的光环,无不预示着一位学术新星的升起。然而,贝克特因不满学院派的刻板生活,尤其是难以割舍对文学创作的执念,工作约两年便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成了一名主要靠家人接济和写作翻译谋生的自由撰稿人。此后他的人生轨迹主要集中于法国,过上了“法漂”的“文青”生活。

贝克特真正触及文学的精妙,得益于詹姆斯·乔伊斯这位爱尔兰老乡文学灵光的照耀。乔伊斯以“意识流”创作见长,凭借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等作品,在世界文坛名声卓著。《等待戈多》中保留了几大段没有标点断句的文字,即可看出“意识流”表达的痕迹。因乔伊斯比贝克特年长24岁,两人之间有点类似“父子关系”。乔伊斯晚饭后需要散步时,贝克特会匆匆赶来陪伴。尽管脚比乔伊斯大,贝克特却穿和乔伊斯同样尺码的鞋。据美国作家理查德·艾尔曼所著《乔伊斯传》一书记载,贝克特为乔伊斯整理过部分文稿。乔伊斯口授《创作中的作品》(即《芬尼根的守灵夜》)时,请贝克特速记,有一次有人敲门,贝克特没有听到,乔伊斯说了声“进来”,贝克特就写了下来。后来他把记录稿读给乔伊斯听,乔伊斯说:“那个‘进来是怎么回事?”贝克特说:“是您说的。”乔伊斯想了想:“就这样吧,不再改了。”贝克特对乔伊斯这种“顺其自然”的方式颇感意外和惊奇。他很快在先锋杂志《转变》上发表第一篇题为《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的文学评论,为乔伊斯《创作中的作品》站台。与此同时,贝克特在《转变》首次公开发表短篇小说《臆断》。小说文本已显露出贝克特偏好孤独、幽闭母题的端倪。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乔伊斯、贝克特都酷爱吸烟和喝酒。《乔伊斯传》有以下白描:“贝克特习惯于沉默,乔伊斯也一样,两人的交谈往往是各以沉默相对,两人都是满肚子的悲哀,贝克特主要是为世界而愁,乔伊斯主要是为自己。乔伊斯习惯的坐姿,是把一只腿压在另一只腿上,把上边那条腿的脚尖别在下面那条腿的小腿肚后边,贝克特也是瘦高个,也习惯了这种坐姿。”如果追寻“原型”的话,《等待戈多》等剧作中人物经常“默然对坐”的场景,似乎暗合乔伊斯与贝克特的部分影子。

二、转向法文创作摆脱“影响的焦虑”

贝克特同时研习过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16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并且写下文学评论《论普鲁斯特》。贝克特以类似乔伊斯写作风格,引经据典。开篇引用了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的诗句“世界是一片泥淖”。贝克特抉奥阐幽,言此意彼,他一方面向叔本华等对他影响深刻的哲学家表达了敬意,一方面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发现了某些“独孤”的宿命,“我们是孤独的。我们无法了解别人,也无法被别人了解。‘人是一个不能为自己而来到这世界的生命,他只有在自己身上了解别人,任何声称在别人身上了解自己的人都在说谎。”《等待戈多》中的人物,充满言不达意的对答乃至谩骂,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无奈”表征。

26岁时,贝克特试笔创作长篇小说《梦中佳人至庸女》,记述了他游历欧洲的见闻观感以及對德国表妹佩吉的爱恋。这部自传色彩浓厚的作品,除了部分内容被当作短篇小说发表外,完整版被雪藏多年,直到作者去世后才推出。但是,此后三五年,贝克特遭受了表妹、父亲去世等变故,他陷入抑郁之中,只好前往伦敦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其间,贝克特阅读了弗洛伊德等人的作品,听过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的心理学讲座,甚至探访过精神病院,这为他探索人类心灵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时期,贝克特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长篇小说《莫菲》等作品,只是没有受到文学界的过多关注。好在他还年轻,内心也足够强大,能够承受作品反响平平的现实。

有一次,在巴黎奥尔良大街散步的贝克特,遭到一名皮条客袭击,刀刺穿了肺部,差点危及心脏。后来贝克特在警局见了袭击者,并询问对方为何袭击他。“我不知道,先生。”对方说。

贝克特没有控告行凶者。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贝克特或许认为自己并没有特权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之后,在《等待戈多》中,“我不知道,先生”这句话成了“信使”对于“戈多其人如何”追问的回答。

二战爆发后,作为中立国爱尔兰的侨民,贝克特加入法国抵抗运动分队“格洛丽亚SMH”,负责搜集德军情报。后因一位天主教牧师的叛变,贝克特与女友苏珊扮成农民,辗转逃亡尚未被占领的沃克吕兹地区的一个山村避难,并继续进行运送军火等秘密行动。沃克吕兹这一地名后被贝克特写入了《等待戈多》,可见当年的生活对作家创作产生了持久影响。因表现英勇,贝克特被法国政府授予军功十字勋章。

乡居之际,贝克特完成了实验小说《瓦特》的创作。1945年,贝克特在诺曼底地区圣洛的一家爱尔兰红十字医院工作了几个月,切身感受到了家园毁弃后的人间疾苦。这里的病人多为轰炸和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患有肺结核等其他疾病。贝克特的友人、传记作者诺尔森称,正是从《瓦特》开始,“未来他写作的重心将集中于失败、贫穷、流放和失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摆脱“文学教父”乔伊斯等人“影响的焦虑”,贝克特有意选择了用自己精通的法文进行创作,试图通过主题和语言转换完成突围。“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即是阶段性成果。但是,这些作品多次被出版社拒绝出版。”

三、聚讼纷纭的“戈多”

1952年,法国午夜出版社推出法文版《等待戈多》,这部戏剧的出版及其随后的演出热潮,令贝克特声名鹊起。1953年1月5日《等待戈多》在巴黎拉斯帕伊大道巴比伦小剧院首演。其后,《等待戈多》连续16个月演出300多场。《等待戈多》在法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其轰动效果甚至堪比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演讲。米歇尔·福柯曾记录下当时的盛况:“夜复一夜,观众们庄严地坐着,仿佛在观看海德格尔的戏剧演说——年轻的小说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就是这样称这出戏的。”福柯回顾自己的思想“奥德赛”时称,学生时代他曾被一道由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构成的地平线所限制眼界,“是贝克特《等待戈多》的首次演出使我实现了突破”。

很快《等待戈多》在英国、美国先后上演,虽然刚开始褒贬不一,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昆丁监狱的演出别具象征意味。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其《荒诞派戏剧》专著中记录下生动一幕:1957年11月19日,《等待戈多》在圣昆丁监狱上演,它面对的观众1400名囚犯;在香烟弥漫、星火点点的氛围中,有些肌肉发达的囚犯似乎在等待着姑娘登台和逗趣的事情出场;尽管开头几分钟的演出略遭埋怨,但囚犯们很快被《等待戈多》所吸引,原本打算离开的人也留了下来,监狱报纸《圣昆丁新闻》称他们“直到剧终,全都震撼……”对于到底“戈多”(Godot)是不是“上帝”(God)或者“究竟谁为戈多”的争议,一直也聚讼纷纭。人们不难留意到《等待戈多》这个法文剧名“En Attendant Godot”与西蒙娜·薇依的著作《等待上帝》(Attendant de Dieu)相似。《等待戈多》中的“戈戈”(Gogo)和“迪迪”(Didi),某种程度上正是“戈多”(Godot)一词的分化,他们无望地等待着“戈多”,莫非就如古希腊神殿箴言所示,身而为人,先得“认识你自己”。

有人曾问贝克特,戈多是谁或者什么意思,得到的回复是,“要是我知道,我就会在剧中说出来了。”马丁·艾斯林也认为,“企图通过批评分析确定戈多的身份,以便取得一种明白无误的解释,就和试图通过刮去伦勃朗油画上的油彩,以便找到隐藏在画面明暗之下的清晰轮廓一样,愚不可及。”相较于探究谁为“戈多”,倒不如多体味无望地“等待”这一情境,或许更有助于洞悉贝克特创作的旨趣。

贝克特的传记作者迪尔德丽·贝尔就曾指出,《等待戈多》出版后,贝克特似乎也在“等待”得到文学界的认可。要知道,此时年近50岁的贝克特,尽管在文学创作领域耕耘多年,却依然不温不火,如果没有执着的定力,很容易就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矣。

20世纪50年代,贝克特的母亲、哥哥相继去世。这令长期依赖家庭接济的贝克特颇为愧疚。与此同时,贝克特创作的舞台剧《终局》与广播剧《所有倒下的》,同样带有较强的自传色彩,基调死气沉沉,充满绝望,宛如《等待戈多》里总等不到“戈多”的到来。《终局》里,主人公哈姆感叹:“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略停。沮丧地)破了,我们都破碎了。(略停)会破碎的。(略停)不会再有声音了”。哈姆的“搭档”克劳夫试图借助整理物品来恢复一点秩序:“我喜欢整齐。这是我的梦想。一个一切都是静悄悄的纹丝不动的世界,每件东西都在它最后的位置上,蒙着最后的灰尘。”在戏剧理念上,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静止戏剧观”为贝克特的创作提供了养料。“静止戏剧”淡化情节、消解动作、减少对白,力求从寻常生活的表象中抽取出悲剧感。

《等待戈多》剧终,两名流浪汉一问一答“那么,咱们走吧?”“咱们走吧。”可是“他们并没有动”,然后便是“落幕”。

随着作品尤其是《等待戈多》日益受到世人认可,1969年贝克特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由于他的作品以一种新的小說与戏剧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虽然接受了这一奖项,但贝克特没有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授奖庆典。他也拒绝按惯例由(爱尔兰)驻外大使代他领奖,而是委托自己作品的法国出版商前往代领。贝克特曾表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啻为“一场灾难”。为了躲避记者的采访追踪,他甚至离开了巴黎,躲到一个正在发洪水的小村庄,与世隔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人问他将来的规划,得到的答复是:“我只想坐下来彻底放松,想想但丁。”但丁的《神曲》等作品是贝克特的案头读物。《神曲》中,作为但丁“恋人”化身的贝阿特丽采一再闪现。贝克特有可能藉此来倾诉他对表妹佩吉的悼念。

四、绘画、音乐与文学的艺术融合

贝克特以小说、戏剧创作知名,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贝克特早年参加过法国时光出版社发起的诗歌比赛,征文要求以“时间”为主题。截稿前一天,贝克特才得知消息。完成一半的创作后,他到餐馆饱食沙拉、畅饮红酒,然后继续写作,并在凌晨3点左右完成了98行的诗作《腥象》。贝克特一天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时间”元素。“腥象”为贝克特自造的一个词,由“whore”(妓女)和“horoscope”(星象)组词。这种自造词组的方式“很乔伊斯”。《腥象》围绕笛卡尔害怕占星家预知死亡而拒绝透露其生日相关故事来点题,繁杂的注解模仿了T.S.艾略特的《荒原》。贝克特藉此赢得了1000法郎的奖金和出版资助。在20世纪30年代,贝克特还创作和出版了诗集《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

贝克特的小说和戏剧创作,很多语句和对白同样氤氲着浓厚的诗意氛围,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叙事的割裂感。马丁·艾斯林称,《等待戈多》“可以从哲学、宗教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然而它首先是一首诗,一首关于时间、时间易逝、存在的神秘性、变化与稳定的矛盾性、必然与荒诞的诗”。听到《等待戈多》戏中人物发出感慨,“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笑也一样”,很容易为之动容。弗拉第米尔称:“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如约而至。有多少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呢。”

俚语、脏话入文也是贝克特创作艺术的常用手法。《自由》中,“受过割礼的塔,灯塔!啊,很美啊”。《终局》拿上帝开涮时,成了“那狗崽子!他根本不存在”。《等待戈多》有“在这婊子养的大地上……”这样的宣泄。

贝克特的小说或戏剧演出经常融入绘画创意。早年移居巴黎时,贝克特就结识了一批视觉艺术家和作家,如荷兰艺术家范费尔德兄弟等,他也喜欢苏俄现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文艺评论《世界与裤子:范费尔德兄弟的画》里,贝克特写下了一段颇有意味的“题记”:“顾客:上帝六天做好了世界,而您呢,您六个月居然没有为我做好一条裤子。裁缝:可是,先生,看看这世界,再看看您的裤子。”从中,读者或许能感受到裤子的“做工精良”以及世界的“不堪承受”。

贝克特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直接影响到其戏剧创作和排演。贝克特曾表示,《等待戈多》的灵感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两个望月的男人》这幅作品。《不是我》的部分创意来自卡拉瓦乔的名作《被斩首的施洗者圣约翰》,圣约翰的“头颅”被抽象为“嘴”的造型。《不是我》也容易令人联想到蒙克《呐喊》中人物“焦虑疯癫”的状态。

此外,自小就练习钢琴的贝克特,熟稔肖邦、莫扎特、德彪西的音乐。剧作《鬼魂三重奏》标题源于贝多芬的同名乐曲。施特劳斯《快乐的寡妇》圆舞曲出现在了《快乐的日子》中。贝克特的小说、戏剧往往带有“复调”特点。贝克特曾向友人吐露,创作《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时,他会像法国小说家福楼拜那样,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并援引克拉普和一个女孩躺在平底船上的情景称:“就这段台词而言,哪怕你只拿掉一个音节,你也可能破坏水拍打船舷的声音。”为了练习演员语言的节奏感,他拿过节拍器来对词彩排。《所有倒下的》采用了舒伯特的《死神和少女》配乐。

五、“在其他人受苦的时候,难道我睡着了?”

在人生最后十年,贝克特先后发表了《陪伴》《看不清道不明》《向着更糟去呀》三个短篇。贝克特去世前不久,上述“小说三部曲”结集为《无法继续》出版。贝克特还特意创作了剧本《大灾难》,献给遭到捷克當局软禁的“不同政见者”“七七宪章”发起人瓦茨拉夫·哈维尔(后成为捷克首位民选总统)。

从青年时期参加法国抵抗运动,到晚年支持捷克民主进程,贝克特对于时局、政治向来保持关切,并没有置身事外。同为剧作家的哈维尔,后来完成剧本《错误》,回赠贝克特以示敬意。

在近乎一年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读完了贝克特的全集。正如同作者时常使用絮絮叨叨的语词来组织叙事一样。最初,这种磕磕碰碰的阅读感有如爬越羊肠小道,崎岖不平,颇令人头大。及至重新翻检贝克特的作品才发现,作者似乎有意在用支离破碎的表达、重复啰嗦的对白来隐喻世俗困境。

芸芸众生中,能有几人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不是日复一日沦陷于琐碎的庸常、无常的命运,直至尘归尘,土归土。《等待戈多》里的角色有过深沉的喟叹:“在其他人受苦的时候,难道我睡着了?”“一切都死了,只有树活着。”这种感伤的幻灭感,既是夫子自道,也成为其所处时代的精神写照。他留下的诸多影像资料,鹰一般的面部神情大多冷峻、忧郁。尽管出生证明登记的出生日期为“5月13日”,但贝克特向来认为自己是在“4月13日”(周五)出生的,这一天正好是“耶稣受难日”。

贝克特降生时一度遭遇难产,导致脑部缺氧,他潜意识里为此或许留下了自己同为“受难者”的印象。“耶稣受难”意象此后在贝克特的创作中一再出现,《等待戈多》中的那颗“枯树”,经常被当作“十字架”的隐喻。

事实上,贝克特并不愿意世人给他贴上“悲观主义”的标签。翻检贝克特的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某种力量的聚集。贝克特在《向着更糟去呀》中写道:“一切旧时的。从没有任何别的。努力过。失败过。没关系。重新努力。重新失败。失败得更好。”类似语篇,无形中消弭了贝克特作品中的虚无主义倾向。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作品,洞烛了人生、世界的本相,同时又给人淡淡的慰藉和希望,这种微妙的张力,或许正是其持久魅力之所在。

猜你喜欢
贝克特戈多乔伊斯
一张废纸毁掉一条河
等待戈多
简析《等待戈多》的手法和意象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一个漫长的下午
贝克特与乔伊斯两位文学大师的交集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谜团
《诗集:贝克特全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