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雪 李中
【摘 要】 为完善和优化高校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校航运服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海事院校应在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和实施、适度扩大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教育和培训规模、加强与国际院校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
0 引 言
航运服务业是航运主业的重要支撑,是我国由海运大国走向海运强国的有力保障,其发展水平对港口国家的运输能力甚至综合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航运服务业”近年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热词之一,其发展更是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国际航运中心打造及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航运服务能级显著提高,航运产业随之不断升级,但作为产业发展重要保障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供给却迟迟没有对接产业需求,该类人才已成为我国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源之一。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现代航运服务业要素都是围绕着航运企业或船舶所有人的业务经营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关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强有力的航运教育和培训作为支撑和保障,实现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有效供给。
高等院校尤其是海事类高等院校,是开展航运教育和培训的主力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海事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传统航运服务业人才,但随着新时期各种新型航运服务提供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及各传统航运企业对航运交易流程的优化和改造升级,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缺口将更加明显,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从高校视角出发,分析当前我国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现 状
我国开设港口与航运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60余所,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和湖北等地区。从航运业从业人数和质量来看,我国目前在交通、仓储和通信业的从业人数数量约为254.5万人。虽然从业人员数量相当庞大,但从人才人均创造价值、人才工作经验、人才学历水平等角度考核人才质量看,我国与国际知名航运中心存在明显差距。[1]从高校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供给来看,全国知名的海事院校都设立了相关学科并开设相应的专业致力于航运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2017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方面,在交通运输类排名前十且開展航运服务教育的海事院校是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专科院校办学层次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雄踞所高职高专院校榜首,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地区位居第五,同时也位列全国40强之列。从高职高专的地区排行榜来看,江苏省以100分位列第一。根据样本的典型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共2所本科和4所专科院校为典型,比较分析我国高校开展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现状。航运服务教育主要集中在各海事院校航运管理类相关专业,课题组在调研阶段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对应的目标岗位、课程设置和专业优势等方面汇总以上6所院校航运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概况,并从中总结当前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相对滞后且薄弱
我国拥有雄厚的海事教育基础,各地区海事院校在航海技术和传统航运服务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形成较大的培养规模和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我国有310所开展航运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其中:本科院校17所,高职院校32所,其他全部为中专、技校和各类企业培训机构。此外,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港口协会、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和中国报关协会及其下属的分支机构等组织也吸纳了各个航运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作为会员,在协会内部通过会员间学术交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和领域内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活动,推动港航教育与时俱进及创新、加强行业间交流互动、形成政行企校资源优势互补等。而现代航运服务教育,虽然主要海事院校均开设了航运管理类专业,但人才培养目标还基本定位在传统航运服务业的基础上,人才培养要求尚未紧跟航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本科及专科课程设置大都集中于班轮、租船、港口基本业务操作,与现代航运服务业相关产业对接的课程设置尚不充分,很多毕业生甚至对“互联网+航运”和航运金融等与现代航运业发展休戚相关的概念一无所知,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用昨天的理论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现象。在航运业急需转型升级、航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和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紧缺的新时期,航运教育滞后于航运产业发展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航运人才培养需紧跟市场导向,贴近社会需求。
2.2 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有待扩大
当前,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事法律、口岸服务、物流服务、船员服务等领域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航运业转型升级建设步伐的主要瓶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决定着我国航运产业链的完善和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以上海地区为例,目前上海传统航运服务业劳动力相对充裕,而具有中高端现代航运服务业从业能力的人才数量远远不够。然而,上海海事大学交通管理(原航运管理)专业目前一年的全国招生名额仅220人左右,即使学生毕业后全部从事现代航运服务业,也无法满足上海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各地区航运中心以及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尤其是海事院校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急需扩大。
2.3 现代航运服务业相关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高校航运管理类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全国及世界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其中本科院校师资基本具有博士学位,专科院校近年对师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新进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也逐年增高。这些教师都拥有良好的科研和专业理论背景,对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驾轻就熟,也为各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相比之下,我国航运教育师资的企业实践背景相对薄弱,具有多年一线航运实践和管理经验的教师数量极其有限,具有丰富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更加屈指可数。在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海事院校中,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胜任能力不足不但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短板”,而且会成为阻碍教师自身发展和高校航运人才有效培养的瓶颈。
2.4 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完善和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要素。[2]我国当前的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仍旧建立在以生产型或货运型的航运市场配置为主的基础上,无法满足不断延伸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此外,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学分制度不够灵活、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效果、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实践的表层、人才培养专业口径过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等因素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适应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皆是摆在海事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当今航运服务高效化、优质化及逐渐向服务型和知识型过渡的航运市场建设目标下,高校需要重新审视航运人才需求,并及时完善和优化航运人才培养模式。
3 对策建议
3.1 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优势,推进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和实施
人才是航运市场完善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充足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队伍作支撑,就无法提供高端、丰富、优质的各类现代航运服务。英国卡斯商学院和伦敦都会大学就是英国专门为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集群提供直接教育和研究支持的两所学校。卡斯商学院的航运服务研究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其23个专门研究中心中直接为伦敦航运服务集群提供研究支撑的就有18个,占专门研究中心总数的78%。伦敦不仅拥有完备和特色鲜明的航运服务教育(如航运保险、船舶经纪、海商法、船舶检验、航运金融、会计、出版、航运咨询、航运研究、船员招聘、航运软件、电信等),还拥有一批领先业界的航运服务专业研究中心,包括卡斯商学院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米德尔塞克斯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南安普顿大学海商法研究所,格林威治大学海事研究所,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利物浦物流、离岸和海运中心等。我国各主要海事院校也陆续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院校,各高校都拥有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的航运研究机构,对服务地方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这些科研和智库机构关于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成果产出较少,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仍没有引起各高校的足够重视。我国各高校及其科研和智库机构应在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使航运人才供给侧改革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3.2 紧跟市场导向,适度扩大现代航运服务业 人才教育和培训规模,形成人才聚集优势
以6所院校为代表的专业海事院校及教育培訓机构近年培养和吸引了一批航运人才,对我国航运事业建设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与英国、新加坡等国相比,我国在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传统的航运发达地区,伦敦、奥斯陆、鹿特丹、我国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人才已经形成较大竞争优势,尤其是在海事法律、航运金融和保险、船舶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拥有较为扎实的实践积累,航运人才的创新能力也具有较高的世界竞争力。新加坡通过政府机构强有力的人才发展支持政策,如设立高额海事培训基金、海事相关行业研发基金等来吸引海事人才的集聚。以上海为例,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和新加坡的航运人才培养和吸引力方面各有优势,新加坡更注重对航运人才的吸引,而上海更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国可借鉴上述航运发达地区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同时充分发挥传统人力资源充沛的优势,以上海和广东等国家和地区性航运中心为重点,适度扩大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教育和培训规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并制定鼓励毕业生从事现代航运服务工作的相关人才优惠政策,逐渐形成人才聚集优势,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及航运市场的转型升级等提供充分的支撑。
3.3 加强与国际院校、国际组织交流和合作, 注重国际化“双师”队伍建设
航运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极强的服务产业,先进的航运服务教育资源又一直聚集于欧美等地,因此,若要实现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更好地对接,加大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皆必不可少。相关教育部门可在对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供需状况动态跟踪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航运人才,大力支持大专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为高校航运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引导和支持,引导高校增加航运电商、航运金融、航运法律和港航信息化等专业的师资力量[3],推动高校航运教育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支持高校教师到国外著名航运科研机构交流和进修,加强高校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来我国任教,提升高校航运服务教育质量。
此外,各院校可利用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以及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等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知名航运企业和著名海事院校的联络和交流,除师资进修外,还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及更多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实践机会。
3.4 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尤其是海事院校应根据航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未来航运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确立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基础宽厚、专通结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命线,高校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与不同类型的现代航运服务企业建立多方位的合作内容,尽量创造条件选择与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合作,注意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合理分配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保证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间,让学生深度参与企业实践环节,而非浅层面的参观和调研。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帮助学生实现校内理论学习到校外企业实践的顺利过渡。
4 结 语
当前,航运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等都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各高校尤其是海事院校要根据航运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紧贴产业发展需要,围绕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加快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婕姝.全球视野下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7:161.
[2]梅友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2.
[3]汪传旭.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