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勤
摘要: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以提出、逐步展开并达到成熟的,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中国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进行这样的改革”三大方面。新时代,深入学习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这些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形成;当代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0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001-07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就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是围绕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根本任务的重新认定而加以提出、逐步展开并达到成熟的。它的形成发展,又是与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相互伴随的。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是这一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978年9至10月间,邓小平在谈到实现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时,就已经提到了改革的问题。他指出:“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有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1]他还提出应该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强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场伟大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2]。同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又联系解放思想,克服官僚主义,提出了改革问题,他认为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存在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等问题,“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3]。
在邓小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提出了经济工作必须实行“三个转变”的思想:一是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要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轨道上来;三是要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这些思想的提出,为确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显然,这一阶段,邓小平还主要是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的,这里所说的革命,也主要是指实现四个现代化,还主要不是从改革本身来揭示其性质和含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撥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展开,邓小平对实行改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提出必须对现行领导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这就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使之不仅成为经济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成为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朋友的谈话中指出,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4],这就将改革开放这两大政策联系起来,进而从其思想实质上深刻阐述了实行改革的意义。同年10月初,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第一次谈到了改革的革命含义,并把改革开放相提并论作为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政策”,并认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5]。稍后,在会见德国总理科尔的谈话中则进一步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6]这一阶段,邓小平在讲到改革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明确地从政策重新选择的角度来讲改革,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解决农村政策的调整问题,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农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即全面改革;二是明确地把改革也归结为开放,强调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前,是这一思想的逐步展开阶段。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阶段。与此同时,邓小平对改革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同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评价十二届三中全会刚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7],认为这个文件好就好在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8]在这次会上所作的即席讲话中,他又说:“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9],随后又相继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等重要观点,进而标志着以经济改革与开放为核心内容的改革理论已经初步形成。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对改革的整体设计也日臻成熟。首先,更加关注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都讲到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针对当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0]。其次,是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一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邓小平在此前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等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等重要观点,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全党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认识上的深化,为后来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再次,对改革指导思想的概括更加明确。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认为,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的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11]。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改革开放正式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与四项基本原则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第三阶段,从十三大到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深入展开达到成熟的阶段。十三大以后,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迈得更快一些,要使改革开放贯穿中国整个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强调在改革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妥当的方案和步骤,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针对当时经济和政治上发生的一些问题,以及由此引起人们的一些疑虑,邓小平反复强调,对十年改革开放的成绩要充分估计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12],都不要变,都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等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认识,标志着他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已经达到成熟。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内容丰富,囊括了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内容和方法、以及改革坚持的原则等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改革、应该怎样实行这样的改革等基本问题。
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未能给以明确的回答,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意见。恩格斯关于“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4]的论述;列宁关于“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15]的论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6]的论述,都在实际上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发展观。邓小平则从怎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角度出发,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实行改革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求”的重要观点。邓小平反复强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改革的极端重要性,还将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改革作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将其提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战略高度来把握。他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17]。这些论述从现代化建设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紧迫性,从而把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到空前认识的高度。
第二,形成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前,由于党曾经一度发生脱离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变革生产关系、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导致急于过渡的“左”倾错误。邓小平在深入总结这一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改革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8],“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9]等重大论断,并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思想。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为深刻认识改革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论证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僵化的思想观念,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已经不存在束缚生产力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在肯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观点的同时,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通过生产关系尤其是体制机制的变革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强调经济、科技等其他体制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20]。这就不但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发挥的动力作用及其战略地位,从而在理论层面说明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改革?
在以往人们的观念中,改革往往不具有革命的含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在很长时期内,人们甚至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不存在革命的问题,而且连改革也不需要。邓小平在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的同时,又鲜明地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在对以往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实践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邓小平紧紧围绕当时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阐述,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一,将“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形成了“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重要思想。针对以往或者将“革命”等同于“阶级斗争”、等同于政治革命,或者将改革同我们过去进行的革命完全割裂开来等片面性认识,邓小平通过阐述改革的革命性含义实现了对“革命”的正名。他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21],“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2]。在这里,邓小平之所以将改革当作一场革命,主要是从改革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推动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改革的“革命性含义”还体现在它的广度和深度上,它不但涉及到經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而且促进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这场“革命”所具备的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还表现在将“开放”也纳入了改革的范畴,“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23]。
第二,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同上层建筑的变革联系起来,形成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思想。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必然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引发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但改革绝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也绝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辩证分析和把握中,强调“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24],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形态,而是为了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形态。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改革是对体制的革命,要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具体制度,使我们的制度一天天完善起来,并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在邓小平看来,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性质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这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應对各种风险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现实需要。
第三,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改革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二者截然对立。邓小平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的固定观念,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言,不是质变,但就经济体制而言,就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言,则是质变,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否定和两个转变:一是从否定过去被人们长期认定的社会主义是产品经济社会,转变到承认社会主义同样是商品经济的社会;二是从否定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到承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突出特点。
3.中国应该怎样实行改革?
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试验,要有一种敢冒风险、敢于应对挑战的精神。他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那它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在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方针和原则。
第一,要有一种敢于走新路的勇气,有敢于创新的精神。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各种原因,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改革要破除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同时,对其他方面的体制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已有权力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观念的束缚;既要坚决纠正过去长期存在并且不可能很快根除的“左”的错误,又要警惕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又要防止滑入资本主义邪路。面对改革开放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和问题,“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5]。
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注意体现干部和群众的创造性。改革开放是一个很大的试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26],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成功的经验,没有现成的答案。新的一套制度和办法又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立、成熟起来的。邓小平要求一定要在敢于试验的基础上注意随时总结经验。他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27]又说,现在“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28]。邓小平还非常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复说明,改革是为了人民群众,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第三,推行改革,要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同时不争论。邓小平指出: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对于不同意见分歧,采取“不搞争论”,“拿事实来说话”的办法,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持怀疑态度的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28]改革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邓小平还进一步强调,我国改革应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不断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判断改革中的是非得失,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9]作为标准。邓小平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本的方针是改革开放,最终目的是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样一些基本要求来看,“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际上是把实践标准(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判断发展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判断人心所向的标准)完全统一起来了。按照这个根本标准,我们就既不会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划定为姓“资”的东西而加以排斥,也不会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既可为“资”所用又可为“社”所用的东西错误地加以排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可以不断解放思想,克服“姓社姓资”的纠缠,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0]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32]。我国40年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认真研究、深入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及其重大意义,并使之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明确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中国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进行这样的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是中国以往改革的主要理论指导,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面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局,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积极破解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并由此解决了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问题。中国40年改革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适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实践发展的逻辑中发展,在理论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反复强调要充分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调要继续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并形成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也充分表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在今天和今后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大力倡导改革开放的同时,作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以后。党又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實现现代化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调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将邓小平有关“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的论断提升到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其看作是“振聋发聩”的经验启示,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33],这就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也深刻揭示了党在新时代下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定信念。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面向未来,无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贯彻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与改革任务,亦或是提高改革的整体效能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成果,都离不开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为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国情确定“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共同奋斗目标。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思想引领。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髓,在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塑造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无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都离不开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离不开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离不开对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上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34]他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有助于将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大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2][3][2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7,135,150,311.
[4][5][6][7][8][9][10][11][12][13][17][18][19][20][22][23][24][25][26][27][28][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65,78,82,83108,110,241,269,307,373,268,136,134,370,134,256,116,372,135,372,372,374,372.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15]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3.
[1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3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3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1).
[3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10.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4.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