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2018-12-27 03:12杨瑞瑞易桂花张廷斌李景吉别小娟申一林
草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若尔盖气候因子覆盖度

杨瑞瑞,易桂花,张廷斌,3,李景吉,别小娟,夏 杰,申一林

(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4.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5.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9)

若尔盖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区域,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灌丛和高寒草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不仅是长江、黄河的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绿色生态屏障[1-3]。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若尔盖地区出现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生态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4-6],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解决该地区的生态问题,1998年我国设立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

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Fc)能够反映植被生长的茂密程度以及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变化,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综合量化指标[7-10]。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最新报告指出,2003-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78 ℃[11],气候变化对生态敏感区的植被覆盖度有着深远影响,探讨全球或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已经成为研究植被系统方面的焦点之一[12-14]。大量研究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对区域地表植被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演变最为敏感[15-16],NDVI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17-19],量化精度较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和区域气候环境监测、植被覆盖变化、生物量反演以及植被物候研究等方面[20-24]。利用遥感估算模型计算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中,像元二分模型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5-27]。前人对若尔盖地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沼泽湿地监测、土地沙化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等方面[28-30],对长时间序列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原因并不清楚,缺乏对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全面认识。

为此,本研究基于2000-2015年生长季(5-9月)MODIS-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若尔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并结合植被类型图、土壤图以及周边14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滞后分析探讨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若尔盖地区植被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若尔盖地区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理位置33°20′-34°00′ N、101 °36′-103°30′ E,总面积为4.3×104km2(图1a)。范围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和阿坝县以及甘肃省的玛曲县和碌曲县。研究区为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寒特征明显,主要特点是雨热同季、冬长无夏、严寒湿润。区内海拔2 465~4 839 m,地貌以宽谷缓丘为基本特征[31],该区是第四纪以来的相对沉降区,形成以若尔盖高原为中心的断陷盆地[32]。水系主要为黄河干流及其支流,自南而北贯穿全区的白河和黑河,湖泊主要有兴措湖和哈丘湖。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以高山草甸、林地、灌丛、沼泽植被类型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为主[33]。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著名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的若尔盖大草原和九曲黄河第一湾等旅游景点。

图1 若尔盖地区DEM(a)和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b)Fig. 1 The DEM of the study area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Fc) during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NDVI数据采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2015年植被生长季(5-9月)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nmeter)250 m空间分辨率的16 d合成产品MOD13Q1。提取水体所使用的数据为500 m空间分辨率的8 d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A1。利用MODIS MRT(MODIS Reprojection Tool)工具对MOD13Q1和MOD09A1数据分别进行格式转换和重投影(WGS_1984_UTM_zone_47N),统一空间分辨率为250 m。为消除云、大气等各方面不利影响[34-35],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最大值合成法MVC(Maximum Value Composites)计算生长季每月NDVI数据,最终得到2000-2015年生长季内逐年的NDVI均值,以反映地表真实的植被覆盖度信息。采用MOD09A1产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同时期水体信息,这里所说的水体主要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等。

选用若尔盖地区及周边14个气象站点2000-2015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数据集作为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量资料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data.cma.gov.cn)提供。为确保气候因子空间插值的精度,经多种方法对比分析,最后基于薄板样条函数法将DEM作为协变量采用Anuspline[36-39]进行气温数据空间插值处理,采用Arcgis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对区域内的降水数据进行Kriging插值处理。

植被类型数据和土壤类型数据采用全国1∶100万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将数据进行投影转换、属性提取、栅矢转换等预处理后,参考植被大类将若尔盖地区的植被类型分为栽培植被、草原、草甸、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高山植被7种植被类型。将土壤类型进行归并处理分为棕壤、褐土、草甸土、草毡土、泥炭土和黑毡土6种土壤类型。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取自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的30 m空间分辨率ASTER GDEM V2高程数据。同样,进行重采样、投影转换、裁剪等,最后统一空间分辨率为250 m。

2.2 研究方法

2.2.1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使用光谱混合分析模型中应用最广的像元二分模型[40-42],假定通过传感器观测到的每一个像元S都可以表示为纯植被组成的信息Sv和无植被(裸土)组成的信息Ss两部分构成:

S=Ss+Sv。

(1)

对于混合像元来说,纯植被的面积比例为fc,那么无植被(裸土)的面积则为1-fc。假设全部由植被覆盖的遥感信息为Sveg;全部由裸土覆盖的遥感信息为Ssoil,则公式表示如下:

Sv=c×Sveg;

(2)

Ss=(1-c)×Ssoil。

(3)

根据上述公式,植被覆盖度可以表示为:

(4)

式中:NDVIsoil为地表无植被的NDVI值;NDVIveg为纯植被覆盖的NDVI值。NDVIsoil和NDVIveg的取值是像元二分模型应用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水体的NDVI值小于裸地的NDVI值,所以本研究中先将水体(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予以掩膜处理,再进行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对于纯裸地像元而言,理论上NDVIsoil应接近于0,且在时间上比较稳定。但实际上由于大气条件、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范围一般为-0.1~0.2[43-44]。本研究利用植被类型图和土壤图计算生长季(5-9月)NDVI数据的统计直方图给定置信区间,认为各土壤类型NDVI累积概率分布在5%的为无植被覆盖(裸土)指数,作为NDVIsoil;各植被类型NDVI累积概率分布在95%的为纯植被覆盖指数,作为NDVIveg[45]。

2.2.2趋势分析法 运用回归分析法逐像元分析2000-2015年生长季(5-9月)植被覆盖度年均值的变化斜率,以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46-48],计算公式如下:

(5)

式中:n为年数(时间序列为2000-2015,即n=16);Fci为第i年的植被覆盖度;θslope为动态斜率,反映总的变化趋势。θslope为正值说明随时间变化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反之则呈减少趋势。

2.2.3相关分析法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多个因子的综合影响,一个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别探讨植被覆盖度与平均气温、累计降水量的相关程度,采用0.05显著性水平完成偏相关分析的T检验。然后采用复相关分析法探讨某一要素与多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0.05显著性水平对复相关分析结果进行F检验。最后,根据偏相关和复相关的结果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气候驱动分区,综合讨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具体计算公式见相关文献[27,49-50]。

2.2.4滞后性分析 逐像元定量计算研究区2000-2015年生长季(5-9月)植被覆盖度与月平均气温(5-9月、4-8月、3-7月、2-6月)和月累计降水量(5-9月、4-8月、3-7月、2-6月)的相关系数[51-53],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讨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效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

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生长季(5-9月)平均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均值介于77%~82%,平均增速为每10年1.4%(图2)。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不同,在16年间出现3个明显减少阶段、1个增加阶段和1个波动变化阶段。3个减少阶段分别出现在2000-2002年、2004-2006年和2007-2009年间,说明这3个阶段期间植被覆盖度呈退化趋势,下降约3%;1个增长期出现在2002-2004年间,表明此时段内植被覆盖处于改善状况,约4%;植被覆盖度在2010年以后波动变化较平稳。其中,2007年达到植被覆盖度的极大值(82%),极小值(77%)出现在2002年。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Fc多年均值(图3)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87%)>针叶林(84%)>草原(81%)>灌丛(80%)>草甸(77%)>栽培植被(63%)>高山植被(44%)。整体来看,若尔盖地区内7种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主体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波动增加;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为阔叶林(87%),最低的为高山植被(44%)。进一步分析可知,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幅度具有差异性,依次为高山植被(3.8%/10 a)>栽培植被(1.4%/10 a)>草甸(0.82%/10 a)>灌丛(0.8%/10 a)>针叶林(0.6%/10 a)>阔叶林(0.3%/10 a)>草原(-0.2%/10 a)。可以看出,高山植被(3.8%/10 a)和栽培植被(1.4%/10 a)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草原植被类型略呈下降趋势(-0.2%/10 a)。

3.2 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规律

由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图1b)可知,整体上植被覆盖度呈现东高西低、由中心向外减少的分布格局。由于若尔盖地区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的地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导致其生态格局空间分布不均匀[32]。高植被覆盖区主要集中在阿坝县东北部、若尔盖县以及黑河、白河附近,这些区域海拔多在3 500 m以下,植被类型主要以草原、灌丛、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自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人为因素减少,自然环境优越,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29]。植被覆盖度较低区域主要位于玛曲县西南高山区、红原县东部以及阿坝县西部等地区,这些区域海拔多在4 000 m以上,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寒草甸为主,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植被生长得到抑制。

图2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变化Fig. 2 The change in vegetation coverag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受高程梯度的控制作用明显,基于ASTER GDEM从不同海拔梯度分析若尔盖地区Fc分布特征。研究区以500 m为间隔,共分为5个高程区间:2 465~3 000、3 000~3 500、3 500~4 000、4 000~4 500、4 500~4 839 m。各个高程区间的植被覆盖度依次分别为82.64%、83.47%、81.68%、65.93%、34.2%。可以看出,2 465~3 000 m的海拔区域内植被状况较好,植被覆盖度较高,海拔从4 000 m开始随高程上升植被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4 500~4 839 m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最低。2 465~3 000 m高程区间内,植被类型以灌丛和针叶林为主,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植被生长;3 000~3 500 m的中等海拔范围内,植被多以草甸、沼泽和阔叶林为主,适宜的气温和降水给植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植被生长处于稳定状态,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若尔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逐渐向好;3 500-4 000 m海拔范围内,温度逐渐降低,水热条件不充分成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31];4 000 m以上区域由于海拔较高、气温降低,植被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不足,故植被覆盖度较差[6]。

图3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Fig. 3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change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为了更客观清晰地反映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54-56]中植被覆盖度分级标准(图4a),结合若尔盖地区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对植被覆盖度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0~0.2(极低覆盖度)、0.2~0.4(低覆盖度)、0.4~0.6(中覆盖度)、0.6~0.8(高覆盖度)和0.8~1.0(极高覆盖度)。研究区内极低、低植被覆盖等级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较小,高和极高植被覆盖等级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0.03%和54.29%,其余3个等级的植被覆盖度占总面积的15.68%。整体而言,若尔盖地区生长季的植被覆盖度以高、极高覆盖等级为主,大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植被生长状况良好。高覆盖等级的区域与植被覆盖高值区分布特征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玛曲县东南部、若尔盖县以及各河流的河谷地带(图4a),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若尔盖大草原成立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加上该地区气温升高、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高,水热资源充足形成大面积的沼泽和湿地,植被覆盖状况较好[5-6]。低覆盖等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玛曲县阿尼玛卿山、阿坝县西北部高原山地以及红原县东南部的山原地区,土壤贫瘠、保水性差和海拔较高是植被覆盖低的主要原因,过渡放牧也加剧了植被的退化[57]。

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率θslope介于-0.053~0.027(图4b)。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呈减少趋势(θslope<0)的区域位于玛曲县中部地区、碌曲县南部以及红原县中部等地区;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θslope>0)的区域集中分布在玛曲县西部、若尔盖县中部、阿坝县西南部以及红原县的东部地区。总的来说,近16年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图5显示,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极低、低植被覆盖度的面积较小,波动幅度不大。中等植被覆盖度的面积逐年趋于平稳,2002年所占面积最大(0.24×104km2),2008年面积达到最小(0.15×104km2)。研究区高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在2005年之前波动较大,后期逐渐趋于稳定,2002年面积达到最大(1.9×104km2),2008年面积最小(1.05×104km2)。极高覆盖等级的趋势同高覆盖等级的趋势相反,2002年面积最小(1.82×104km2),2008年面积达到最大(2.78×104km2)。另外,高覆盖等级和极高覆盖等级的面积有相互转化的特点(图5)。2002年、2006年、2009年极高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明显减少,而高植被覆盖等级的情况正好相反,且二者有逐渐靠拢趋势,2009年之前两者相互转化的幅度较大,之后则变化幅度相对较平稳。

图4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Fc均值等级图(a)和Fc年际变化率图(b)Fig. 4 The mean Fc grade (a) and Fc annual variability (b)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图5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各等级Fc面积及较高、高等级面积转化Fig. 5 The Fc area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area conversion between the higher and high-grade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3.3 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滞后分析

由于气候因子的时间累积效应,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52-53],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变化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性[53,58-59]。由若尔盖地区生长季Fc与4组不同时间序列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量相关系数值(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可知(表1),生长季Fc与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5-9月)Fc与同时期月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421 7;而与前一期(4-8月)累计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02 5(表1)。因此,总体上植被覆盖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比较迅速,对降水的响应则滞后约一个月。

表1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Fc与不同时间序列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Table 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growing season Fc and climatic factors of different time series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3.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引发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和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决定植被生长状况最主要的水热因子,因此本研究将气温和降水作为Fc变化的气候因子[60-62]。

若尔盖地区生长季(5-9月)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统计分析(图6)表明,2000-2015年生长季平均气温在7.2~9.1 °C,多年平均气温为8.1 °C,气温以每10年0.59 °C的速度逐渐增加;累计降水量在444.3~612.7 mm,以每年5.33 mm的速度波动增加,在2008年达到最小,2012年出现峰值612.7 mm,多年平均为535.2 mm。整体上,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呈逐年增高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

根据滞后性分析结果,将生长季Fc分别与5-9月月平均气温和4-8月月累计降水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由Fc与气温的偏相关性的空间分布可知(图7),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年均值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介于-0.91~0.92,呈正、负相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57.59%、42.41%。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坝县、若尔盖县中部以及红原县西北部等地区,这些区域多处于3 500~4 000 m的海拔范围内,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区,气温升高导致土壤温度增加,进而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从而促进该区植被的生长[57,63]。呈负相关关系的区域位于碌曲县中部、玛曲县南部以及若尔盖县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占10.5%,显著正相关(P<0.05)区域占5.9%,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县中部、阿坝县和红原县北部。

植被覆盖度与累计降水量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图7),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88~0.93,正相关与负相关关系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43.27%、56.73%。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碌曲县南部、玛曲县东部以及若尔盖县北部地区;呈负相关关系的区域主要位于玛曲县西南部、若尔盖县东部林地地区和红原县南部等海拔较高的地区。植被覆盖度与降水的偏相关分析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占6.03%,显著正相关(P<0.05)占比4.2%,主要位于碌曲县南部和若尔盖县北部。整体而言,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均呈显著(P<0.05)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共存,两个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植被覆盖度对气温的响应比对降水的响应更为敏感。

图6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变化趋势Fig. 6 Dynamic changes in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图7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偏相关系数Fig. 7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Fc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由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量)的复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图8a),复相关系数在0~0.94。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的复相关性较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碌曲县南部、若尔盖县北部以及玛曲县的白河附近地区;而复相关性较弱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各地,空间上无明显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发现,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复相关性的地区差异很可能与植被类型有关,复相关性较强的区域主要以草甸、高山植被类型为主,复相关性较弱的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针叶林和栽培植被[50]。

3.5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分析

气候条件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以气温和降水表现尤为明显。本研究主要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50,53,64-66],根据植被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分析结果对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驱动分区(表2)。

表2 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分区准则Table 2 The regionalization rules of driving force for Fc change

TT:Fc与气温偏相关分析的T显著性检验(P<0.05);TP:Fc与降水偏相关分析的T显著性检验(P<0.05);F:Fc与气温、降水的复相关分析的F显著性检验(P<0.05);[T+P]+:气温、降水强驱动;T:气温驱动;P:降水驱动;[T+P]-:气温、降水弱驱动;NC:非气候因子驱动。

TT: T-test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Fcand air temperature(P<0.05); TP: T-test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Fcand precipitation(P<0.05); F: F-test significance of the multiple correlations between Fcand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P<0.05); [T+P]+: Change driven by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trongly; T: Change driven by air temperature mainly; P: Change driven by precipitation mainly; [T+P]-: Change driven by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eakly; NC: Change driven by non-climate factors.

由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Fc变化驱动分区图(图8b)可看出,Fc变化受气温、降水强驱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碌曲县和玛曲县,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0.89%;气温驱动分布面积占比约2.85%,主要分布在玛曲县南部、若尔盖县以及阿坝县的中部等地区。这些区域的植被类型以草甸灌丛为主,气温对植被覆盖度的促进作用明显;降水驱动占总面积的2.17%,呈条带状分布在白河流域,呈斑块状分布在玛曲县和碌曲县等地;以气温、降水弱驱动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1.67%,大致分布在若尔盖县、红原县中部地区,其余呈零散分布,分布特征不明显;整体上,若尔盖地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表现为非气温、降水驱动。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2000-2015年生长季(5-9月)MODIS-NDVI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若尔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法计算研究区生长季Fc与4组不同时间序列的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基于滞后效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若尔盖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驱动分区,得出:

图8 若尔盖地区2000-2015年生长季Fc与气温-降水的复相关系数(a)和Fc变化驱动力分区(b)Fig. 8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Fc and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 and climate-driving zones (b) in the Zoige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

1)2000-2015年,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均值在77%~82%,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际变化率为每10年1.4%。7种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阔叶林(87%)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最低为高山植被(44%),草原植被类型变化幅度略呈下降趋势(每10年-0.2%)。

2)近16年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由中心向外减少的分布特征。海拔在3 000~3 500 m的范围内植被覆盖度(83.47%)最好,海拔从4 000 m开始植被覆盖度(34.2%)呈下降趋势。植被覆盖度以高、极高覆盖等级为主(占比84.32%),面积有相互转化的趋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海拔较低的中部地区。

3)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与4组不同时间序列的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生长季(5-9月)与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分别为0.421 7(5-9月)和0.602 5(4-8月),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与同期气温的相关性较好,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对降水量滞后时间约为1个月。

4)植被覆盖度受气候因子影响的区域占比7.58%(气温、降水强驱动0.89%,气温驱动2.85%,降水驱动2.17%,气温、降水弱驱动1.67%),若尔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表现为非气温和降水驱动(92.42%)。

猜你喜欢
若尔盖气候因子覆盖度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辽宁省地表蒸散发及其受植被覆盖度影响研究
低覆盖度CO分子在Ni(110)面的吸附研究
气候因子对烤烟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基于GIS技术的山西忻州精细化酥梨气候区划
基于SPI指数的若尔盖及其临近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