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安:见证城市服务不断升级

2018-12-26 08:59韩静
小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公交公司兴安滴滴

韩静

在深圳的高楼大厦间,钟兴安开着私家车穿梭在如棋盘般交错的大街小巷上,对每条路每栋建筑每块地皮的前世今生都烂熟于心。“毕竟在深圳待了有二十多年时间了。”正是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钟兴安从陕西安康来到了深圳打工。

初到深圳,钟兴安成为了一名个体公交车主,每天起早贪黑的跑车能有千百块的收入,就当时的收入水平,算是不错了。“公交的变化就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深圳的公交都需要挂靠公交公司承包线路运营,顶峰时期在深圳运营的民营公交公司有几百家,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个体车主可以挂靠承包多条线路。”

钟兴安说,那个时候出行,由于车少人多,公交车常常会严重超载,途经布吉一些地段,市场外围的小三轮和小货车还特别多,乘客上下车集中的站点周边通常都分布着大量工厂。

“早期的公交车收费还相对较贵,单程线路便宜4块,贵的要8块,我们公交车的投币箱到了节假日和周末都被投满了,而且车上没有空调,不像现在乘坐空调车已经是件很平常的事,那时候热也只能是开着窗透透风,风吹到脸上还是热的。”

变化仿佛一瞬之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圳开始尝试公交运营模式改革,个体运营的公交车逐步被大型公交集团收购,城市的公交改革回归公益化,大批像鐘兴安一样的私营车主和小型私营公交公司被收编到深圳现在仅有的几家公交集团。

作为外来工的钟兴安看到的是城市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以人为本城市理念的落地生根——曾经坎坷不平的城市小道变成了宽敞平整的双向公路;曾经拥挤憋闷的逼仄小巴变成了自带空调的宽敞大巴;曾经简陋的露天停靠站变成了功能完善的公交枢纽;从固定线路到按需开行的定制公交;从柴油车到新能源公交车;从人工售票到电子支付,不管是乘车环境还是便捷度,行业在成长,城市服务在不断升级,钟兴安们的工作、生活在不断从改革中获利。

除了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钟兴安如今还有了第二份工作——滴滴司机。“买了车后,每天下班后没有什么事做就开滴滴,也能拉不少活。现在我在老家也有房,日子过得还不错,我相信,未来还会更好。”

编辑/陈远鹏

猜你喜欢
公交公司兴安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为一人设一站
祝福你兴安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追梦兴安
坐公交车受伤 应该由谁赔偿
考虑满意度的公交财政补贴绩效评价
乘公交车滑倒摔伤的医疗费用可否全额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