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琴一生,音韵永存

2018-12-26 12:31吴跃华
琴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琴童学琴小提琴

吴跃华

编者按:2018年9月7日,本刊顾问、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辞世。一代音乐艺术大师离去,世间哀恸,诸多经典演奏成为绝响。作为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盛中国先生很早便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被誉为“中国的梅纽因”。盛中国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尤其对中国少儿音乐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中国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平台,《琴童》杂志在创刊之初就得到了盛中国先生的悉心关怀。自担任本刊顾问以来,他始终十分关心并竭尽所能助力《琴童》杂志的健康成长;本刊也曾刊发《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系列故事》等专题,为广大读者塑造榜样的力量。惊闻盛中国先生辞世,本期特别编发本文,追溯大师成长点滴,以表达本刊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盛中国是中国小提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小提琴演奏者的最高水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曾如是评价。如此成功的人生必有过人智慧,受《琴童》杂志委托,笔者拟就其成长经历谈对当今琴童成长的启迪。

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重庆白市驿,但他的祖籍是江西进贤李渡镇,其父盛雪出生在南昌。近代史表明,江西省是西方音乐进入中国的最早传播基地之一。出生于1919年的盛雪童年时便能在南昌的一个按钟点计费的业余学习班,学会父母毫不关心的、当时还属于稀罕之物的小提琴拉奏。盛雪对小提琴的爱好基因正是盛中国音乐天赋的来源之一,来源之二是其母亲朱冰。朱冰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富贵之家,也是自幼痴迷音乐,最早学过小提琴、钢琴,还酷爱唱歌,后冲破世俗偏见(父母不让从事被旧社会认为是贱业的音乐)考入重庆的“教育部音乐教导员训练班”,与盛雪成为同学,进而相恋、成家、生子。正因为遗传了父母的音乐基因,不到3岁的盛中国便对音乐特别痴迷,常独自坐在小板凳上,双肘撑着膝盖,双手捧着腮帮,睁大双眼看着父亲拉琴,并能很长时间不说话、一动不动地聆听。盛中国常说“要成为音乐家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要有极好的音乐天赋”,这或许就是来自他的人生感悟。从音乐天赋产生的概率上看,父母都喜欢音乐,孩子具有音乐天赋的可能性高。因此,盛家除了盛中国这个长子外,11个孩子中有10个成为音乐家。

盛中国的音乐天赋除了来自遗传基因外,跟早期的胎教也有关。中国是最早关注音乐胎教的国家之一,早在汉代的贾谊便提出“音樂胎教”说,但根据其母朱冰的自传《我的故事-盛氏小提琴之家》,母亲并没有明确的胎教意识。倒是盛中国自己说“我的胎教就是我爸爸的琴声”。确实,盛雪与朱冰结婚后不仅因双方都是音乐专业人士,整天工作在音乐氛围中不说,勤奋的父亲的练琴几乎覆盖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这可谓是最自然的音乐胎教。

在合适的年纪学琴

盛中国说:“当我两三岁时,每当吃饭常拿起两支筷子,一支模仿琴,一支模仿弓,学着父亲的样子拉奏。母亲索性给了我一副干净的筷子让我什么时候想拉就拉。后来母亲用长一点的竹竿代替‘筷子琴',再后来用一块葫芦形的木板制作了一个不发声的小提琴给我拉。”母爱确实很伟大,一个从未干过粗活的大家闺秀,不仅自学生活事务,一边照顾自己的丈夫,一边养育自己的孩子,竟然还能干起了 “木匠” (盛雪笑称的)之类的活。一个声乐高材生,以牺牲了自己专业的代价成就了丈夫和一大堆孩子,这在西方是不可能的,但这在中国恐怕还不止一例。今天的许多琴童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甚至长期离职陪练,尽管这不一定都可取,但其可精神是可嘉的。成就一位音乐家,表面上看是老师的功劳,其实背后父母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此外,以筷子当琴演奏,尽管因当时的客观条件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也启示我们,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可以做更多的事。孩子小时候的学习就是玩,玩就是孩子向成人世界的学习,其学习方式就是模仿,但这种模仿是主动的,是孩子的积极探索。作为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这种玩,玩中可能蕴含孩子未来的人生主要方向。但要求认真对待孩子玩中被发现的天赋,并不就是要求家长立即找位好老师马上投入正规训练。盛中国的母亲倒是想让儿子早点学琴,盛中国自己也忍不住,乘父亲不在时甚至偷着练真琴,但父亲坚决不同意早学琴,他认为必须等到孩子6岁时才能开始正式学琴。因为正式学琴后就不能像拉筷子那样乱拉了。“一开始就必须有正确的姿势和把位,形成痼癖动作后就不容易改了。”盛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心中早已认定要把盛中国朝小提琴家方向培养。在笔者看来,这一认识暗合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认知理论告诉我们,6岁前属于前概念认知阶段,有些认知能力是不具备的,如学琴中从左到右视谱技能,一般儿童做不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6岁后的孩子开始具有一定的心智技能,如初步的概念意识、综合能力。全世界学校基本上都把儿童入小学年龄定在6岁是有道理的。

拉着玩是一种纯情感娱乐,但正式学习演奏就不仅仅是娱乐了。专业的心智训练是很艰苦的,需要孩子的心理较为成熟才能承受。盛中国后来一直主张把文化与娱乐分开来,可能也是自己的人生体验。娱乐可以随情而为,文化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此外,盛雪的做法还暗合了日本铃木的小提琴教学法。铃木的方法是先把孩子带进小提琴音乐氛围中去熏染,当孩子被熏染到急不可待的那天再对其进行正式教学。这实际上也是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内涵。

得益于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

当盛雪正式开始教盛中国时,还专门举办了个拜师礼。一定的仪式感会增强学习的严肃性,现在的孩子很少这样做了。有文章说盛中国是被打骂出来的。根据朱冰的自传,她确实在书中对此有大量的描述,甚至对丈夫的教育方式用“非打即骂”来定位;儿时的邻居苗连贵也说盛中国被管束得足不出户;常州中央院少年班的芮文元也说他常听盛中国在家被父亲责骂的声音。少年班的黄晓和是这样描述盛雪的严酷的:“他常让学员将肘部放在戳于地上的一根竹竿上,竹竿头被他削得尖尖的,学员稍有偷懒胳膊耷拉下来就会被扎得生疼。”这种教育即使他的妻子也抱怨,甚至以不让孩子学琴来跟丈夫抵抗。中国确实有“打戏”的传统,据说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都是打出来的。不过,盛雪也并非无原则地责打,他还反对过打孩子。盛中国直到成名后也并未抱怨过父亲的打;相反,他认为学琴要找明师(即明白的老师)而不是名师,这是成为音乐家的必要条件之二。他主张严格分清学琴的目的,对于从事专业的琴童要严格训练,对业余学习主张快乐原则。父亲的严厉确实有好处,盛中国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就连傅聪的岳父即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都盛赞过他。正因为基本功扎实,他在上世纪60年代能获得去苏联留学的机会,并于1962年在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奖,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赞誉的音乐家之一。因此,盛中国针对琴童学习也经常强调基本功。由于盛雪注重严格训练基本功的教学,就连著名音乐家马思聪都称赞盛氏的左手基本功训练好,并介绍自己的学生跟盛雪学习。盛中国的成功不得不说是有父亲的巨大功劳。

明确方向,心若磐石

大多数琴童学琴挨打后,都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此就不愿学了,但盛中国为何长大后没有留下任何阴影呢?相反,一个从小就显得老成并木讷且不善言语的盛中国长大后,不仅在舞台上演奏肢体语言丰富、台风优雅,在生活中幽默且能言善辩,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发声,甚至成为某地政府文化大使;一个足不出户的琴童长大后却能走遍世界,就连婚姻都是美满的跨国婚姻;一个大部分时间用来练琴的孩子长大后却爱好广泛,擅长烹饪,还担任首都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喜欢古玩字画,爱跟人侃车,关心政治,呼吁纳税,热心慈善事业,颇有正义感的同时生活还很有情调。

于是,笔者对其常挨打骂但没留下“后遗症”的原因推测如下:

(1)盛中国从骨子里就爱小提琴,5岁时便抱着琴睡觉,此后琴不离身。他视小提琴为生命,甚至爱成著名的小提琴收藏家。正因为爱得深沉,即使父亲的教学很严厉,他也愿坚持学习,他说父亲的打骂是为了他好。

(2)盛中国说过,要想成为音乐家还必须要有苦干精神。盛中国确实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他曾说:“一年四季,只有除夕夜可以不拉琴。”即使成名后,他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先拉一小时的琴后才洗脸刷牙。据朱冰的自传中介绍,早在两三岁时的盛中国模仿父亲拉琴时就表现出不一般的意志,他跟着父亲一起拉,父亲拉多久他就“拉”多久,一点儿看不出有厌烦的迹象。有时倒是盛雪于心不忍,自己先停下来,以让儿子跟着休息。盛雪对朱冰说:“盛中国这孩子有毅力,是块学小提琴的料。根据我的观察,他的肚子再饿,再好的饭菜摆在眼前,也打动不了他拉琴的意念。”盛中国后甚至还用拨慢时钟的方式来延长父亲规定的练琴时间。他建议琴童心中要有一盏明亮的灯塔,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灯塔,就是你觉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音乐家才有价值。”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志向,即使不在父亲的监控范围也照样能做到勤奋练琴。即便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被下放到农村期间,干完脏活后在别人休息时,他却不顾身体的疲劳继续练琴,他后来甚至把忙当成自己的养生之道。

(3)盛中国还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发表过不少文章。早在童年时,他就表现出不一般的思维,如对于父亲的打骂。他也承认自己没有快乐的童年,但他是这样转变的:他说,一天早晨,父亲带他到院子里散步。园子里到处都是鸟儿的鸣啼,很动听。父亲随口说了一句“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么美妙的声音献给它们听”。他开始不信,有什么声音能让那些藏在枝叶中的小鸟们关注?后来经过盛中国试验,果真使园子里的鸟安静下来。盛中国说他找到了琴声的魔力,学会沉浸在自己琴声中去练琴,于是他得出结论:“我们往往不能从乏味的课业里、各种各样的学习里得到快乐,为什么呢?要知道,快乐是一个喜欢捉迷藏的伙伴,我们需要费些力气找到它。找到它,它就可以带我们走向人生的辉煌。所以,我们别轻言放弃。”

(4)童年的盛中国并不孤独。父亲除了严格教育外,还带他欣赏西方名作、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就连外出散步时见到路人随地吐痰之事也告诉他这不文明。父亲在生活中很幽默,父子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位慈母,正因有慈母的呵护,受伤后的盛中国能及时得到療伤。盛中国的优雅风度或许大多来自这位有教养的母亲。母亲不仅教他干家务活,连盛中国(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这个名字都是母亲取、父亲认同的。此外,尽管10个弟妹都受他影响,但他也从弟妹那获得情感的满足,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不一样,所以他并不孤单。

激励作用不容小觑

此外,激励所起的教育作用也不容忽视。人的本性就有希望超越别人的愿望。要做成尼采提出的“超人”那样固然过激,但人的成长确实是需要鼓励的。盛中国在“拉筷子”阶段便得到父母的肯定,就连一向严厉的父亲后来也逗引孩子“拉筷子”。朱冰说:“儿子有了我们的鼓励,学小提琴更来劲了。”不久,盛中国就凭这“拉筷子”成了松岭岗音乐学院的小名人,还被附近的茶馆老板邀请去站在桌子上当众表演,有一次还被父亲的老师戴粹伦院长碰到并夸他“好孩子,有出息”。尤其在得到小提琴制作家关筑声为他专门制作的儿童用的小提琴后,更加兴奋。还值得注意的是,当茶馆观众因欣赏盛中国的“无声”表演后给他糖吃时,母亲教育儿子不要贪吃糖。要知道,连温饱都成问题的那个年代,这样的教育是更有其深刻意义的。现在的教育中不乏有用糖果、小卡通画等激励措施的,但这很容易误导孩子为了外在的价值去学琴。盛中国母亲的做法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体验学小提琴本身。成名后的盛中国非常反对学琴为了考级这种功利性的目的。面对名利,他自己的原则是“我的小提琴,只能献身,不能亵渎”。他认为,学琴“最大的作用是为你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这或许就是来自父母的教导。这就如皮亚杰所说:“儿童看见、感觉和做得越多,就越想去看见、感觉和做。”盛中国在正式学琴后,即使受到极严的教育也不后退,就是因为他所积累的丰富的积极体验大于所受到的消极体验。这样的激励还伴随着盛中国的一生,如:他7岁在江西登台演奏便获得“神童”赞誉;9岁时在武汉的录音被广播电台播送至全国并得到权威的赞赏;读中央院少年班时,他参加全国音乐周更是轰动全国,至于后来的成就就更不用说了。盛中国曾说过,尽管那时文化成绩差(小学只读过一年,读少年班的中学阶段因文化课差被留级),但有了一技之长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课的学习能力,还使其在就业和事业开展方面大大受益。

当然,盛中国的成功还有其他名师的功劳,如少年班的马思聪、关筑声,后来去苏联留学时的专家。此外,盛中国说:“一个艺术家的诞生还要有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比什么都重要。”这其实就是对他自己生活圈的真实写照。总之,成为一位音乐家是有多种因素的,有志于专业的琴童们千万不能简单模仿其人生的局部做法。诚如盛中国呼吁孩子学提琴、学钢琴、学民乐,并不是为了成名获利,是“因为从小就学过音乐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的孩子,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也是一个具有一定的审美格调和审美情趣的孩子,他会本能地拒绝暴力和丑陋。”

盛中国的一生始终与小提琴、与音乐相连,他始终记挂我国的琴童、音乐教育事业,所得所获在他手中更犹如润雨般丝丝扣扣入他的音乐精神、教育理念,让人肃然起敬,无比缅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琴童学琴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孔子学琴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