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泸
他再次震动了欧洲。
2018年2月24日,吉利控股集团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确认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以90亿美元买入奔驰母公司股份,并一跃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戴姆勒,旗下拥有的奔驰轿车几乎世人皆知。
9年前,同样是他震动了欧洲。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以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成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这一被形容为“天仙配”的并购,最终在2010年8月2日落幕,吉利控股集团当天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在下半年陆续结清。这次彼时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画上了句号。
在开启收购沃尔沃的20年前,李书福的一句“名言”开始迅速传遍中国——“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据说他后来很想抹去这一痕迹。
时隔29年,李书福收购戴姆勒的初衷已经非常国际化:“要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
低端之王为何要逆袭?
生于1963年的李书福,至今为止三分之二的生命都是用来折腾的。
从21岁起,高考无望的他就跟人合伙搞电冰箱配件厂,随后又开始捣鼓生产电冰箱;5年后年产值过千万,最终却又因没有生产资格而被迫关门。
之后,他搞过铝塑板、炒过房,直至1990年代初,他在深圳花6万元买了一辆中华汽车,凭着“轮子+沙发”的最初级认知,他雄心勃勃、跃跃欲试又要进入汽车领域。
但他的“汽车梦”却是从“曲线救国”与模仿开始的。
跟冰箱厂被迫关门一样,李书福也不可能获得造汽车的许可证,跟市里省里领导问了一圈,四处碰壁,所以他决定走迂回路线,先办摩托车厂,意外收获是,“在(对摩托车厂的)参观中,我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里面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他造车模仿的对象,则与其22年后入股的戴姆勒有深度关联。1996年,奔驰刚推出新车,李书福买了两辆;后来他又去一汽买了红旗汽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最后,他果真“照葫芦画瓢”造出一辆车。“玻璃钢的,红旗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外观跟奔驰E200一模一样!”李书福兴奋地开着这辆车上街兜风,不成想却受到了警告: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来的车是“犯法的”!
犯法的事肯定不能做啊,那么问题来了,到哪里去搞到许可证?
偶然跟人吃饭闲谈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监狱下属一个汽车厂有生产经营权,他急急忙忙赶到德阳,很快就与其合资成立“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两年后,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李书福专门精心策划了一个“下线仪式”。但当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虽然发出去了700张邀请函,来捧场的只有一位副省长。“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
——聊以自慰的是,汽车到底是造出来了!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极为恳切地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不过,“失败的机会”也不是说有就可以有的。即便是第二年李书福就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0年中国最富有的50人之一,那又怎么样?37岁的他不由得黯然伤神,甚至没有勇气拿起那张刊登《公告》的报纸——那上面并没有奇迹,更不会有“吉利”二字。
漫长的等待,或者说“漫长的考验”更准确些,直至2001年11月才告终结: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夕,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这意味着: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但是且慢高兴,有了资格,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考验仍会接踵而至:接下来,李书福更头疼的是“低端问题”、廉价问题,登不了大雅之堂、被人冷嘲热讽,甚至陷入抄袭与诉讼漩涡——这也是几乎所有民营企业早期崛起必然遭遇的问题。
彼时,李书福试图用廉价轿车敲开国内汽车市场的大门:吉利美日、吉利豪情的价格都在3万多元;高档一点的“优利欧”售价也不过4万元。廉价问题也导致企业利润薄如刀片;当时,吉利一位高管私下表示,卖一辆车利润不过三五百。
当然,超低价位引发同类车降价风潮,在意味着汽车不再是有钱人专属的同时,也让李书福备受歧视一一“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當时,山东一位销售代理就抱怨说,提车的时候遭遇事故,此后不太敢卖吉利汽车。显然,国人更容易接受赛欧,其口号是“10万元的小别克”——重点是“别克”!
由于缺乏造车经验,模仿竞争对手或是直接针对竞争对手的做法,也不少见。2002年初,吉利宁波基地生产的“优利欧”汽车,名字就是李书福本人所取,意为“优于夏利与赛欧”。——当然,频频陷入漩涡的不仅仅是吉利,比如比亚迪的某款车早期就模仿(也有人称为“抄袭”)丰田的卡罗拉。
因此而时常陷入官司战,也一度让李书福大为挠头、郁闷不已。某次,李书福酒后嚎啕大哭:“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
痛定思痛,据说从那时起,李书福就萌生了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念头。
这一次,他差不多经历了7年的漫长等待。
2007年初,李书福挖来曾任英国BP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BP集团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的张芄。6、7个月之后,他亲耳听到李书福说:“你应该看看沃尔沃这个公司,如果我们想并购的话,应该怎么做?”
“说句实话,刚开始我都是咯噔一下。”张芃曾如此表示,“(老板)还有这种想法?”
怀疑也好,认为老板开玩笑也好,两年后,李书福就开始动手了——他必须通过“天仙配”式的并购,让吉利改头换面、血统高贵,“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吉利变形记
在决定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手里也有牌,当然不是美日、豪情、优利欧,而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空间,以及他浸淫其间十余年所累积的资源及经验。
即便最初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张芃,也逐渐意识到,李书福的设想,在战略上具有一定合理性。
为此,吉利在美国聘请了顾问公司向福特表达购买沃尔沃的意愿,李书福也主动登门拜访,一开始,福特对吉利抛来的橄榄枝没有任何表示。直到2009年年初,李书福收到了福特的邀请,吉利的机会来了!
为此,吉利组建了专门团队负责沃尔沃收购项目。李书福甚至亲自出马,挖来时任菲亚特集团中国区董事和副总裁、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的沈晖。“有个大项目,你来不来?”随后,他又挖来曾主持北汽引进奔驰的谈判并担任北京奔驰的高级执行副总裁、北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时任华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
2009年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10月28日,福特宣布以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成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
团队之外,收购资金也是大问题。这个热血沸腾的收购团队,最终感动了几乎所有人。李书福表示,吉利为沃尔沃轿车并购准备约27亿美元的资金,即18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加上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其中50%为中国内地融资所得,这中间吉利自有资金占了51%以上,其他来自国内银行;另外50%则来自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地银行,而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此次收购提供了低息贷款担保。
直至2010年8月,“天仙配”终于完美收官。
以上这些概览式的描述,只能让人管中窥豹,了解那场大交易的简要过程,而无法对身涉其间的李书福所遭遇的种种大悲大喜的细节以及波澜起伏的感受有所呈现,但这重要吗?显然不。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历经数年的圆梦时刻,以及圆梦之后的选择。显然,李书福的野心不止于此!
在努力整合沃尔沃之后,近几年,吉利一直在“买买买”,且收获颇丰。2017年12月27日,吉利以39亿美元入股沃尔沃集团,成为这家卡车制造商的最大股东。2017年,收购陷入困境的马来西亚车企宝腾49%股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还收购了英国跑车品牌莲花汽车的控股股权以及美国飞行汽车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吉利汽车已形成一个庞大而覆盖细分领域的汽车版图。
而此次入股戴姆勒,李书福的意图就是看好戴姆勒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各领域的优势。
当然,此举也令很多人对李书福刮目相看。
2月27日,2018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表示:李书福给中国企业家长了脸!
柳回忆说,2000年左右的央视《对话》栏目中,主讲嘉宾李书福说要做汽车,坐在下面的嘉宾们都觉得非常可笑,说不可能。当时,有人就给李书福起了外号说“汽车疯子”,“今天‘疯子怎么了?‘疯子今天买了沃尔沃,又成了奔驰大股东!”他说,“打不烂、拖不垮,坚忍不拔的意志,聪明,肯吃苦,耐劳,学习强,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特点。”
德国联邦外交部Ksigmar Gabriel同样对吉利抱有好感,“如果我是戴姆勒,我会认真思考中国合作伙伴带来的积极作用”,在杜塞尔多夫举办的“洞悉亚洲商业机遇”论坛上他如此表示。
伴随着9年的收购整合,李书福的吉利如今早已“乌鸡变凤凰”。
吉利汽车2018年年初发布的公告称,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2017全年净利润相比2016全年51.1亿元的净利增长超100%。而吉利汽车的市值在2017年也屡创新高,在7月前后更是超过比亚迪及广汽集团,位居汽车整车第二,市值已超2000亿元。
隐形整合
对于吉利,对于李书福,如果仅仅满足于收购沃尔沃而没有完美的整合及进一步的大动作,类似所谓大手笔则与当年联想收购IBM之PC业务一样,最终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跨国整合之中,错失了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时代及智能时代。近几年,联想集团及其董事长杨元庆所遭受的外部质疑,也多源于此。
而在面对收购整合时,李书福又有哪些异于常人之处?
当时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成功收购海外车企的第一例。李书福引起了全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但光鲜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
虽然沃尔沃被吉利全资收购,但沃尔沃不愿意与吉利共享全部技术,而是有些“藏着、掖着”。
據说,当时沃尔沃高层并不认为吉利拥有重振沃尔沃的能力,而不愿意倾囊相授。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沃尔沃当时不愿意将发动机技术共享给吉利。但当时李书福看重的就是沃尔沃的技术储备啊!
得知对方的态度后,李书福非常生气,却按兵不动,并没有强迫沃尔沃共享技术,而是对其研发保持了持续投入。
后来,随着双方的沟通和认识的加深,吉利才得知,原来沃尔沃的人害怕吉利拿走沃尔沃的技术就过河拆桥,所以他们对吉利保持高度警惕。但吉利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具体的行动告诉沃尔沃,吉利是想通过吸收沃尔沃的技术,来提升吉利的制造水平,而且最关键的是,吉利不会对技术全盘抄袭,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本土情况加以改进,使得沃尔沃的技术能够真正适用于中国市场。
在持续的投入下,沃尔沃如今拥有了INTELLISAFE安全科技、SENSUS Connect智能在线、E驱智能科技等诸多先进科技,较之收购时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名技术高管透露,从2014年开始,沃尔沃的技术已经和吉利开始融合。在全面吸收沃尔沃的先进经验之后,吉利3.0时代精品车型已经推出了博越、博瑞等车型,在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在吸收沃尔沃的技术之后,无可否认,吉利的产品和品牌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跃进。
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李平评价,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可以看出,李书福对这些并购整合所采取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手段是非常巧妙的。
在他看来,吉利的整合模式,一反西方主流做法,即迅速而全面的并购后整合。而是采取一种“隐形整合”的模式,即表面上没有大刀阔斧的整合,但在平静的表面下,却从深层次展开局部先行的逐步整合策略。
吉利对沃尔沃从表面上看各自独立运营,互不干涉,保證沃尔沃团队的完整性。但实际上,吉利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和沃尔沃之间的优劣势,并不断促使双方最大程度学习对方的长处和利用彼此的资源,从某一点切入,再铺到全局。
在李平看来,李书福的并购整合思想里隐藏着很深的东方哲学。这背后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即通过“主动让贤”“充分授权”把并购方自身消化、吸收及整合能力不足等负面因素转化为“顺势而为,能者多劳”的正面杠杆效应。从李书福那句“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而不是父子”就可以大致瞥见李书福的思想。
贴标签与撕标签
汽车之外,李书福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漫长的、凤凰涅粲式的迭代成长与形象再造。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李书福的“疯言疯语”,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30多年来的奋斗与崛起过程;充满奇思妙想的尝试也贯穿着他的奋斗史。
2001年初,吉利集团还曾与广州足协签定合同,成立了广州吉利足球队,这本是吉利的一种商业选择。然而随着吉利足球队冲A失败,形势急转直下。 2001年10月,吉利集团宣布退出中国足坛,为期30年的合同运行了8个月即宣告中止;随后的12月13日,吉利集团还将中国足球协会告上了法庭,轰动一时。
李书福公开表达了自己的四个想法:第一,中国足球太黑了,第二,吉利还是应该专门从事汽车制造业,从此不再玩足球;第三,中国足球的黑暗应该引起国家司法部门像反高官腐败一样的高度重视;第四,所有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都应该洁身自好,联手反“黑”。
“只要能还中国足球纯净的环境,把我李书福拖出去枪毙了也不怕,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句“毙了我也不怕”,一时响彻中国足坛。
鲜为人知的是,李书福在2003年前后还投资过商业类媒体,两年烧掉近千万元,后草草收场。事情的缘起很简单,是一位失意的媒体人给他写了一封信,李书福看后颇受感动,立即决定投资。
不过,即便在媒体的“黄金年代”,李书福也不像很多民营企业家那样对媒体记者“有话不敢直说”。2006年初,当时李书福请一群媒体人吃饭,某家“中字头”的证券类女记者请他写一句祝福语“我爱读xXX报”,李书福当即反驳,“我根本就没看过你们报纸,这不是说谎吗?”
即便如今,算得上功成名就的他,依然率性不改,遇到不平之事也敢拍桌子。当然,他早年的“疯人疯语”自然越来越少了人,毕竟是不断修炼与成长的。在收购沃尔沃不久,他就这么表示:“我不是伟人,是草民。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到来吗?”
55岁的李书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今天的成就,可以看作他34年累计的资源、人脉、阅历及经验的必然,也可以视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无论如何,他都会一直探索,一直奋斗下去,他的人生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要“图个吉利”。
责任编辑: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