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社群营销专家,在社群和朋友圈做了个关于“焦虑”的调研,137名参与者中有84.7%的人对当前的环境焦虑。焦虑,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传统人焦虑,可以理解。互联网大咖们同样焦虑,就值得深思。
马云曾说,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突然井喷,他突然感觉大难临头,阿里要完了。
当巨大的流量被微信导流时,马云的预感有道理。微信的商业化,没有按照马云想象的思路走。本来已经放年假,马云马上要求高管紧急回公司。据说一名高管在国外订不了机票,硬是包了一架飞机回来了。
处于互联网链条的顶端,面对新的突变,马云竟然有这样的危机感。他们怎么能不焦虑呢?
据一些与互联网大咖接触较多的人说,现在的平台大咖们都很焦虑。比如,区块链有可能颠覆平台格局,可能让平台的优势荡然无存。
在我看来,目前有两种焦虑:一种是生活在旧时代的焦虑,一种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焦虑。生活在旧时代,想进入新时代,不得其门而入,当然焦虑。如果乐在旧时代,无所谓,焦虑就不存在了。进入了新时代,又害怕随时可能落后。这是对未来不明,对规律不确定的焦虑。这是两种不同的焦虑,解药当然也不同。
前不久,一位成功转型的经销商朋友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他换了新圈子。近几年没少去游学,这是他转型的前提。其次,他把组织架构调整了。组织架构是固化传统的工具,无论多少新东西,都会被传统组织的流程、KPI干掉。而他的组织架构就是“平台+小组织”,这种组织架构有人说是激活了人性,我的观点是解放了人的天性,既激活了存量,又创造了增量。
有存量的转型,解药当然有,关键是逻辑是什么?
一个婴儿,2岁说话就很不错了。但一名成人,10年、20年还学不会外语。中国人学英语,多数人不是如此吗?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因为有存量,有了中文这个交流工具,英语学不会也不妨碍;二是环境,在国内学不会,到国外三个月,英语就呱呱叫。
转型也是如此,一定不能有学外语的心态。只有投身英语环境,才能说好英文。
再说互联网平台大咖们的焦虑。现在的互联网大咖,多半在做平台。都说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但互联网目前却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制造了大中心。BAT目前就是最大的中心化平台。
就互联网的终极格局而言,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大咖,一定是互联网革命的对象。它们要么被新平台替代,要么所有平台被彻底去中心化。而目前的平台格局,只是信息社会的阶段性格局,或者说是过渡阶段的格局。
区块链能否成功,我不知道。但区域链的逻辑是符合去中心化的终极格局的。也许区块链不会成功,但类似区块链逻辑的一定成功。
对于大咖们的焦虑,有一种说法是进入了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Ambiguity,模糊。
VUCA的说法没错,但我觉得最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没有规律。
可以这样说,从互联网时代总结的任何经验,都面临随时被“打脸”的风险。小米就经历过这个过程。
没有规律,就难以布局。10多年前,微软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微软管理层押注于所有技术路线,没押上就收购,但是失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凡有存量,必有焦虑。
解决了第一类焦虑,紧接着就会有第二类焦虑。有可能,焦虑是新文明时期成功者(有存量的人)的普遍特征。越是成功,焦虑越多。
第一类焦虑有解药,那就是换圈子,积极参与,融入新时代,转型成功。
第二类焦虑没有解药,除非发现了信息文明时代的规律,除非未来能够预期,除非能够发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