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波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扩招如火如荼的进行,导致高校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就为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调整资助理念,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准确识别资助资格等都成为工作的难点以及重点。为此,文章对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探究,以便保障资助工作的公平与有效,切实为学生做好服务。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学生 精准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较长时间,相关部门也总结了诸多工作经验,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了巨大变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又出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为了实现资助的公平,需要严格进行学生受资助资格的审查与定位,保障资助的精准性,因此,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请以及学校的需求完善资助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弊端
一是,贫困学生认定效果差,资助工作矛盾冲突十分突出。认定贫困学生需要基于客观、科学、准确的原则,避免资助政策的公平与公正受到影响,使我国资助资源无法的得到合理利用。但是當前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并不能保障经济贫困学生被精准识别,大多数学校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展开资助工作,但是其中规定过于泛泛,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对资助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进行细化,而学校并未展开这一工作。此外,资助范围包括孤儿、烈士子女等,导致资助范围扩大,而且使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更无法准确确定经济困难程度。
二是,过于重视经济资助,忽视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精神引领。家庭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物质方面承受着压力,其精神方面也在面对压力,尤其是就业、摆脱经济困境等思想为其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而学校的资助只能从经济上给予支持,并不会从学生心理上做出指导,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过分依赖学校、社会、他人的帮助。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键点与核心
一方面,资助工作的开展需要先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识别对象信息真实性是保障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学校应对家庭贫困学生信息建立约束机制,如果高校将贫困生上报的资料作为资助对象认定的依据,必须保障其内容全面可靠,其中包括居住地、工资标准、收入来源、工作方式等多项具体信息,学校到想当地相关部门料及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走访学生家庭,切实了解情况,从而保障资助对象认定效果。此外,对于当前贫困生信息多源化的特点,要保障学生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并更多从客观角度反应家庭的贫困情况,学校也可以总结相关信息,构建量化测评模型,以便提升资助对象认定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资助资源配置效益。由于资源配置稀缺导致其效益出现问题,从我国出台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中了解到,国家每年向高校投入资助高达上百亿、上千亿,但是每年受到资助的学生只能得到几千万人,这种投资规模是在任何发展上都无法见到的,但是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学生的资助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资助资源持续内解决学生困难还存在一定难度,这也就表明我国资助资源匮乏,这一客观形势表现出资助资源的效益必然无法达到既定目标,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尽可能将有限的资助资源合理分配给家庭贫困学生,从而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合理分配资助资源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一是,需求评估机制,贫困资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所以学生的供需情况是关键,为了科学把握学生的需求,应根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构建成本测算机制,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经济需要,并根据困难程度调整资源的分配情况,从而保障资助的针对性。二是,构建项目整合机制,国家设定了刚性资助项目,每年通过奖学金的方式资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生活得到了缓解,所以学校应整合校内设置的奖学金项目,按照精准性原则进行资源分配,避免重复性问题。
此外,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不应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要给予重视与关注,很多家庭贫困学生为了摆脱经济困境,通产会选择勤工助学的方式,边打工边完成学业,心理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压力之下,学生的内心会发生变化,必须通过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引领其端正态度,努力奋斗。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物质资源,开展活动、休闲娱乐项目让家庭贫困学生的精神可以得到放松,并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促进家庭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其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同学的关爱,能够自信、积极、向上的投入到生活中、学习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在开展精准资助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与学校实际情况构建资助模式体系,保障资助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精准性,从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益以及效果,让学生在新的发展时期感受到国家、学校的爱护,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君莉.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7,23(10):67-70.
[2]李丽鹏,卞都成.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准化资助有效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8,30(9):77-79.
[3]姚敦泽.精准扶贫价值观传播下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研究——评《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理论与实践(1997—2016)》[J].新闻爱好者,2018,1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