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新时代中国最大轮胎产业集群扫描
——探秘广饶轮胎基地的崛起发展与转型升级(上)
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山东东营市广饶地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年产轮胎近2亿条,年轮胎产值1 150亿元,出口20亿美元的大型轮胎产业集群,产量占到全国的1/4。本文介绍了当前广饶地区各主要轮胎企业的分布、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历程。分析了广饶地区能够发展成世界最大的轮胎集群的原因,并对广饶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轮胎产业;集群;发展;动向
全国最大轮胎产业集群、山东鲁北地区东营市的广饶,地处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南端的广阔富饶地带。历史悠久,千年古县,兵圣故里,人杰地灵。土地1 100 km2,人口50万。2007年即被评为全国百强县(第59位),是以橡胶发家致富的典型城镇。尤其是在21世纪初叶的黄金10年,抓住时机,全县动员,大上全国紧缺的子午线轮胎,执意发展轮胎产业,一举又很快成为中国最大、世界少见的轮胎之都。2017年进一步转型升级,实行产业重组,开辟新时代轮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方圆不过几十公里的广饶,现今拥有49家轮胎企业,产能1.5亿条。其中,子午胎生产量为1.33亿条,占山东省的1/2,全国的1/4。2015年全县轮胎工业产值1 154亿元,占全县收入的一半;轮胎出口24亿美元,占全县83.1%,全省33.3%。有全国著名商标7个,全省著名商标16个,山东名牌18个,23家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232个。在国内轮胎行业10强中占有3席,世界轮胎75强已有7家在广饶。现在广饶已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国内民营轮胎工业的大本营,全国出口轮胎质量的主要示范区,国家在广饶专门设立了轮胎质量检测中心,堪称名副其实的中国轮胎之都。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和山东省政府还会同东营市广饶县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展,使轮胎之都的影响力更进一步扩大,向全球各地辐射。2016年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展出面积超4.2万m2,参展商达到665家,其中轮胎企业参展290家。有120家为境外企业,其中40家为世界知名的米其林、固特异等轮胎跨国企业集团。 全球500强企业14家前往参展。世界轮胎75强中有35家,世界10强中有6家前来助阵。专业参观人数过6万人次,境外专程前来的超3 000人次,打造了国际轮胎交易的新平台。同期,由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委会举办的橡胶轮胎技术创新论坛,更搭建了产业交流合作的舞台。
(1)广饶轮胎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先由胶管和农用轮胎的小作坊做起,从户户办厂到乡镇企业。到90年代,实行厂厂联合、成立公司,继而进入经济开发区。而后,于2000年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大规模发展汽车的子午线轮胎,最终形成了多个庞大的现代轮胎企业群体。它们主要集中在大王镇和稻庄镇两个地段,形成农田里的工业区,乡村中的城市圈。被称之为“中国轮胎第一村”,“全国最大轮胎镇”,戏称山东民营轮胎窝。
在大王镇这个不足15万人口、122 km2的窄小地域里,到2016年就有6个经济开发区,共2 300多家大小工业企业,形成了轮胎、化工热电、汽车配件、建筑材料和造纸印刷等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其中工业占81%,成立了山东大王集团。区内集聚有20多家年产量上百万条到千万条轮胎的企业,如恒丰橡塑、金宇轮胎、永丰轮胎、宏盛(华盛)橡胶、永威橡胶和中一橡胶等一大批轮胎规模达1 000万条以上的企业集团,已成为广饶经济的主要支柱、纳税大户和出口创汇主要来源,占到广饶全县轮胎产业的一半以上,业内人士均称:全国轮胎看山东,山东轮胎看东营,东营轮胎看广饶,广饶轮胎看大王,大王轮胎遍全球。
(2)在1980~2000年中,大王镇镇委书记、著名农民企业家李培义(广饶县委副书记)对发展轮胎事业,带领全镇农民由农业联产承包转移为乡镇办厂,各户联产,组建公司集团到建立现代工业经济开发区,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他提出了土地向农场、企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的“三集中”发展战略。全镇“实行”三个围绕“,即围饶车子发展轮胎业,围绕孩子发展教育业,围绕房子发展房地产业。实现”三个转化“,使农业产业化、企业国际化、农村城市化。是他慧眼识出,”轮胎是产值高、利润大、投资少、见效快”,最有利于在大王镇使农村解困脱贫、发家致富的产业。因而,提出要竭尽一切力量大建经济开发区,大组企业集团,大上子午胎项目和大力发展新型轮胎产业,这才有了今日全国“轮胎第一村”的大王镇。他有一句名言:一个不善于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善于创新的企业注定要失败。
稻庄镇是广饶最早出现橡胶工业、橡胶厂最为集中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兴办农业机械化和80年代初期大办农村乡镇集体工业的浪潮下,就开始出现一批农村的橡胶作坊。当时主要是生产一些农用橡胶制品,以胶管、橡胶杂件为主,后来又发展到再生胶、农用轮胎等产品,数量不下30~50家。职工从不足10人到 50人不等,绝大多数为当地农民和乡镇干部。他们从农忙务农、农闲从工到亦农亦工,进而成为乡集体企业的主人。“橡胶”成为稻庄镇农家增加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3)80~90年代,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之后,又把在农业中的经验转用到工业上来,增加生产运输带和汽车轮胎,工厂的规模日益发展扩大。1987年,当过公社生产大队长的农民企业家宋文广等人开始组织企业联合,成立了全县第一家橡胶联合体,后为成为兴源轮胎集团的创始人。西水村的东源橡胶厂(生产农用轮胎)厂长、镇委书记宋继明等更进而成立西水集团,创办西水工业区。将分散的个体经济、个体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规模化大发展, 先后有17家企业进入,实行热电联产,企业越办越大,由弱到强。
稻庄镇轮胎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实行了“三步走”的办法。就是农家户户办厂,厂厂联合成公司,公司与公司再联合组建集团,最终形成在园区内发展轮胎企业集群的一种生产模式。他们一下划出了3 km2的农田土地供作建设西水工业区,利用“群众凑钱,能人办厂,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建立大集团企业。组建了11个股份制的轮胎厂,办起了14个村企合一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有兴源轮胎、盛泰轮胎、西水橡胶、永一橡胶等一批轮胎企业集团,成为广饶的又一轮胎村。
(4)在大王和稻庄两镇快速发展子午胎和大建轮胎经济开发区之后不久,在广饶县又兴起了广饶经济开发区(省级)。很快有3家轮胎企业入驻,最大的是德瑞宝轮胎,另外还有恒宇橡胶等,形成第三个新的轮胎园区。此外,同属东营市管辖的垦利县,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即有集体制永固橡胶厂生产轮胎,年产7万条,这比稻庄镇企业要大。1988年由万达橡胶集团成立3个工业园区,内有万达宝通轮胎集团。它作为东营的轮胎支柱产业,南北互应,共同发展,合计全东营市橡胶企业达到了109家之多。广饶及其周边轮胎和相关企业的分布情况详见图1。
图1 广饶及其周边地区轮胎产业分布状况
现在,广饶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同时它们还利用轮胎工业等的积累,发展形成为轮胎和橡胶工业上下游的多元化产业链。例如,化纤帘布、钢帘线、炭黑、橡胶助剂和橡胶机械厂等一批关连企业,其生产能力已达化纤帘布8万t,钢帘线36万t,胎圈钢丝9万t,炭黑26万t,橡胶助剂5 000 t,硫化机120台,轮胎硫化胶囊90万条。
现今,广饶也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有刹车片、车轮、齿轮、轴承等,行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其中车轮生产能力达到2 550万套,已成全国龙头老大。全县形成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配套企业200多家,年产规模有600万套。东营市成为全国合成橡胶的主要生产基地,年产能力达50万t以上。
目前,在广饶的三大经济开发区已有41家轮胎企业,其中大王镇为21家,稻庄镇 (西水)17家,广饶镇 3家。2015年,恒丰橡塑(13.44亿美元,21位)、兴源轮胎(12.85亿美元,22位)、赛轮金宇(12.58亿美元,23位)、盛泰轮胎(8.23美亿,30位)、永泰轮胎(7.560亿美元,32位)、中一橡胶(4.50亿美元,45位)、永盛橡胶(3.70亿美元,52位)等7家被列入世界轮胎75强之内。另外,还有至少4家年销售额在1.5亿美元以上的轮胎企业未参与排榜,如宏盛轮胎、恒宇橡胶、奥戈瑞轮胎、西水橡胶、德瑞宝轮胎等。如果包括上述这些企业,实际应入榜的当在10家以上。
不仅如此,事实上现在以广饶为中心,辐射周围方圆50 km范围内的轮胎企业已形成了一个广饶的轮胎圈。除了东营市的垦利外,还有潍坊市在寿光的一大批轮胎企业,其数量也已远超10家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的企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均已不逊于广饶,可称是又一个轮胎镇、轮胎乡。如潍坊跃龙轮胎(6.43亿美元,38位),山东银宝轮胎(3.81亿美元,51位),还有未参与排榜的昊化轮胎、顺福昌橡塑,至少应在4家之上。
广饶轮胎圈内的企业,现绝大部分已发展为综合性的多元化和外向型的集团,山东轮胎产业的骨干和轮胎出口的主力军,也是全国民营轮胎企业火爆腾飞亮丽发展的缩影。
2.1.1 稻庄镇
(1)西北橡胶集团(稻庄镇西水工业区)
西水橡胶集团是在2001年从镇政府领导宋继明(原东源橡胶厂厂长)设立西水工业区时最早开办的政企合一的企业集团,总部设在镇政府内。初始资产为4亿元,注册资本0.5亿元,员工3 000人,年产农用轮胎500万条,汽车轮胎100万条。2003年产值提升至10亿元,建立580万t的热电站,而后在园内逐渐形成23家企业,集团占地扩至3 km2。内有兴源轮胎、盛泰轮胎、华常骨架材料(钢帘线 5万t、锦轮帘布0.6万t)、贝斯特炭黑(5万t)和永一橡胶(全国最大胶囊生产厂)5大子公司集团。
集团前身为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稻庄镇西水橡胶厂,职工10余人,主要产品为胶管。1987年在广饶县成立第一家橡胶联合体,实行集中生产,扩大规模,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在宋继明带领下移地进入西水工业区,主要生产农业轮胎,随后,其他众多橡胶厂相继迁入联合扩大发展。现集团总资产已达60亿元,培育出兴源轮胎、盛泰轮胎、奥戈瑞轮胎等一大批分出独立的大型轮胎企业集团。
它们的主要做法是,以行政动员和物质引导的手段,实行集中在开发区生产的发展战略。采取群众凑钱,能人办厂,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方式,兴办股份制的企业,形成村企合一的模式。很快发展到11家现代的轮胎企业,进而发展到轮胎上下游企业的集群。
(2)兴源轮胎集团(稻庄镇西水工业区)
兴源轮胎为我国最大的民营轮胎企业之一,1994年建于广饶县稻庄镇的西水工业区。2003年开始组建集团,总资产58亿元,员工5 000人(技术人员680人),注册资本1.2亿元,法人代表宋文广(董事长)占股90%。是以轮胎为主业,集热电联产、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国际贸易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大型企业集团。共拥有兴源轮胎、兴源橡胶、兴达轮胎、广大轮胎、宏宇轮胎、兴源国际贸易、兴源新型建材、兴源新型墙体、西水集团热电、欧美雅化工10个子公司,1家三星级宾馆,共计16个企业。
2015年轮胎销售额82.26亿元,位居我国轮胎行业第6位,世界轮胎企业排名第22位(12.85亿美元)。轮胎生产能力:全钢胎880万条,半钢胎1 500万条,全钢工程胎20万条(其中巨胎2万条),斜交工程胎20万条,热电产汽量300万t/年。产品有100多家网点,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地区。其技术来源于桦林橡胶厂引进吸收意大利倍耐力及自行消化研究的成果。骨干企业的兴源轮胎在工业区占地42万m2,2002年始建全钢胎120万条,分三期建成,2005年又建年产40万条的工程胎,2016年轮胎营业额为66.3亿元,到2017年已形成载重胎年880万条的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载重胎厂之一。
兴源轮胎的前身为1984年由宋文广等5个当地知青开办的稻庄镇橡胶工厂,主要生产胶管,1987年增设胶布加工厂,1994年同橡胶四厂、西水胶管厂联合成立兴源橡胶公司,1995年生产农用轮胎,2002年又同台联橡胶强强联合成立兴源轮胎。这位泥瓦匠出身、做过公社生产队长的农民,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从农业联产承包到发展工业走向联合扩大,在宋氏家族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带动了该镇其他等农民纷纷转向大办橡胶厂和轮胎厂,成为广饶最早发展起来的橡胶镇,并很快又继续扩展到邻近的大王镇。
宋文广从多年干农业、办工业的实践中悟出;工业同农业是完全不同的,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老旧习惯势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抓企业精神,要有企业文化, 用精神力量推动物质基础的发展前进。为此,一建立集团就提出了兴源轮胎的发展战略是“追求卓越,承载美丽前程”,全力打造轮胎行业知名品牌。把“诚信企业,造福社会” 视为企业理念,实行四大发展战略:①科技兴业;②人才兴企;③结构调整;④持续发展。并且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企业规模,提管理水平;搞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突破。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控制成本增效为重点,以练好内功管理为基点,以树立市场品牌为突破的管理方针。建成作业生产现场层层分解,量化到人,完善监督制约的生产体系。
他狠抓经营管理,重视人才,重视市场。提出:抓企业管理,保产品质量,创世界品牌;抓市场信息,保技术开发,抢市场份额;抓经济战略,保资本运营,争最大利润。认为“产多少在于销多少在于质,质好坏在于管,管好坏在于人”,确立起以“市场是根,质量是本,服务是魂”、“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的办企业理念。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以“兴源”、“华鲁”为主,发展国宝、富得利、安耐特、强威、广大、福临和AMERSTONE多种轮胎品牌,面向国内外市场,有1/3要进入国际市场。
为了能快速进入市场,更在技术创新上坚持以永远领先一步的理念为指导,加快新产品开发研究,加快新技术、新成果与实际生产力的转换。关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实现科技兴企,品牌兴业。立足高层次,着眼高品位,追求高水平,创造高效益,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内外资结合型的高效产业链。
他还格外重视企业文化,要以诚信立业,造福社会,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新求实,拼博进取”。由于特别爱才、惜才、引才、用才,靠事业吸引人,靠机制激发人,靠情怀感召人,靠文化凝聚人,靠教育提升人的一系列以人为本发展企业的战略,终于取得事业的成功。从默默无闻的一家乡镇小企业,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2017年同盛泰并购成功之后,产能将放大80%~100%,已成为广饶地区最大轮胎企业。
(3)盛泰轮胎集团 (稻庄镇西水工业区)
盛泰轮胎集团是又一家几乎同兴源轮胎规模相当的座落于有“中国轮胎第一村”之称的广饶稻庄镇西水工业园的民营轮胎企业。2015年轮胎销售额52.72亿元,国内轮胎行业第11名,世界轮胎75强第30位(8.23亿美元)。年产全钢胎300万条,半钢胎1 600万条,车轮200万套,员工4 000人(技术人员560人),资产40亿元,总产值已过100亿元,董事长宋世德占股51%。
1992年,当地知青农民宋世德联合周边20户农家,集资30万元,以自愿入股的形式,在西水磨村办起了首家股份制企业,主要是生产胶管和橡胶杂件。同期,宋世德还在稻庄镇上开办橡胶化工公司,经营贸易业务。2002年联合在西水工业区首先开建轮胎企业,占地80万m2,投资8.2亿元,内有全钢和半钢子午胎和车轮,成立盛泰轮胎集团。宋世德为董事长,采用盛泰、3A品牌,以轮胎为主多元化发展。副品牌有奥特利、亚通、亚泰、欧美佳、三佳等,旋即得到迅速扩大。通过并购联合,很快成为拥有华泰橡胶、德通车轮、青岛国际贸易、青州盛泰房地产、盛泰胎圈钢丝、胜华内胎、盛凯橡塑等7个子公司的上下游一体化、综合发展的大企业。2011年,同美国ARC Aerospace工业在美设立国际ACR盛泰,经营飞机配件业务,同时回收航空再生资源。同年,还与兴达钢帘线企业合资建设年产20万t钢帘线的生产项目,占地53万m2,投资20亿元,2016年建成生产。同期,还同山东影视集团合作,成立山东盛泰影视产业公司,打造国家级影视产业园区。集团以轮胎为主业多元协同发展,争取在“十三五” 内达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轮胎经营发展到130个网点,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
盛泰轮胎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上帝;以质量求生存,视双赢为目的”。采取制度完善、责权分明、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以保安全、保质量、增产值、增效益作为工作重点,使企业越办越好,越办越活,进入大企业行列。它主要得益于在先期利用能人传授技术,大上子午胎和车轮等汽车零部件生产,抓住机遇,开创了历史新篇章。在多元化、综合化道路上努力扩大,不断前进,在短短不到10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跨国性的国际化集团。几年来,由于以副夺主,过度膨胀,涉及面广,已负债过重。因为主业轮胎生产经营不力,2017年进入到无力付息的地步。最终在政府引导下,同兴源轮胎集团并购重组,实现强强联合。
(4)奥戈瑞轮胎集团 (稻庄镇西水工业区)
奥戈瑞轮胎建于2006年,现轮胎生产能力2 200万条,其中全钢胎200万条,半钢胎2 000万条。2015年轮胎销售额为30亿元,国内轮胎行业排名第23名,未参与世界轮胎排名。它是最早“走出去”的轮胎企业之一,2013年在印尼投资27亿元。合资新建的轮胎厂年产1 000万条轮胎(全钢胎200万条,半钢胎800万条),已2016年内正式投产。2016年由于出口受阻,销售额一下降至6.7亿元,转同大海集团合作,由其收购车轮和注资轮胎业务。
另外,永一橡胶已是全国最大的轮胎硫化胶囊生产基地,员工400人,年产胶囊90万条。它还在老挝拥有30万亩的工业橡胶园。此外,工业区内还有屹伟、金星、华泰、正兴、同兴、金源、万通、昆仑、黄海、佳通、宏泰等10余家中小轮胎企业。
2.1.2 大王镇
(1)大王集团 (大王镇大王经济开发区)
在大王镇轮胎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镇委书记李培义功不可没。是他首先倡导建立经济开发区,带头把80年代自办的乡镇小企业推进开发区,推行企业联产设立大王集团,力主实施规模发展。2000年开发新产品,上子午线轮胎,把企业一步步做大,成立了大王集团。
他提出了三个集中,三个围绕,三个转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大王镇一下建设成了6个经济开发区,其中轮胎经济开发区除恒丰橡塑之外,又吸引了20余家橡胶厂入驻,纷纷扩产开发子午线轮胎,很快形成了象恒丰橡塑、金宇轮胎、永泰轮胎、宏盛橡胶 、永盛橡胶、中一橡胶与一批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开发区的骨干力量。
他还大力向轮胎上下游发展,大办轮胎用原材料的配套,大力生产扩充汽车零部件,如轮毂、刹车片的企业,形成完整的汽车配套体系。特别是以巨资引入造纸设备技术,建成年产200万t的全国最大、世界第一的新闻纸厂华泰集团,同时配套发展印刷业务,使大王镇形成轮胎为主多元化结合发展的园区。2014年全镇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已超过280亿元,堪称中国工业第一镇,共有6个开发区。
(6)恒丰橡塑集团 (大王镇大王经济开发区)
恒丰橡塑地处全国民营轮胎生产镇的广饶大王镇轮胎经济开发区,系以轮胎为主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2015年轮胎销售额86.02亿元(含昌丰和永丰在内),全国轮胎企业排名第4,世界轮胎第21位(13.44亿美元)。轮胎年产能力为全钢胎600万条,半钢胎2 400万条。另有工程、农业和摩托车胎,合计在4 000万条以上,轮胎出口居山东之首。此外,还有胶管(300万m)、纺织品等的生产,自备热电厂和机械厂。轮胎等有6个工厂,其中5个在东营,1个在临沂。2015年又收购在该镇的沃森轮胎橡胶(建于2007年,注册资本2.19亿元,员工2 300人,隶属山东华侨集团)扩大实力。
集团在开发区占地200万m2,企业总资产755亿元,注册资本2.2亿元,员工1万人,法人代表李圣法(董事长)占股51%。产品品牌有双丰、昌丰、恒进、海福莱、欧威森、凯驰蓝德等,为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出口型集团化企业,1/3以上产品外销,面对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获得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免税、满意的AAA级企业,李圣法被誉为企业的经营能人、农民企业家。
恒丰橡塑的前身为李圣法创办的广饶县大王第一橡胶厂,为几十人的村办集体小厂,只生产胶管。到1995年创办集团时,也只有3.5亿资产,占地20万m,员工1 800人。2003年胶管生产扩至300万m,开始制造斜交轮胎,接着又上30万条全钢胎,已经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大发展。2016年以近9亿元收购了破产拍卖的德瑞宝,又使轮胎产能倍增,晋升为广饶地区最大领军企业,一举跃上全国轮胎行业生产前列,2016年轮胎销售额为89.68亿元。2017年又租进涌金轮胎扩充业务,其中以昌丰轮胎名义的出口额已列东营第一位。
李氏家族还有一套成功办企业的哲理,格外提倡企业的文化。提出“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团结、拼搏、务实、高效的发展理念。办企业的方针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业者共同参与,共谋发展。特别是在用人的原则上,能上能下,德才并重,用其所长,讲究稳妥务实、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制订了多种准则规范员工,例如,行为工作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制度准则是绩效考核,论功行赏,有功必赏,奖勤罚懒。对外服务作到为专业品质、真诚服务、追求高效、实现共赢。恒丰橡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套办企业的理念方针和准则,才使其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Ris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largest tire industry cluster of China in new age-Guangrao Tire Base(1)
Yu Qingxi
(Original Ministry of Chemical Industry Rubber Division, Beijing 100013)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development of Guangrao region, a large-scale tire industry cluster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nearly 200 million tires worth 115 billion yuan and an export volume of 2 billion dollars has formed, accounting for 1/4 of the national total tire outpu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major tire companies in Guangrao reg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Guangrao Region develop into the largest tire cluster in the world and forecast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ire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trend
F270
1009-797X(2018)01-0025-06
B DOⅠ:10.13520/j.cnki.rpte.2018.01.005
编者按 :2017年,我国已正式进入轮胎产业新发展的新时代。世人公认,子午线轮胎属于高技术产品。在20世纪末期之前,全国只有少数几家国企依靠引进技术设备生产,要求人员高素质。设备高精度,工艺高科学,操作高严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高端轮胎产品,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县——广饶,由几个农民带头,在21世纪初叶的几年时间内,以无畏大干轮胎的创业精神,竟然创造了产业奇迹。一个不到50万人口的县城,一时间建起了49家轮子午线轮胎厂,产品一半出口到亚美欧世界各地,形成全国最大、世界罕见的轮胎集群基地。有7家企业进入世界轮胎75强。全国10大轮胎企业有其3。国家生产的六亿条轮胎。有1.5亿条即1/4来自广饶。
这种突发巨变,长期令国内外业界十分震惊,不少人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橡胶行业的老领导于清溪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不甘迷惑,近年带着问题从多方进行调查研究,以其对橡胶工业历史有独特研究的经验。从中发现了广饶一代人执着橡胶事业,依靠干橡胶、上轮胎脱贫解困、发家致富的从普通农民一跃而成为轮胎企业家的详细发展过程。他为此系统总结出10条崛起的奥秘和6条必须注意的经验教训,丰富了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历史。2016年,尽管遭遇出口受阻下滑,2017年又出现环保督察使不少企业被勒令停产整顿。但东营市及时以资金和政策扶植,优胜劣汰,产业重组,偿还环保安全生产欠帐,很快又恢复生机。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新时代的轮胎工业企业家如何从中吸取经验,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走出阴霾,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当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于清溪(1930-),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橡胶技术和长期负责行业管理工作,发表著作及论文多篇。
2017-09-25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