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富勇 李志刚 关昌慧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纷纷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在疾控领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明确指出“在卫生部综合卫生信息化平台框架下,以医院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区域数据分中心建设管理为核心,推进疾控与医院、社区和外部机构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充分利用外部信息资源,避免低层次重复开发”。大连市也对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做了相关探讨,推进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开展。
资金不足制约了信息化建设。当前,疾控机构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于针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拨款相对不足,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正常推进。不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疾控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也无从谈起。
市疾控内部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封闭、交互性不足。信息数据没有达到最基本的共享与交换,连续性和协调性差。市疾控中心有50多套单类疫情垂直报送系统,20多套业务直报系统,这些系统间不能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中心系统与外部的系统信息交互和共享也相对落后。一些医院的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疾病检测数据自动上报的功能,但这些记录无法自动上报到疾控信息系统。同时与医院、民政、公安、幼儿园、学校等计划防疫等系统也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极大的影响了疾控业务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各门类各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关联作用,信息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但又相对必要。目前来看,疾控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很低。同时,现有的相关业务系统在智能预警与疫情实时监控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和地方有机组成的全国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实现数据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数据的利用和共享;实现公共卫生信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系统建设目标;规范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大连市疾控机构要建设上连国家各直报系统,下通全市各卫生机构和各主题数据库的疫情防控专用系统,实现传染病、慢病、精神病等疾病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报告,系统能实时从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取疾病个案信息,智能分析出区域群体疫情信息,实现与医疗机构联网,完善传染病的上报流程,提高上报效率和质量。同时建立疾控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筹备资金,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
资源共享是信息网络应用的目的,而统一的标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条件。促进基础数据的规范管理,才能实现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只有使疾控信息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即统一标准,才能实现疾控数据在系统内及系统间的有效交换和广泛共享。大连市卫生行业建立数据标准化体系,包括各应用系统和全市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数据结构标准、数据分类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数据库标准;建立各个应用系统数据共享目录与交换体系;同时完善业务术语、各类数据集和统一接口标准。疾控机构的信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这一标准、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是疾控体系业务应用的运行中心、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实现疾控系统和外部医疗机构等系统间互联互通和数据的信息共享;实现不同层级的疾控机构系统之间协同工作,做到数据及时、完整、准确获取和共享。包括如下几层:
应用系统层是疾控机构各业务系统的运行中心。集成各个建设好的疾控业务子系统。包括:实验室检测系统、预防性体检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公共卫生舆论舆情检测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传染病管理系统、职业病管理系统、结核病防治系统、精神病防治系统等子系统。
数据资源层的构建要根据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卫生计生数据标准规范)。要按照相关标准转化、整合疾控各应用系统的应用数据库,以统一的标准规范提供数据资源信息。是和全市的各个主题数据库数据同步、共享的基础。
数据接入层是疾控平台与外部系统、平台之间的桥梁。该层的构建要符合全市统一的接口标准。该层对外提供用于各类数据资源同步、共享的接口服务,提供给外部系统、平台,对内要与数据资源层进行相关业务数据转换、交互。
在各业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优化。针对收集到的各类监测数据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整理、加工、存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做到处理效率高;要进一步挖掘相关信息资源,提高疾控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率;同时进一步应用智能技术,对比较成熟的预测、预警模型要采纳并应用到系统中来,进一步加强疾控系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疾控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经费投入大,人才队伍强,需要长期的努力,逐步实现的目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勇于担当,加快大连市疾控领域信息化建设进程,开发利用疾控信息资源,真正发挥好疾控信息化的优势,提高疾控机构竞争实力,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有才.“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研读[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02):13-16.
[2]丁宏斌,郭岩,张烨等.公共卫生信息化与系统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20-23.
[3]严治玲.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与展望 [J].医学信息学,2008,21(07):1032.
[4]周晓军,肖年,李雪梅等.妇幼卫生信息标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0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