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12-25 10:43:02张崇强
数码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张崇强

引言: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相当的复杂的,想要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就必须认真的对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来获得效益。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奇迹,同时这多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是一种挑战,所以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筑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 建筑工程监管力度不足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并进行着高速的发展,而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各方面引导,从而发展了起来。但是我国在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规范或者规章制度,而是对施工管理进行大范围的或者笼统的规定,这就到时再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企业会投机取巧,有些企业还对工程中的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少,一次来减少施工中人员方面的开销,这就造成在施工中对于施工工程的管理缺少健全相关机构,这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在建筑行业上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1.2 人为因素以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在施工中人是最为关键的主体,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的提高也可相应的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由于多数的施工人员没有经历过标准的培训,对施工岗位上的一些操作不是完全的了解,施工人员也就不太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施工中的流程,这回严重的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而与之相对的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对的低下,很多人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可以满足工程需要,从主观上并不支持和配合。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排斥相对现今的管理模式。这导致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使用传统的模式来对工程进行控制。从思想上没有接受新时达的管理理念,总认为学习新的模式也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2 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意识

建立一支高效的工程管理队伍,明确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同时,对项目经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定项目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另外,为提高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应该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采用现代知识普及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相关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现代项目管理知识和计算机使用知识,以此来作为工作评估的标准,实现办公自动化,工作标准化和管理现代化。

2.2 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以及设备的应用性能

在项目建设开始之前,施工企业应该把施工人员培训放在首位,为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有基本了解,施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并对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制约,以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其次,施工企业应鼓励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最后,施工企业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教育,让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充分考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以此来实现施工质量的改进。在施工机械设备启动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对设备性能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并对设备部件进行调整,以保证在使用时可以提高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从而减少工程建设中的错误,以此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

2.3 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企业需要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只有抓住企业的工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赢得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健康持久的发展。企业要以长远利益为发展目标,顺应时代潮流,把技术创新作为施工企业的首要任务。加大创新投入,增强技术创新意识,营造技术创新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将国际创新科技引进来。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技术改造项目,加强过去重大技术问题的建设。以此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解决新技术的难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个建筑工程中不仅是工作量相对庞大,管理难度高,也与我国的经济水平、民生情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建立起工程的管理机构,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严格的琐事安全管理的措施,才能实现建筑市场健康、规范的发展,最终保证社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