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崇顺 凌雪丽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重要衡量指标,它是指计算机网络在标准配置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其通信功能。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体现其可靠性的重要支撑。可靠性能够对计算机网络在某一时间段中的问题处理能力进行真实的反映,它能够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客观评价。随着计算机网络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其可靠性的优化手段及其评价指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实现了紧密的结合,进而使不同地理空间的计算机能够相互连接。
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其一是硬件设备性能的影响;其二是网络管理不科学所产生的影响;其三是网络自身拓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硬件设备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输交换设备与用户终端这两个方面,传输交换设备会对网络运行中的布线产生影响,如果传输交换设备的性能不佳,必然引发布线系统故障,并且这类故障的隐蔽性较高,难以被及时发现,进而给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带来影响。而用户终端的不稳定,同样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交互能力产生影响,进而降低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不科学是指用户在对计算机进行使用时,没有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进而造成网络发生操作不当、计算机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事件,从而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网络自身的拓扑结构同样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其拓扑结构中的各个节点关系对网络安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其也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中,主要是根据国际标准来对网络体系进行科学的选择,网络体系应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其不仅能够实现不同系统的相互连接,还具备良好的异种设备兼容性。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中,网络拓扑结构还应具备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特点。为了使计算机网络能够对多种协议予以支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还要使计算机网络具备较高的容错能力与冗余能力,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系统服务质量协议的制定,来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使计算机系统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引发故障,进而使交换设备与用户终端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容错能力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通过设置两个网络中心,即冗余网络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以主干并行为原则,使计算机服务器和用户终端均与相应的电脑网络中心相连接,并通过多链路方式来进行通信,能够使计算机网络在某一范围中的容错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进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双冗余结构设计能够极大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这也是保障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谓双冗余结构设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一个备用的计算机网络,当主网络发生故障时,备用网络则对主网络进行自动替换,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不会受到故障的影响。通过双冗余结构设计,能够使计算机网络在容错性上得到有效弥补,并且双冗余结构还能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信息进行快速获取,并通过互补作用有效避免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发生中断或丢失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
近些年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使模块化设计成为确保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一大重要设计理念,通过网络模块的多层次设计,能够使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大幅提升,同时多节点模式也使网络的容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此外,采用网络模块多层次设计还能帮助计算机系统对故障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从而有效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
[1]蒋帆,刘华梅.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有利措施探讨[J]. 科技展望,2014(20):1-2.
[2]蔡贵荣.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0):21-23.
[3]段兴林.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