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的世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在海量数据中排除“数据垃圾”,找到所需,提取出合理的信息,大数据技术应用而生。在我们体会到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数据的隐私保护并没有与其同步发展,凸显出很多社会问题。高校学生作为知识分子中较活跃的一个群体,使用手机、电脑进行网络查询、学习、购物和交流十分频繁,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网络环境的隐私保护,容易引发很多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学生作为网络环境的活跃群体,使用手机、电脑进行网络查询、学习、购物和交流十分频繁。大数据给高校学生和管理者带来很多的便利,如教务系统管理、校园视频监控、学生活动管理、图书馆资源管理、校园一卡通等方面,但在便利的背后隐藏着高校学生隐私泄露的危险。如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和生活轨迹、兴趣习惯等信息如果被非法截取,商家或不法分子就会利用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甚至诈骗。近期网上爆出多所高校隐私遭泄露、大学校方监控学生上网记录、大学校园监控学生宿舍等事件,给我们提出了警醒,高校学生的隐私权已然受到威胁。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隐私保护问题在国外研究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约翰逊(Johnson,2014)从伦理道德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潜在优势及其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社会挑战。特雷纳(Trainor,2015)从法律措施方面,探讨了通过《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FERPA)、《保护学生权利修正案》(PPRA)等法令建立保护学生数据的法律框架。普林斯洛和斯莱德(Prinsloo & Slade, 2015)从学生隐私自我管理方面,探讨了与知情同意权相关的问题并认为学生在隐私自我管理上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我国,大数据隐私保护的话题研究起步较晚,201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大数据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和《大数据白皮书》,其中提到了隐私保护的风险。一些专家学者也从法律层面、道德方面、政府管理层面做了起步研究。在高校教育领域,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做了分析比较,王正青(2016)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美国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治理体系以及对我国学生隐私保护的启示。周孟等学者(2016)就隐私安全基本需求、隐私等级设置、隐私安全风险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时代下教育隐私保护进行了讨论。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权与隐私权虽然有交叉,但并不是一一对应。隐私就是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以以下几种形态存在:
1.高校学生个人数据信息
高校学生个人数据,是指与该学生相关的任何信息:姓名、性别、电话号码、电子邮箱、银行账号、QQ号、微信号等。这些数据如果独立出现时并不代表什么,但把这些数据汇集在一起,通过某些内在的联系就会形成有效信息,其中就会有很多隐私信息。高校的管理者收集学生相关资料,并将其汇总、分类、筛选、公示等操作学生的隐私资料可能就暴露出来,如高校困难学生资助认定、奖学金评定、优秀干部评定等资料的公示。
2.高校学生个人活动痕迹留存
高校学生的个人活动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知识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登陆学校数字图书馆查阅资料;畅游在各类学习网站互动学习;访问教学管理平台选课评教;使用“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类似的APP进行上课签到、头脑风暴、作业练习进行学习。但是每次学习之后都会留下学习痕迹,这些信息都会被相关网站和浏览器所记录。
(2)社会交往、购物方面: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交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使用微信、QQ、飞信等即时通信软件与校内外各类人群交流;访问各类论坛、好友空间、小咖秀、抖音等娱乐网站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使用淘宝、京东、唯品会等购物网站购买生活所需。与此同时,个人的基本信息、住址、定位、购买物品甚至比较隐私的图片都有泄露的可能。
(3)高校管理者涉及的学生隐私
高校管理者为了给学生创造安全便捷的环境使用了高科技的数字设备。大多数高校使用了校园全监控系统,随时可以发现安全隐患;校园一卡通可以方便学生在校期间的购物、出入宿舍、食堂打饭、打水、洗衣等方面;校园网站也经常公布奖学金、贫困学生名单、优秀学生干部等公示信息等。这些通过文字或视频记录着学生的生活轨迹、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等隐私的信息存在者被不法分子截取的可能。
高校管理者、各类网站、平台、手机APP在学生使用收集数据时,首先应取得高校学生的同意,明确收集的内容、方式、目的、收集后的数据使用场所、范围及时效。对收集来的数据使用要符合法律规定、最大限度的保护高校学生的隐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学生虽然已是成人,但是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经常在不经意间会透露很多个人隐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育部分,让学生了解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威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同时学校也要加大网络安全监管,不让校园服务器被黑客攻击,不让校园网站被植入木马,以防学生信息泄露。
构建高校学生隐私保护法律屏障,首先要借鉴国内外隐私保护现有立法和典型案例,对高校学生隐私保护立法。对高校学生数据收集、使用、方式、目的、范围等方面做严格的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对违反规定的相关部门、网站及个人作相应的处罚。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问题探究,系统的分析高校学生隐私存在的几种形态,针对每一类的形态给出具体的策略,区别于以往高校单一的暴露问题处理问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保障体系。从而为高校学生隐私保护提供了借鉴和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我国专门针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保护的学者较少,希望更多的学者可以参与到该问题的探究,一同构造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保护屏障。
[1]姚艳.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法制与经济[J],2017
[2]朱金花.论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5
[3]朱琳.浅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网友世界[J],2014
[4]邱康乐.高校校园视频监控环境下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J],2011
[5]李青;李莹莹.大数据时代学习者隐私保护问题及策略.中国远程教育[J],2018
[6]石雪侠.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唯物(现代管理)[J].2017
[7]陈淑文.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研究.法制与社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