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昳芸
班级里转来了个新同学。在办公室笔者就听到了这个名叫李明的转学生在以前学校的“丰功伟绩”,他不学无术,经常旷课逃学,和一群所谓的兄弟出没于网吧,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性格暴躁,一点事情看不顺眼便会大打出手,可谓是声名狼藉,在学校人人都避犹不及。而李明的父亲只知道以暴制暴,一听到老师说李明的不是不由分说抄起家伙就打,加上母亲的一味袒护,李明变本加厉,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和一群社会青年成日厮混,总而言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父母没有办法,只能帮李明从以前的学校办理了转学手续,效仿孟母三迁,希望能远离那些带坏李明的社会青年,让李明重新开始。
笔者走出办公室,在教室门口看到了在门旁站着的李明。和笔者想象中那些社会青年痞痞的形象不一样,高高瘦瘦的李明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头发乌黑,身上也没有那些厚重的重金属,他背着书包安静地站着,头垂得低低的,两手自然低垂,两只眼睛呆呆地望着地,这让笔者心里起了疑惑,这是老师们口中的那个臭名远扬的转学生吗?看我走过来,李明很腼腆地说了声老师好,然后跟在我后面进了教室。李明走进教室后,依旧是低着头,只是淡淡地跟大家打了声招呼,便听我的话坐到了最后一排空着的位子上。同学们炸开了锅,交头接耳,欢笑连连,坐在李明前边的男生还回头兴高采烈地跟他打招呼,李明也都淡淡地笑着回应,我心想这个转学生看来也没有老师们说的那么糟糕嘛。李明真的和在以前学校不一样了,虽然还是有点冷冷的不爱说话,但是明显比之前开心了许多,脸上也时常挂着微笑。李明的言行举止很有礼貌,学习起来也很认真,每次作业都能认认真真完成,一开始他还不习惯向老师开口问以前落下的功课,后来慢慢地向老师请教,不仅将之前的知识全部补了回来,还善于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经常和三五个同学在教室后面争得面红耳赤。渐渐地,李明融入了这个集体,男生们会拉着李明一起打篮球,加上李明球艺精湛,经常能听到操场上一片喝彩的声音,在那些友好的击掌和默契的合作中李明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一天傍晚,李明和几个男生一起放学回家,本来有说有笑地相互拍着肩膀,李明在抬头的瞬间突然变了脸色,校门口站着以前学校附近的那些“大哥”,他们一个个打扮得流里流气,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边吸烟边低头交谈。李明下意识地想要躲避,但不巧被其中一个青年抬头看到了,那青年拍了拍同伙,同伙会意之后便朝着李明走来。李明身边的同学见到这群人走来都有些害怕,都急忙想要离开,只见其中一个青年对着李明说:“小子,好久不见啊,这不换了学校就不认识哥几个啦?最近网吧里又见不到你的人,原来到这儿来装乖宝宝了啊。”说着旁边的青年都哈哈大笑。同学都惊恐地看着李明,李明此时低着头死死地咬着嘴唇,眉头紧锁,两手握成拳状,脸憋得通红,在同学们都飞也似的跑掉后李明被那群青年拖走了。
第二天,李明背着书包走进教室,脸上还挂了彩,他缓缓地移回座位,低着头坐下,放下书包后就把自己深深地埋在臂弯里。同学们起初只是静静地望着他走回座位不发一语,待他坐定,同学们就炸开了锅,交头接耳,有窃窃私语的,有大声讨论的,李明就像是没听到一般继续趴着睡觉。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没过几天,在体育课上,和往常不同的是,没有人来拉李明打球了,李明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旁边看球的几个同学指着他议论着什么,于是李明就先离开了。体育课上完后,同学们回到教室,准备开始上课了。此时,一個同学尖叫起来,说是自己的手表不见了,于是大家又炸开了锅,没过一会儿就都看向了趴在桌上的李明。那个同学走过来,质问李明是不是他偷了手表。李明望向他,半天吐出两个字:“不是。”接着下面的同学帮腔,说道:“刚才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不是你还能有谁?”说罢,全班也都在点头附和。李明只说了一句:“我说了不是我。”便拿着书包冲出了教室。
笔者听说后,便急忙拿着包出门寻找李明,找了很久才在一家关闭的面馆门前找到了红着眼眶的李明。李明看到我下意识地想要逃跑,被我拉住坐下。我拿出纸巾让李明擦擦眼睛,说道:“孩子,老师相信不是你干的,同学们误会你了。老师知道,以前你比较叛逆。来到这里以后,你是真心想改好的,成了同学们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帮手。可能是因为看到你和那些不好的人在一块儿,同学们就有些反感,这些你都要理解。相信同学们都看到了你在学校的表现,你要振作,向大家证明李明是个好孩子,是他们的好伙伴。老师相信你,你呢?相不相信自己?相不相信同学们?”李明静静地听着,最后点了点头。我带着李明回家了,向李明的母亲了解了一下情况,我坚定地告诉李明的母亲说:“我相信李明是个好孩子,以后也请你们和我一起努力,让李明快乐成长。”
第二天一早,李明来到学校,昨天那个丢表的同学走向李明,小心翼翼地为误会他的事情道歉,原来手表掉到了桌肚的最里边没有看到,李明听后笑着说没关系。自此之后,李明又回到了开心快乐的状态,起初同学们还不怎么搭理他,但是渐渐地他们看到了李明的进步和开朗,也慢慢地接受了李明,班级又回到了以前其乐融融的状态。就这样,我将一个叛逆的孩子从失望沮丧的边缘拉了回来,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开始,李明就被定义为“坏孩子”,这就让笔者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教育案例。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对于教师而言,所谓差学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育不好学生的老师,绝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首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其次,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尊和信任是最重要的。自尊心理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品质,是个人心理品质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人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自尊意识能使他们增强独立意识,减少依赖程度。然而,自尊心理也是具有两面性的。积极的自尊心能促进人们正确地自我评价;消极的心态则会使评价失真,甚至是面目全非。如何从个体的自尊心理出发来构建积极的群体自尊心理是个较棘手的问题。在群体生活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相互间的信任应该是基础,然而个体总是为追求自身的自尊而践踏了他人的自尊,这些行为往往是怀疑、不明事理就乱下评论的伴随物。学生个体之间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在学校里,当学习的成绩或师长的评价与其自尊需要不相吻合时,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对学校心生厌恶而不爱上学,严重的甚至会离家出走。用一个经常逃课的学生的话讲就是,有人管吃喝,有人管学习,没人管学生的情感世界,可学生不是小孩子,是需要感情的。由此可見学生的情感世界需要得到关怀和尊重。作为班主任,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自尊发展的层次,把自发的自尊变成自为的自尊,把学生自我在个体生活上的自尊融到班集体的荣誉自尊之中,使他们的自尊心内化为自觉为班集体奋斗争光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增加学生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感,帮助学生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自己的内心平衡和心理稳定,更重要的是能使其做到从事实出发,而不是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做出伤害他人自尊的事情。当然,这两方面的前提还在于从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入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掌握批评时的分寸,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对学生逆反心理处理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成长状况。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主体产生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从而引起一种反向的要求和行动的一种心理现象。就群体心理而言,逆反心理是班级教育或外部要求与群体需要不一致而带来的拒绝认同心理活动,其活动方向与外部要求方向大都相反。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控制自已行为的能力;二是要引导学生以宽容和谦让的态度去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三是要鼓励学生学会驾驭自己的情感,优化自己的性格,做一个真正有度量、有骨气、有抱负的人。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尤其是对于那些后进生,只有让他们懂得自爱、自律、自立,让他们有接受教育的愿望和热情,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自我、奋发向上,最终建构起一个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