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官
12月22日,是传统的冬至日,在我国古代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冬至曾经位列一年三大最重要节日之一。它曾经有怎样的辉煌,又是什么原因让它从今天的重大节日序列中消逝?本期,我们为您讲述——
3000年以上的冬至历史
从历史文献角度来看,冬至在我国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就已经显示,当时的殷商居民已经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冬至”的日期,并且每到这一天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对于上古时代的人们来说,冬至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同时过了这一天,就意味着寒冬最冷一段时间的到来,同时气温也开始缓慢地回升。古人据此认为这一天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才会在诗中说“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第一个与古代中国伴生的1000年中,冬至实际相当于每年的年终岁尾,很多时候古人是拿冬至当做每年的新年来过的,冬至也因此得名“亚岁”“小岁”。
冬至是货真价实当过新年节日的。从汉武帝开始,西汉王朝正式确定冬至为一年之首。在这一天,汉朝的皇帝要带领三公九卿等朝廷高官举行盛大的迎岁活动,由此奠定了古代封建王朝在冬至日举行国家大典的传统。上层统治者的这类活动,带动了民间的同类行为,冬至节从此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很重要的辞旧迎新之日。
古人在冬至节都做什么
古代冬至节的活动,朝廷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祭天。这个活动从汉代延续到隋唐时期得到完善,到了明清时期依旧。而民间在冬至节这一天,则继承了从殷商以来的冬至节重要内容之一——祭祀祖先。
而且古人从汉代开始,就把冬至节跟求长寿联系在了一起,在汉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黄帝,就是在冬至日成仙的,因此冬至日也就有了古代老人节的色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节这一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儿媳妇是要送给公公婆婆新的鞋袜的。而从唐代开始,随着面条的普及(那个时候叫汤饼),冬至面也随之出现了,它的意义基本跟现在的长寿面差不多。
当然,古代冬至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守岁。因为古人从汉代以后,一直是把冬至节等同于新年第一天来过的。宋代是历代王朝中对冬至最重视的,那个时候冬至前一天,老百姓是要守岁的。而且那个时候已经非常流行在冬至这一天大吃一顿美餐。现在一提到冬至,媒体往往只是提北方在这一天习惯吃饺子,其实历朝历代的冬至节都有独具特色的节日食品,比如南北朝时期冬至节是流行吃红豆粥的,宋代的冬至节,北方流行的是吃馄饨,这是从唐代遗留下来的规矩。而且在宋代的冬至节,北方是不如南方过得热闹、吃得欢实的。那时候的江南吴地,每到冬至节,所有人家都要准备年节的美食,已经出现了“冬至肉”“冬至鱼”等等关于冬至节庆的食品,冬至前夜,访亲拜友送冬至美食的人充斥于道路,人們会彻夜饮酒作乐,因此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第二天,人们还要彼此走亲访友,这叫做“贺冬日”。
冬至节的消亡过程
冬至节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与春节并肩的传统节日。但是在进入明清时期之后,冬至节的号召力就开始逐步减弱了。虽然明清时期仍旧保留了冬至节的很多传统,比如明清帝王仍旧在冬至日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清朝甚至从冬至日开始放假一个月(封印假),直接与春节连接了起来。但是明清时期的民间冬至节已经不再有狂欢的情形了。
真正对冬至节构成极大冲击的,是清王朝的垮台以及整个古代封建王朝2000年历史的终结。昔日那些主持冬至日国家祭祀的帝王将相们消失了,冬至节就随之失去了国家大典的旧制,这对民间冬至节的延续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从民国时代开启的全面使用公历、推广新年元旦的行动,虽然当时民国政府的本意是用公历的1月1日新年元旦来替代传统的春节新年,但是在这个替代过程中,新年元旦遭到了传统习俗的顽强阻击,最终没有成功。不过,大力推行新年元旦的作法也是有意外收获的——那就是当时的新年元旦虽然没有成功替代春节,却成功地把离新年元旦更近一些的冬至节给替代了。正是从民国时代开始,新年元旦在辞旧迎新的功能上,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冬至节。
传统民俗节日从本质上来说,人们过节物资和时间精力是一定的,如果两个节日功能相近,又从日期上比较接近,那么人们就会很容易把过节的物质和精力都集中在其中一个节日上,这种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进,其中一个节日“吞并”掉另外一个节日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了。历史上的清明合并了寒食是如此,而近代的新年元旦把距离自己只有8天的冬至节合并,也是如此。冬至节的消失,正是时代演进的一个小插曲。
尽管如今的冬至已经不复当年传统三大节庆的声威,但是古代冬至的一些冬至节俗依旧保留了下来,到了冬至这一天,不管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年糕,本质都是人们要在酷寒中顽强保有一丝温暖,并在寒风中坚定地期待春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几千年来,国人对冬至节的情怀,仍旧在坚守。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