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钧
40年多前,我在东北一个县城农机厂生产科做计划员。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省里下达的产品计划逐年紧缩,工厂生产任务不饱满,人浮于事现象日趋严重。
1980年,厂里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车间单独核算,按劳取酬,实施租赁制,直接对外承揽生产加工业务。拥有设备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机械加工、铸造锻压等分厂生产经营红红火火,有些工人苦干一个月能挣来三四倍的工资。而缺少技术的组装维修、磨光喷漆等分厂依然活儿源稀少,致使部分工人下岗。1983年,省里不再下达计划指标,总厂也无法向车间分配任务,我们生产科16个人无所事事,最终全部下岗。
为安置下岗职工,当时国家制订、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职工“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给许多人提供了施展能力的机遇。县总工会还为下崗职工举办烹饪、美发、裁剪、家政等各种培训班,增加再就业技能,参加培训非但不收钱,还免费供应午餐。
以前默默无闻的工人利用自己的所长,成了老板、经理。我们生产科一位同事有服装裁剪技能,她创办一家校服加工厂,没几年,便成了拥资数十万的私营企业家。
当时,我的妻子也在纺织厂下岗,我俩一同参加烹饪培训,学了3个月,可以上灶掌勺,便租了两间门市房,开起小饭店。那时人们对个体私营还存有歧视、偏见,个体户要承受多少世俗冷眼不说,吃的劳苦要远远超乎常人。夏天,4点多钟就要开始准备早点,晚上送走最后一桌顾客常常已是午夜。劳累忙碌的日子苦熬两年多,唯一欣慰的是:收入强于在工厂挣“死工资”。
1987年,我参加了“公文新闻写作”培训班,实习采访中,在省、市报纸、电台发表了六七篇新闻稿,被一个乡政府聘为报道员,后来调到县委宣传部。
如今,当年的农机厂早已解体,但历经体制改革的大浪淘沙,从“分厂”发展而来的分公司,现在已是县里的支柱产业、利税大户。
当年的工友今天都已退休,偶尔聚到一起,谈论起当年下岗、培训、再就业的酸甜苦辣,都深有感慨:如国家不实施改革开放,咱不去担当下岗的阵痛,就没有今天的企业发展,就没有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没有国强民富,和谐幸福的好日子。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