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云章老师,今天由我带领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语文朗读。
和陈云章老师学习语文朗读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您和孩子一起朗读过古诗吗?知道古诗朗诵有什么技巧吗?
今天陈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的第一首古诗——《江南》。
古诗同现代文学作品不同,古诗讲究韵律和节奏。《江南》这首诗应该怎么去朗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陈老师认为《江南》这首诗朗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诗文大意、节奏,重音、声调和感情。在指导朗读技巧之前,我先带领各位家长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大意。
《江南》这首诗出自汉代的《乐府诗集》。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到了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一官,汉武帝时“乐府”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专门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由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汉乐府是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因为来自民间,汉乐府纯朴的气息跃然纸上,从这首《江南》里就可以体会得到。这也是这首诗看似简单,但要认真让孩子读懂、读透并不容易的地方。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茂盛啊!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前三句是主体部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交待地点和干什么及场景。语句轻快简洁,可以感受到作者或采莲者愉快的心情,也定下了整首诗快乐的基调。所以,和孩子一起读这首诗时,我们是快乐的,仿佛置身于江南一片荷塘,小舟穿行在碧绿的荷叶之中。在这种愉快的心情下,采莲者眼中的“鱼”也跟着欢快起来,鱼儿们和莲叶在“游戏”呢!
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你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
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要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还要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鱼群以及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读者这一面,需要感受语言所体现的画面形象和音乐节奏,好像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一群生气盎然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着。在了解了全诗的大意和思想感情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如何去朗读。
首先,古诗的节奏。江南处停顿,莲叶处停顿,后面分别是鱼戏处停顿。
江南/可采莲,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柱状及针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环带结构、交代结构、显微鳞片结构、粒状锒嵌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皱纹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等[6]。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二,重音。第一句“可”重读,第二句“何”重读,第三句“戏”重读,后面分别是“东、西、南、北”重读。
第四,感情。采莲,在莲叶间嬉戏,本就是一件趣事,感情基调轻松,欢快。
如果爸爸妈妈们感兴趣,还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
庭院可采花
花儿何艳艳
蜂戏花草间
蜂戏……
再试试换成蝶呢?
这样,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像玩游戏一样,不仅把这篇文章学好了,还学会一起做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