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良 安徽大学
字体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视觉符号,其对文字按视觉顺序规律加以精心安排,是信息进行有效传播的关键因素。在现如今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文字设计以及信息传播不再是新媒体语境下的唯一创意标准,其逐渐在摆脱传统方式,在迎接新的改变与挑战。
在传播学角度来看,新媒体开创了媒体双向交流的方式,引领媒体在传播方向上从不平衡传播模式、单向传播模式到双向的,不平衡传播模式的转变。在表现技法角度来看,从印刷媒体到数字媒体,从印刷色到光学显示屏,新媒体的表现方法与手段都发生了改变。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下,传统包装、标志设计与新媒体语境下的互动传播、动态表现形式结合了起来,促进了新语言的视觉效果传达。
对字体展示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字体设计不仅仅是静态平面的展示形式,它更应该是流动、运动、闪烁等等不同效果的形式。此外,字体要符合相应活动、服务或品牌的特点,根据其传播途径、传播特点、以及不同的内容进行形式的表达。
在字体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视觉形象结合到具体的设计对象上,打造图字各半的新字体。例如,“乌镇印象”的招贴作品中,包含的栈桥标志就与乌镇创意字体有机了结合起来,让人们对乌镇主题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多媒体软件技术,对文字的边缘、轮廓、肌理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将字体所要表现出来的质感进行完美呈现。
对字体的样式有简单化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的字体不再是追求复杂的美,简约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大为流行,极简化的设计理念愈发突出。例如,旧版的Google标志采用了六线衬体拉丁文字,其虽然方便横向阅读,但改为非衬线体后,提高了字体的识别度与阅读性。
一些设计软件,例如3dsmax、illustrator等都可以制作出立体效果的字体,使得文字更具有现代感与科技感。这种表现手法在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字体设计中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子品牌在原来平板标志的基础上加入立体字体,体现出了产品的现代感。
动态字体在电视栏目包装、网页制作、影视编辑等新媒体领域应用广泛,其视频或动态图片字体变化丰富、形式多样,有简单的滚动字幕、闪现特效,又有复杂的运动形式,这样字体趣味的动态效果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新媒体语境下,字体设计的教学实践应当将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动态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培养创意语言,创新教学的表现技巧,并将字体设计进行综合创新运用。
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创新理念的培育十分重要,而其培育的重点即是保证字体设计在新媒体运用下设计感和实用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在平面设计方面来说,平面的声音、音乐、内容,以及各种动态技术进行融合与再创造,不仅能扩展传统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且还能将多种学科的交互项目应用起来。在版面设计和字体的传统领域中,新媒体也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所以说,字体创新性的培养,就要将新媒体中的光、影、声、音,等传播方式与平面字体设计结合起来,以此逐渐产生有空间感的字体设计、动态交互型的字体设计、配合声音节奏的字体设计等形式。
因此,字体平面形态的表达形式不仅仅是单薄的二维设计,更应当是具有空间音效、交互设计中三维的字体设计形态。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字体设计,要注意综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合理有效地进行平构、音效、色构、动画等效果因素。而在教学结构中,要注意对传播媒体和基础理论的特性分析,因为字体设计在媒体传播过程中能够通过基础理论进行分析,而基础理论的内容也能通过传播媒介的特点来体现,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后在文字设计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设计规律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其将文字的兴趣投入到文字设计的规律中,这样设计起来的文字功能与风格配合更相得益彰。
在字体设计的创新实践中,设计的创意创新要将字体与内容、作用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字体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详细具体地分析,并理解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以后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总而言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新媒体已逐渐走向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展示形态与传播模式日益成熟,但发展前景和空间仍然巨大,这就对字体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无论新媒体形式有多丰富,要继续秉承字体设计在传统媒体中的构成要领与造型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力求字体的传播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