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铜川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2018-12-23 11:25孙全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市电子商务电商

孙全喜

加快电子商务对铜川转变传统贸易营销方式、拓展消费市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当前,铜川市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扶持、引导企业立足铜川实际,转变经营理念,加快“触电”、“转型”,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对培育全市经济新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团购网站、平台40余户,微信公众平台600余家,全市电子商务应用企业2000余家,电子商务创业人员5000余人。耀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王益区确定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县)。逛集网·照金商城作为铜川本土规模较大的电商平臺,目前设立了1个研发基地、1个市级运营中心、7个乡镇服务中心、20个村级服务站,成功打造“照金仙果”品牌。铜小薇牵头成立了“铜川市电子商务协会”,入会企业120余家,整合当地生鲜、日用百货、快餐资源,搭建O2O平台,上线商家达到100余户。智慧王益、马咀印象、爱特农、果色天香、印象耀州等电商平台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2.经营模式。全市电商企业主要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网上贸易,产品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逛集网·照金商城与中国电信等联手,整合电信业务代理点、电商服务站、信合金融便利店,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及金融便民服务。铜川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樱桃销售季节,成功推出“五朵樱花”铜川大樱桃京东众筹项目,筹资101.67万元,打破京东生鲜农产品众筹记录。全民合伙人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线上APP商城的推广和服务的同时,自营52淘商城、一村一品、铜川优购等平台,主要经营电子产品、农产品及日用百货。绿万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电子商务+乡镇服务网点+农产品基地”的经营模式,设立绿万丰“一县一品”农特产展销店,推广销售当地农产品。

3.配套体系建设。政策方面,近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铜川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区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物流方面,目前已有邮政、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17家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市各类快递营业网点88个。通信设施方面,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网全覆盖,主要乡镇农户光纤宽带入户率达到80%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指导能力“弱”。从政府层面看,由于无法掌握全市电商发展的各项准确数字、电子商务对地方税收贡献尚不明显,以及工作人员知识相对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对全市电商产业的发展现状、生态格局、未来趋势等基本情况掌握、研判不够全面。虽然我市已经制定出台了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但缺少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协会层面看,我市电子商务协会由铜小薇商贸有限公司牵头发起,由于受到各种局限,电商协会在指导、助推全市电商企业发展方面,还缺少有效可行的办法。与其它地区电商协会相比,作用发挥尚不够明显。从企业层面看,虽然绝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发展电子商务持肯定态度,但对如何实施线上销售知之甚少。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理念还相对落后,对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步骤、条件等认识不到位,甚至还停留在把电子商务作为清理库存手段的粗浅阶段,导致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2.电商专业人才“缺”。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影响全市电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引进难。与周边西安、咸阳等地市相比,由于受到城市能级和发展平台的限制,我市对高素质的电商人才和运营团队吸引力不强,美工、营销、设计等人才缺乏,引进人才的流动性大。二是培养难。针对人才缺乏的问题,市、区(县)相关部门举办相关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处于基础层面,缺乏实战性和操作性,高层次培训效果不明显。三是招聘难。由于缺乏电商集聚平台,绝大部分电商企业分散,企业招聘客服、美工等基础人才的难度大。

3.配套保障水平“低”。一是物流配送不专业。我市多数农产品对物流配送有较高的要求,本地物流公司规模小、能力弱,生鲜商品易腐烂、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同城市间冷链物流水平的巨大差异,物流损耗大,且配送成本与农产品价格相当。加之由于我市电商企业集聚度不高,销售配送往往以就近选择为主,单个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导致物流价格普遍偏高。二是配套服务不完善。由于缺少为电商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的电商产业园区,我市大多数电商办公地点仍然散布在企业厂房、小区出租房等地,“前店后仓”问题还比较突出。这种分散的局面不仅无法满足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的办公需求,而且还导致资源无法在企业之间实现整合和共享。三是金融保障不健全。我市不少电商由于缺少厂房或固定资产作抵押,而且在资金需求上普遍存在金额小、频率高等问题,相对于大客户来说,金融机构不愿花费成本和精力来开展针对电商需求的贷款业务。很多个体和中小电商企业不敢在平台开发、产品竞价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企业长期陷入重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三、对策和建议

1.扶持措施上要体现“专业化”。要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作用的认识,加强规划引领,把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制定出台专业性的电商中远期发展规划,为我市电商发展绘好“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成立由农业、工信、商务等部门和第三方服务企业组成的电子商务指导服务中心,对全市电商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细化摸底,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为电商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充实协会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对电商的指导力度,可根据协会的贡献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奖励,增强电商协会在电商企业中的威信和“话语权”。针对电商从业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的特点,充分借助团组织人才丰富、组织健全、年轻干部知识结构合理的优势,将团市委吸纳进入电商协会,并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利用电商行业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推进团属阵地建设,组建网创志愿者协会、电商导师团,开展青年网商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引导全市电商企业规范、有序和联合发展。

2.发展模式上要突出“差异化”。积极引导企业实现差异发展、平衡发展、共同发展,形成互为协作、互为补充的良好电商发展生态。一是立足特色农产品开展农村农业电子商务。选择条件成熟的2-3个特色产业乡镇,开展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激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活力。选择苹果、樱桃、桃、核桃、玉米等名优特产作为网销主打产品,讲好产品故事,将地方农特产进行有效包装,讲原生态的农产品和农民的故事,从而打造让消费者引起共鸣甚至落泪的爆品。与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对接,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主渠道,并积极筹建本土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或第三方平台,壮大农产品销售次渠道。将农村电子商务的产品储备、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促进农产品销售网络化。二是立足工业优势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工业企业借力“互联网+”思维,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引导生产企业通过O2O、OSO等电子商务新模式,为原料采购及成品销售等环节提供配套服务,打造产业价值链互动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拓展线上、线下消费空间和渠道。三是立足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在餐饮、零售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应用“互联网+”模式,开展网络营销,鼓励企业借助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把更多的产品推向市场。

3.优化服务上要注重“集约化”。建立特色鲜明、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平台,对促进电商集聚、打造区域品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有着积极作用。目前,要加快关庄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在积极吸引本地电商入驻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园区,为我市传统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模式设计、网站设计制作和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将电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集办公、培训、摄影、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集群化发展空间。要进一步优化全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建立覆盖本地区的配送网络,尤其是要在乡村建立电商物流配送门店和快递服务点,实现本地物流网络全覆盖,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4.人才培育上要讲究“实用化”。建设衔接全产业链的智囊系统,包括生产种植、产品策划、文案设计、品牌规划、营销导师、教育培训等专家团队,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将培训主体由政府转为市场,培训方式由纸上谈兵转为实践操作。可通过引进一批素质优、层次高、激情足,并且具有网络营销和经营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型人才来我市创办电商服务企业,与当地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合作,依托本地特色产品,经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后,在网上销售;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培训—实践—创业”的立体化培训。一方面,政府部门将培训费用由补助给受训人员转为补助给培训企业,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受训人员在企业接受理论培训后,还有机会在企业参与实战,提高培训实效性。还可以成为培训企业或者第三方企业的分销商,为企业销售商品,提高参与积极性。

5.在工作推进上要下达“硬指标”。将发展电子商务纳入市政府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目标,对部门、区县发展电子商务的业绩进行量化考核。强化督查督办,积极总结经验做法,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動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将各级领导干部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的风险纳入全市容错纠错机制范畴,保护各级领导干部大胆干事创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全市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