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作用及防渗技术措施

2018-12-23 11:25单雪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单雪峰

摘 要:做好水利工程中的渠道防渗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进一步降低水利工程中的不必要的经济财产浪费。因此,渠道防渗工作是整个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实际中,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经验缺失的客观现象。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作开展的意义与原因入手,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进行一定的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选择要点与优化措施,以期更好帮助相关建筑单位与一线施工人员。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防渗技术措施

水利工程是一项周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做好其渠道防渗的工作。也只有进一步提高渠道防渗施工的质量,优化创新相关的防渗技术,使用科学有效的渠道防渗维护管理,才能更好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提升施工效率及后期使用效果。

一、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

开展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作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切实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流失,提高水利工程在灌溉工作中的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水利工程中的渠道发生渗漏现象,便会造成水源流失,不能完成预期的农耕灌溉面积,进而影响耕地生产。渠道渗漏现象的发生,不仅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财产损失,还会大大阻碍水利项目的正常运转。因此,做好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工作,不仅是节约资源的要求,还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原因

水利工程中渠道发生渗漏的原因可分为两类: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造成渠道渗透主要体现在施工、维护与冻胀三个方面。首先,由于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在工程实施中没有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或使用的建筑材料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导致渠道结构不够紧密,在长时间的水流作用下,部分渠道结构出现裂纹、缝隙,最终导致渗漏。其次,水利工程建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管护、维护工作中,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渠道的缝隙、裂纹等,最终导致渗透现象越发严重。最后,由于水利工程所接触的土壤结构一般含水量都较大,因此相对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如果有早晚温差较大的现象,土壤的冻胀会导致渠道的结构出现问题,引发渗漏的情况。而化学因素导致的渠道渗漏现象主要是因为土壤中的盐类、酸类与混凝土结构发生化学反应,最终造成混凝土结构不稳定从而引发渠道渗漏。

三、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分析

1.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土料防渗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防渗技术中较为简单和实用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就地实用土料对渠道进行涂抹填塞或局部置换,将渠道内的缝隙与裂纹封堵严密,从而消除渠道渗透的现象。施工人员通过改变土料涂抹填塞的厚度,以此改变其防止裂缝渗透的能力。尽管土料防渗施工技术对其建筑材料的要求较低,相应的施工技术也较为简便,但其耐久性相对较差,同时没有较好的抗冻能力。因此,土料防渗施工技术仅适用于小型水利工程或应急性的渠道渗透工程。

2.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运用混凝土进行防渗透工作是目前最为常用与成熟的技术,同时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拥有使用寿命较长、防渗效果较好的优点。其原理类似于土料防渗技术,是由施工人员使用混凝土对渠道产生的裂纹与缝隙进行涂抹遮盖,以此达到防渗透的功效。同时,混凝土防渗施工对气候的要求相对较小,即使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混凝土的防渗效果也相对较好。此外,混凝土对土壤中的酸类、盐类都有较好的抵抗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因化学因素对其产生的腐蚀现象,导致二次渗透的现象。然而,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即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指标要求严格。一旦指标不足会导致强度不够、结合不稳的情况,使得工程不达标,造成二次浪费。

3.砌石防渗施工技术

砌石防渗技术是所有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作中最为简单的一类技术,其原理是使用卵石对渠道出现的裂纹、缝隙等进行填充,再由泥沙填补卵石之间的空隙。砌石防渗法具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即使渠道内的水流较急,也能较好地填堵渠道内的空缺,防止渠道渗水的现象发生。在施工中,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和施工要求对卵石防渗层的厚度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在施工中可通过在砌体下设置砂砾石垫层的方法来提高渠道的防渗效果。

4.膜料防滲施工技术

膜料防渗施工技术由于其建筑材料成本相对较低、耐腐蚀性强,因此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程度也较为广泛。其原理是施工人员利用膜料对渠道内出现的空缺做出填补工作,以此防止其渗透现象的发生。尽管膜料的成本较低,但其抗冲击能力较低,故而其使用寿命都相对较低。施工人员可采用在膜料边缘折叠的方式,使其边缘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的选择要点与优化措施

1.渠道防渗技术的选择要点

为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渠道防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必须在技术选择上多加考量与研究。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充分研究当地的实际地貌情况,选用当地最为丰富的资源进行施工。举例而论,如当地卵石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多加使用砌石防渗施工技术。砂石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多加使用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实施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水平,运用创新的方法来做好渠道防渗施工工作。

2.渠道防渗技术的优化措施

首先,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的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保障其在进行施工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使用的相关建筑材料与技术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与标准。只有从工作人员出发,切实开展好防渗工程,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通过建筑单位增派监察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进行合理的监控,确保防渗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定期展开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研讨会议,鼓励施工人员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进一步创新优化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

参考文献:

[1]严尚福.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浅谈[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219-00219.

[2]帕丽旦阿布力米提.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及管道防护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3]张银强,刘聪鹏,杨晓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及管护措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

[4]兰宁,杨春雷.浅谈水利工程技术中防渗膜进行渠道防渗需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20):205-205.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水利工程“营改增”解析
kruskal算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生态砖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