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骏
摘 要:土池育苗模式是一个较封闭的循环体系,水质状况的好坏取决于放养生物对水环境的调节作用。由于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物群落主要是在人类的支配和影响下形成,种类组成趋于简单化,优势种群突出。利用土池进行室外育苗,是目前采用室外育苗的主要方法,池塘内的浮游生物控制培养是育苗能否成功的关键。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人连续3年间进行锦鲤土池育苗,育苗至小乌阶段分塘或销售,取得较好试验效果。现将育苗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锦鲤;土池育苗;方法;管理
一、材料方法
1.实验地点: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七十埠村,池塘位于潜南干渠下流,水源充足,无工业污染源。
(1)池塘特点:一般0.5-1.6亩,正常水深1.3米,池塘为新挖池塘,没有淤泥。鱼种在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消毒。
(2)配套设施:池塘用水全部采用地下水,打地下深井一口,输水管道辅设至每个塘口,随时能够供水。
(3)池塘准备:①进水前要进行必要的暴晒。通过光合作用进行高温灭菌,使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向空气中充分溢散,有效地将还原性物质充分氧化。②根据池塘老化程度施用“生石灰”200-300斤每亩,进行酸碱度和总碱度的调节和高温灭菌。③无法翻耕的池塘放苗前可进水10—20公分,投放高效氧化底质改良剂“底健康”2亩/瓶,连用2次;有效地降解池塘残留的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毒素,转化成无毒的氢氧化铁,减少投苗时的中毒现象。使池底形成高氧化性状态,保证塘底低毒性和低致病性的安全环境状态。深入泥层净化,强力降解泥苔,絮凝和沉降底部有机碎屑及降解动物尸体,减少次生污染。进行塘底的充分氧化、除臭、消除富营养化的积累,祛除池底还原性物质和高效灭菌,提高池底氧化正电位。
2.鱼苗放养
一般在4月22-26日间,水温稳定在20oC以上时即可投苗。
3.饵料的选择与投喂
(1)天然开口料。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草履虫、轮虾和藻类等,这些细小生物都是鱼苗很好的天然开口料,可以通过肥水获得。
(2)人工开口料。通常有熟蛋黄水、鱼粉、丰年虫等。
在鱼苗下前2天,每天每亩按0.5公斤黄豆磨成豆浆,全池泼洒豆浆,黄豆先侵泡于水中10个小时以上,以黄豆柔软为好。鱼苗下塘后3-4天,每次按5万尾鱼苗喂一个熟蛋黄,每亩每天按1.5公斤黄豆磨成豆浆,全天分3-4次全池洒,4天后,池塘水体出现块状红色,轮虫培育成功,蛋黄停用。之后,每天的豆浆按正常用量泼洒。7天后,給池塘加水3-5公分。直至10天后,鱼苗能够喂食粉料,豆浆停用。粉料用含量36个以上蛋白较好。
(3)饵料的保存:干燥通风,在保值期内食用,不能食用过期,变质发霉,腐烂的饲料,以免造成鱼苗的死亡,对生产造成损失。
4.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在鱼苗放养初期,池水不宜太深,应控制在0.5—0.7米左右,水浅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随着鱼类个体生长,结合调节水质,适时增加池塘水量。池水保持透明度25厘米~30厘米,溶解氧3.5毫克/升以上,pH值7.5~8.3。总结有以下四点:①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3-5厘米左右。②科学喂食,严格执行“三看”、“四定”。③适时施肥。施肥要采取“少量勤施”的办法,经常施肥,稳定水体浮游生物量,保障鱼苗有足够的食物。
(2)经常巡塘。根据天气、鱼的活动情况决定鱼苗的喂食量,正常情况下,育苗早期每天喂食达3-4次。一个月后,每天喂食2-3次即可。晴天正常喂食,阴天减少喂食量;连绵阴雨天以少喂为主。
二、结果
本次试验以2017年度红嘉观赏鱼养殖基地B区的B2、B3、B4、B5等4个池塘,鱼苗培育阶段到小乌结止。2017年7月3日,对试验塘进行采样,B2投放5.6万尾,成活率63.7%,B3投放5.1万尾,成活率70.2%,B4投放6.2万尾,成活率61%,B5投放5.4万尾,成活率65.4%。
三、分析与讨论
1.分析
首先,对鱼苗影响最大的是早期开口料的培育,放养密度和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所以锦鲤鱼苗的培育一定要注意锦鲤毛仔的投放密度及开口料的培育。其次是饲料的影响也比较大,早期饲料的蛋白含量高更利于鱼苗生长。本次锦鲤池塘鱼苗培育主要是为了观察鱼苗生长情况,察看本地水体对鱼苗培育的影响,没有进行筛选。由于锦鲤为杂合体,养殖过程中个体间差异出现较大,若要获得亮丽色质、高品质的优质锦鲤苗,池塘锦鲤养殖过程中,可进行筛选,选优汰劣。
2.讨论
(1)锦鲤鱼苗的鉴选:由于锦鲤是一个杂交品系,它的出现仅三四百年时间,这个种还没有达到完全稳定,其后代当然还是非常杂乱。鉴选出来的鱼苗,直接影响着将来的成果。对于挑选锦鲤,首先是选其质,质是非常重要的。锦鲤的红质是桃红色,不经过人工饲料或其他手段进行增色,自然红起来的是其本身的红质,红质良好的锦鲤,即使不投喂增色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会自然红起来,这样的红是漂亮的、厚实的,是非常好的红质。
(2)红白鱼苗挑选。通过观察,在小鱼的头部要看到红斑的边缘,要露出嘴白,或在嘴后有断裂斑纹,这要非常清楚的。同时,最好选取头部是大斑纹的,红斑不覆盖眼睛,要看到两眼,就像红斑放在头顶上那样。其次是有肩隔裂的,也就是说在头骨后红斑有裂开,哪怕非常少的细微断裂,否则就不会是优质鱼的胚子。
(3)大正三色鱼苗挑选。首先是选吻端露白色,身上红斑分布较好,前后都分布有墨斑的,头上有墨或没有红斑的不选。在背的墨斑下隐约可见红斑的是好鱼。第一次挑选时,可以把墨多的或全黑的留下;第二次挑选时,就应该把墨斑刚好合适的或三色均匀的留下。
(4)昭和三鱼苗的挑选。昭和三色的鱼苗出生3-15天内就应该进行第一次挑选,这非常重要。最后会长成昭和三色的苗是灰黑色的,这些灰黑色的苗生长会比较弱,数量也较少,而其他的红的、白的或红白色的苗长得较快,昭和三色的黑苗长得慢,而且会越来越弱而最终死亡。所以第一次挑选时,将黑色的小苗挑选出,而白色或橙黄色的苗就可以淘汰掉了。昭和苗培育的放养密度是红白鱼苗的一半密度以下就可以了,饲料投喂也相对足些,以保证其快速生长成活。
锦鲤的选别是一项认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