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犯错的孩子/激发人的正念和善念
哲理的故事:
陶行知在学校当校长时,看到一个大小孩儿欺负一个小小孩儿,上前制止,然后跟大小孩儿说:你去我的办公室等我。
大小孩儿很害怕,就去办公室等校长。陶行知进到办公室,首先拿出一块糖给这个孩子,说:你看,我让你来办公室等我你就来,这说明你懂得尊敬师长。校长又拿出一块儿糖,说:我刚刚打听了一下,你为什么欺负那个小家伙呢,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这叫见义勇为,男子汉就要学会见义勇为,见义,不为非勇也。
这孩子一听,难道今天打对了?校长又接着说了:那我问你,除了才丁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男孩赶紧回答:我不应该打,打同学是不对的,我把他们拉开就好了,今天太着急了,下次我再也不打了。校长又给孩子一块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
陶行知先生用这样的方法,在短短的时间里,教会孩子三样东西:第一、尊敬师长,第二、见义勇为,第三,知错能改,这三个东西都是价值观层面非常重要的东西。
小孩子之间哪有不打架的?我们如果把小孩子之间打架的事儿上纲上线,不断地批评,请家长,这个孩子心里会有多委屈。而且他学会了什么呢?他学会了,我用暴力打小朋友,老师用暴力让家长来打我。
陶行知为什么是教育家?就是因为在发现了孩子倘错事儿的时候,他依然在努力寻找他身上的优点,这就是教育最核心的东西。(佚名)
故事的哲理:
循循善诱的道理人人皆知,然而当管理者遇到问题时,就忘记了这个道理。上纲上线的批评过度,不仅不会让人反省和改正,甚至只会让人隐瞒、拒不认错和死不悔改。这是你要的效果吗?
短寿的雄驼鹿/勇而无谋何以成功
哲理的故事:
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多年前,致力于驼鹿研究的阿尔伯塔大学环境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雄驼鹿比较短寿,基本活不过5岁。而雌驼鹿则比较长寿,有的甚至能活到20岁。生活在同一区域,食物相同,面对的危险也相同,为什么雄性比雌性驼鹿短寿呢?带着疑问,环境学家在驼鹿身上安装了GPS项圈,6年后有了惊人的发现。
雄驼鹿勇敢。因为头顶长有令人生畏的鹿角,遇到敌人时,雄驼鹿总是在第一时间冲上去,用搏斗解决问题。在与天敌的决斗中,身体或多或少会受伤,而伤口得不到有效治疗,往往因此而丧命。相反,雌驼鹿没有鹿角,又很胆怯,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出击,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时,雄驼鹿比较乐观,因而难以准确判断面临的危险系数。有时候,只要猎人发出类似敌对雄鹿侵占其领土时的叫声,就可以轻轻松松将它们骗入事先准备好的埋伏圈中。雄驼鹿活泼,喜欢去树林外的公路边觅食,被汽车误伤的事情时有发生。相对来说,雌驼鹿警惕、谨慎,对陌生环境绝不涉足。一旦误入公路附近时,常以茂密的树枝作掩护,然后迅速撤离“是非”之地。
雄驼鹿还好动,倘若不小心被大型猎物或猎人盯上后,总是过早地将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同样情况下,雌驼鹿更安静、有耐心,它们会将身体隐藏在巨石或大树后面,静静地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对方失去耐心,最终放弃捕杀行为。
另外,成年雄驼鹿独居,不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因为不需要传授经验给幼鹿,它们的生存技巧停滞不前,一旦面对更加狡猾的敌人时,往往束手就擒。(侯美玲)
故事的哲理:
勇敢并不一定都会得到命运的眷顾,盲目的勇敢只能带来无谓的伤害和不必要的牺牲。相反,软弱并非毫无意义,而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韧性。
像玩乐高一样组装你的“模块鞋”/跨界组合出创新
哲理的故事:
金戈德是韩国Innus Korea设计公司的CEO,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金戈德—直无法忘记自己第一次踏进鞋厂,闻到的那股刺鼻的胶水味儿。用于黏合鞋子的工业胶水往往含有毒有害成分,不仅味道刺鼻,而且工人们容易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从那时起,金戈德就决意要设计一款不使用工业胶水黏合的环保鞋。最初,金戈德的设计思路是:找到某种东西替代工业胶水,走环保路线。可很快,他因为一件小事转变了思路。一次,他在自家附近散步,看到有人将一双脱胶脱到鞋底和鞋身完全分离的鞋子扔进了垃圾桶。刚开始金戈德没太在意,他继续闲逛,又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认真拼搭乐高积木。
金戈德将这两个细节一组合,——下子就得到了一个灵感。他想:一双普通的鞋子,无非是由鞋底、鞋帮、鞋垫、鞋带等部分组成的,然后经过裁料、针车、锰鞋、过锤、刷胶水、落底等工序成型。如果分别设计、生产鞋子的几个部分,将它们模块化,然后再像玩乐高积木一样将它们组装起来,不就完全不需要胶水了吗?
想到这里,金戈德马上带领公司的一些设计师着手设计。他们采用舒适、透气的无毒环保材料制作鞋子的各个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了由鞋底、鞋帮格栅、内胆、内鞋垫和鞋带5个部分组成的“模块鞋”。
金戈德给这种“模块鞋”取名为KI ecobe。因为采用了模块化,你可以应场合、季节、天气等需求,通过配套的手机App为鞋子的每个部分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及材质。细算起来,你可以组合出超过1万种款式的KI ecobe鞋。
普通的鞋子坏了,人們一般都是整双扔掉,KI ecobe鞋则可以哪里坏了换哪里,这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因为KI ecobe鞋在生产时完全不需要黏合剂,为工人们带来了更为健康的生产环境。另外,这样一双鞋大大缩减了工序步骤,比传统做法要节省2/3的劳动力。
KI ecobe鞋还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加减部件,“变身”成3双不同风格的鞋子——居家鞋、运动鞋和凉鞋。KI ecobe鞋的内胆就像一件漂亮、舒适的织物室内鞋,你可以将它当作居家鞋穿;当你将凸起的鞋底和网状鞋帮格栅无缝扣合,装进内胆、内鞋垫,再用鞋带将两边系好,你就得到了一双个性十足的运动鞋;如果不套内胆,运动鞋又变身成为一双凉鞋。
当金戈德手捧这样一款有个性、环保、多用途的“模块|鞋”出现时,整个设计界都沸腾了。截至目前,KI ecobe鞋以其独到的创意脱颖而出,几乎将所有可以想到的设计奖项都收入囊中,如红点设计奖、iF设计大奖、绿色设计奖、IDEA等奖项。(张珠容)
故事的哲理:
产品可以像乐高玩具一样组合创新,其实创新本身未必是无中生有,而只是一种跨界组合的思维模式。
谁发明了篮球运动?/创新来源于联系
哲理的故事:
打篮球是一种大众都喜欢的体育运动,篮球从发明到现在已经100多年的时间,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篮球竟然是因为泥巴而发明的。
1891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加拿大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地区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担任体育老师。由于学校地处新英格兰,这里每年11月就开始下雪,一到这个时候,学校就不得不停止一切室外运动。
这时,学生们都百无聊赖地坐在教室里。作为老师的奈史密斯开动脑筋,要找出一种能和学生们一起玩的体育活动。
一天,奈史密斯来到附近一个名叫春田的村子里打算买些桃子吃。他注意到,这里各家各户都备有装蜜桃的篮子。走着走着,奈史密斯被村子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吸引住了,他惊奇地看到,那些儿童正将手中的捏得圆圆的泥巴球往装桃子的篮子里扔,每当扔进去一个,孩子们都会发出开心地惊呼;而如果泥巴球没有扔到篮子里,孩子们则会显得伤心难过。
看到这种奇怪的游戏,奈史密斯也忍不住跑到孩子们当中,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孩子们告诉他,这是一种名叫Duck-on-a-Rock的游戏。由于奈史密斯个头高,他扔起泥巴来简直百发百中,孩子们立即将他当成心中的“粉丝”,要求奈史密斯传师授艺。那天,奈史密斯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竟然忘记了买桃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奈史密斯一下得到灵感:孩子们可以往框里扔泥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往框里扔球呢?再说,这种活动,刚好适合学生们来做。想到这里,奈史密斯又返回村子里,买了两个篮筐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学校。
起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筐作为球篮,分别钉在学校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同时用橄榄球作比赛用球,向篮内投掷。待一切准备好后,奈史密斯将学生们组织起来分成两队,他告诉大家,玩这种游戏时,大家不能运球前进,只允许传球或掷球到某一点,然后掷球员跑过去接球,最后将橄榄球使劲往篮子里扔,每投进一球得一分,哪一方扔進去的多,最后获胜的就是哪一方。
学生们立即被眼前这种新奇的游戏吸引住了,大家都拼了命地将橄榄球往筐子里扔。虽然没有几个人能扔进去,但大家玩得乐此不疲。当时,由于桃篮有底,球投中以后就在篮子里,两名校工需要爬梯子将球取出来后才能重新开始比赛。
奈史密斯想了想,先是用铁圈替代桃篮,挂上线网,然后再剪开网子下口,就变成了今天篮筐的样子,由于这种活动玩起来简单有趣,许多学校也跟风玩了起来,风靡一时。
到了1891年,奈史密斯博采了当时较为流行的英式橄榄球、曲棍球、英式足球、棒球和橄榄球的特点,制定了这项新运动的13条规则,荆巴它命名为“篮球”(BasketBall),其中12条规则沿用至今。(姚秦川)
故事的哲理:
很多创新和发明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联系和发展。同时,只有最初的入局者才有可能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责任编辑: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