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长霞 马宇飞
高校财政专项绩效评价研究-地方高校视角
文/何长霞 马宇飞
吉林艺术学院
现阶段地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年均达到了数千万元至数亿元,涵盖了数十个项目,但财政绩效考核只规定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由各高校各项目自主设定,这样就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对不同高校同学科同专业的项目进行更好的横向评价,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来源和如何完善建立一套涵盖三级指标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财政专项;绩效评价;三级指标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重视,2012年国家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4%,因此高校由2012年前的按学科门类系数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财政拨款方式修订为从2014年开始的定额拨款与本科教学水平挂钩和专项拨款与财务管理水平挂钩的拨款方式,既高校财政拨款按生均拨款和专项拨款两大块核算。
财政专项拨款按来源主要是省财政专项拨款、中央支援地方高校建设专项拨款和其他来源资金三大类,其中省专项主要包括学科、专业、实验室项目、公共服务体系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资金项目三类,中支地项目主要包括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五类,其他资金是指相关的横向政府部门下拨的各项专项。
近两年,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基本稳定,但专项拨款金额逐年增加。国此对于国家专项资金投入的效果如何进行绩效考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因素。
19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将绩效用于政府各项活动考评中,2004年财政部《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财建[2004]729号),我国开始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2015 年,财政部发布《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5]163号),财政全面对高校财政专项进行绩效考评。
目前,财政专项资金金额较大,特别是中支地专项,每个项目最低都是一百万元,每所地方高校财政专项拨款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财政专项拨款对加快高校硬件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材培养、创新和高校环境的改善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有效的补充了高校经费的不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所有的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拨款都是围绕着这一主要目标开展的,无论是利用专项资金购买设备、进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设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这一核心目标展开的,各高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性、客观公正性、科学规范性,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终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必须通过绩效考核作为基本评价。
1.高校项目绩效目标是指通过专项预算安排的某个具体项目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绩效目标应该明确预期产出和预期效果。
2.绩效指标是指对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描述,主要是指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
产出指标是指对预期产出的描述,包括二级指标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指标。
效益指标是指对预期效果的描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是指服务对象或受益人的认可程度的指标。绩效标准是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二级指标下可以自行设立三级指标,但尽量进行定量描述,以以量化指标为准,不能以量化形式描述的,可采用定性描述,但应具有衡量性。
3.设立的绩效指标应该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同时高校应该开展绩效自评,向上级财政部门提交绩效中期报告。
现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按财政要求分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产出、效益、满意度三个指标,同时包含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九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由各高校项目自己设定,由于各高校分属综合、理工等等不同学科门类,这就导致各高校项目绩效三级指标设立尽量适用并有利自己,导致同类高校之间同一类项目指标体系千差万别,上级财政部门无法有效的进行合理评价,造成考核不到位,各高校有的三级指标设立与项目没有基本联系,三级指标设立不规范等问题。
完善方法:通过按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二级学科及所设专业,由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学科专家和高校财务人员来共同设计绩效考核三级指标,如数量指标里的年论文发表数、获国家省级奖项数,科研课题立项数等;效益指标里经济指标中的项目转化为科研成果收入数;社会效益指标里的服务社会贡献度或实验室满意度指标里的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比率等;虽然不同项目的财政专项金额不同,用途不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三级指标库设立后,各高校可选择性添加适用指标并可设置多项评分指标,由高校从中选择几项并可自主加入几项三级指标,建立财政绩效评价数据库,同时对同学科同专业项目进行有效比较并分析评价、横向比较考核并可以项目公开,达到公共财政项目资金的最优配置。
由于现阶段高校财政项目基本都按照财政部门下达,教育部门汇总传达,各高校财务部门组织,高校各分院系等申报的模式,由于一般专项下达及申报的时间紧,任务重,而绩效考核又是近几年刚实行的新鲜事物,造成许多项目申报人员对绩效目标的设置及意义认识不清,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及作用不深刻,又由于三级指标为高校自己设立,造成三级指标设立过多过滥,同时许多指标无法定性,无法定量考核,流于形式。
完善方法:现阶段中央专项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已快到高校预算拨款的二分之一,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同时应脱离高校由财务处或教务处牵头组织专项审报的体系,设立专门的项目申报办公室,从学校高度、从学校发展角度,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按轻重缓急安排申报各财政专项,同时统一规范三级指标,形成三级指标的系统性,延续性,统一性。杜绝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重申报轻论证、重项目轻绩效、重独有轻共享”等现象,杜绝三级指标设立与项目没有基本联系等现象,更高效的使用好财政资金。解决同类项目设备购买差别过大,申报项目与执行项目不符等现象。
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立德树人”,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所有的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拨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目标展开,无论利用专项资金购买设备、进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设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这一核心目标展开的,因此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的建立应该与培养人才的目标紧紧契合,并应该加大一级指标满意度等指标的权重,增加有关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的指标设计。
近几年财政对高校拨款以生均拨款为主,专项拨款为辅,同时逐步加大专项拨款权重,因此对专项拨款开展绩效考评将全面开展,因此对于高校应加大对指标体系设立的思考,建立健全三级指标项目库。
[1]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会计之友》[J] .2012年07期.
[2].《会计之友[J].2014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