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劝募组织的资源动员力探析
——以上海联劝为例

2018-12-22 01:40赵沛琪穆晨哲楠张佳宁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善款动员慈善

赵沛琪 穆晨哲楠 张佳宁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1 国内慈善组织的现状

1.1 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慈善机构都受到政府的管控,慈善组织具有比较浓重的官方色彩。同时,合法的慈善机构需要由政府授权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民间组织机构作为慈善主体的资格。由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大大降低了慈善的本质意愿,造成了一些慈善活动由自愿性变成了强制性的局面。

1.2 资源募集

《慈善蓝皮书》指出,虽然我国慈善捐赠水平不断增长,但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为0.01%,2016年上升到0.17%,而美国的比例稳定保持在2%。这可说明中国慈善事业资源募集是一个瓶颈。同时受慈善事业屡屡爆出监管不当,管理僵化等新闻,慈善资源没能得到很好利用的现状也让慈善社会资源不断缩水。

2 资源动员理论

2.1 含义

慈善组织根据社会需求来培育与开发利他行为,以汇聚社会资源,提供准公共物品的过程。

慈善资源高度依赖社会公众的捐赠选择汇聚资源来提供社会服务,这势必需要一个动员开发的过程。对于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结构的分析应注重慈善组织得以实施动员的背景、内在过程与实践策略。

2.2 两个维度

2.2.1 资源动员

(1)合法性:外部制度环境资源。

(2)信任度:信任资源。

(3)资源网:慈善资源动员机制。

2.2.2 成员动员

充分动员一定数量的、潜在的和已经参与其中的成员,使其积极参与到社会运动中,社会运动得以顺利进行。

主要研究问题是:民众是通过什么机制被动员、被卷入到一个社会运动或革命中的?

3 主体定位——上海联劝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它致力于用联合劝募的方式,向企业和公众进行公益宣导,拉近公益与公众的距离,引导公众和企业支持公益;坚持用募用分离,支持靠谱的社会服务机构发展专业;并履行监督问责制能,持续地推动民间公益健康可持续发展。

4 上海联劝资源动员力剖析

4.1 资源动员

4.1.1 信任度——资金的监管

(1)个人:能够在线上平台跟踪善款。

(2)网站及时公布善款总金额及流向。

(3)公益项目活动的资助流程遵循公开公正原则,邀请捐赠人参与项目评审,自主决定善款流向并参与监督问责。

4.1.2 资源网的形成

(1)FAF筹款模式:全称为“Friends Asking Friends”,参与者向自己的熟人圈来劝募,邀请朋友来捐款。

(2)团队来源:联劝发起团队即现任理事成员9名成员中,有7位隶属于各公司集团,有独立且充足的资金来源,能够使联劝最初的公益活动的开展。

其一,个人。

第一,筹款活动——一个鸡蛋的暴走:2011年发起的公益徒步活动,旨在为0—18岁儿童在“营养健康,安全保护,教育发展,社会融合”等维度的需求筹款,并将筹集的善款用以支持以上四个领域的公益项目的实施。参与者需要在12小时内走完50km,并通过创意的凡是向熟人网络募集善款,实现个人挑战和公益参与的双重价值。

第二,在线捐赠:公众可以通关联劝自主开发的互联网募捐平台,由中国民政部认定的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联劝网,进行捐赠和定期捐赠/月捐。自2015年上线运营以来,一年内累计注册人数达94949,累计筹款2514万元。此外,在腾讯乐捐,蚂蚁金服等公益平台开辟捐款渠道,截至2016年11月,累计筹款3100余万元。

其二,集体及企业。

第一,集体捐赠。

联劝“一众基金”:集体捐赠模式在上海的创新实践。基于当地社区做慈善捐赠的公众平台,每名成员捐同等数额的资金,以汇聚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总捐赠金,成员通过协商投票的方式选择支持的公益项目。

第二,企业公益合作。

①公益活动支持:为企业发起或支持的公益活动提供公益咨询,平台支持,捐赠资金托管。

②资金池或项目托管:托管企业不定期的小额多笔捐赠(如:企业义卖,年会,拍卖,团建活动捐赠),并推荐公益项目,完成资助。

第三,企业专项基金:联劝为大额年度公益预算的企业设立专项基金,系统提供项目匹配,财务托管,项目监管等服务。

4.2 成员动员——捐赠群体的培养

首先,结合公益活动吸引民众参与,在人与人的交流传播中,扩大其影响范围,逐步固定并扩大公众层面的捐款群体。其次,“一众基金会”基于当地社区做慈善捐赠的公众平台,开始推进理性捐赠人群的培养,使得捐赠的联合群体逐步固定并扩大。再者,2015年5月,“联劝网”正式上线,启动公益筹款O2O平台建设,使得公益活动与现代科技充分集合,公民能够采取更为便捷的方式进行捐款,并能够实时监测资金的流向。

5 案例的成功经验及推广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5.1 有利条件

5.1.1 社会资源丰富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对公益事业和慈善组织的重视程度。慈善资源丰富,可募集程度高。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2015年中国预期社会捐赠总量达992亿元。志愿服务也在不断地发展。2014年全国登记注册志愿者数量超1亿人,占总人口的7.27%;活跃志愿者有9488万人,捐赠志愿服务时间15.59亿小时,捐赠价值总量达到600亿元。可见,国内慈善事业之发展十分具有潜力。

5.1.2 立法措施逐步完善

2015年《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慈善法》相继征求公众意见,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通过。有利于慈善事业的规范管理,为慈善组织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和救助项目开发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法律条文的增加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法治慈善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监管慈善资金,规范组织运行,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促进联合劝募等募集方式更好地发挥募集作用。

5.1.3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大众慈善

“互联网+公益”依托网络移动支付和社交软件的繁荣而发展开来,自2015年起促进大众捐赠“去中心化”,在同一时间连接多地、多点、多项目,带动线上、线下捐赠,慈善和产业互哺,结构了传统慈善的捐赠方式,也发展了大众捐赠的慈善文化,提高民众捐赠意识,增加了联合劝募方式结合官办和民办慈善组织的成长空间。

5.2 不利条件

5.2.1 政策与制度

其一,注册制度:首先,登记程序繁琐,政策、数量严格限制,牢牢把控能够等级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数量。其次,基金的日常管理及活动开展时常会被干预,有的甚至成为实质上的政府附属机构。再者,对注册者的经济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注册资金相当于捐赠,机构注销后不能收回注册资金及固定财产。

其二,税收优惠制度:首先,我国对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划分不同的税种,各税种包含针对不同非营利性组织的不同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审批,核查程序繁琐,让人望而却步。同时,在非营利组织为社会运营公益项目时,许多资金提供方不承认税收、行政费用等项目的存在,使其都不能被纳入项目支出,从而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5.2.2 政府的监管与支持

首先,政府的财政支持: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知名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但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大部分非营利性组织没有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实际的财政支持匮乏。

其次,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国内目前不具有对非营利性组织进行专门化管理的机构。国内非营利性组织贪污腐败问题严重,民众对其信任度低下。

5.2.3 慈善组织信息不透明

一方面,经调查发现,慈善透明指数尽管同比有所提高,但分值仅为100分制中的44.1分;另一方面,对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在2014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仅有28%的公众感到比较满意。

中国绝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还未能做到财务完全接受公众监督,即尚未实现财务的透明公开,有迹可查。即使是政府背景的大型基金会也只公开的财务的大致框架,更别说有个人发起的、连专业财务制度都尚不健全的民办慈善组织。

6 呼吁与建议

6.1 政府应深入贯彻机会机构方面,加强政策与制度建设

6.1.1 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支持力度

就总体而言,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非营利性组织履行了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一部分的活动开展的职责。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的干涉非营利性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因此,在借鉴这一经验后的中国的实际运行当中,应明确并适当放宽被采购的标准,使得尽可能多的非营利性组织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

6.1.2 设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专门对非营利性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构——慈善管理委员会,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审查监督。我国应学习并引进这一机制,将其本土化,使中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增强民众对其的信心。

6.1.3 促进财务信息公开

在各地至全国统一财务信息公开标准之后,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平台,促使机构积极主动的发布财务信息。优化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对善款运作,流向进行检验评估,并推行财务问责机制,使得财务信息做到公布于众。

6.2 慈善组织应加强公信力建设,促进信息的有效公开

在政府明确相关条例之后,慈善组织应自觉公开相关活动信息和资金收集及流向。定时定期公开最近开展的活动所用到的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的流向,将资金的使用及时反馈给资金的捐赠者,使捐赠者明确善款的流向,同时在官网等平台上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使得公众明确善款的流向,并能够树立起对慈善组织的信心。积极接受来自公众的监督质询,做到资金流动透明化,明确化。

[1] 龙永红.官办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体制依赖及其转型[J].学习与实践,2011,(10):80-96.

[2] 龙永红.现代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12,(11):78-94.

[3] 王国伟.资源动员: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获得机制研究[J].学术探索,2010,(2):94-99.

[4] 石大建,李向平.资源动员理论机器研究维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9,(12):22-26.

[5] 刘威.回归国家责任:公益慈善之资源动员及群众参与的新传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0,(9):86-92.

[6] 王玉生,盛志宏,李燕.网络公益组织资源动员策略探析——以广西公益联盟的成员组织为例[J]. 学术论坛,2014,(8):119-125.

[7] 朱力,龙永红.我国现代慈善资源的动员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2,(1):62-77.

[8] 皮磊.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志云:“一个鸡蛋的暴走”背后的筹款逻辑[N].公益时报,2017-02-21(016).

猜你喜欢
善款动员慈善
“圣诞老人”滑雪筹善款
慈善义卖
国防动员歌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
国防动员
每一笔善款都应成为“烫手山芋”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