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学习中怎样有效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2018-12-21 09:42朱晓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交流同学评价

朱晓丽

摘 要: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之本”。

关键词:数学有效合作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于是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为应用,其实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环节我们用了很长时间,以前在我的教学中也经常应用,但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它应该发挥的作用,某些课上,这一环节成了累赘。新的课程标准下新的课程观应运而生,通过学习,我逐渐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明确了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的积极意义。

一、在数学课堂环节中巧用小组合作交流

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恰当地运用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对于学生“发展性的培养”起很好的作用。[1]

1.探究新知中的合作

为学生创设适当的生动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比如:9+5的教学,学生合作探讨计算方法,通过交流想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A把9分成5和4,5+5=10 10+4=14;学生B把5分成了1和4,1+9=10 10+4=14;学生C从9开始往上数5个数,就是这道题的答案……一群六岁的孩子,能够想出么多的方法,虽然有些方法是很慢的,但也是学生们通过思考总结出来的,他们的思维过程是可贵的,更让人为之振奋的是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学生们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掌握方法的同时也大大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合作,何来如此多的数学体验。[2]

2.巩固联系中的合作

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效果最佳,游戲中如何进行合作呢?课本中有一个数学游戏,有四辆碰碰车,每一辆车都有一个数字,每两辆车相碰就做加、减法,这一形式极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效率呢?小组合作学习此刻发挥他的效果,我让四人为一小组,每人写一个不同的数,小组中两个人相碰就做加减法,并作记录,要求每一个人必须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一碰到。学生们玩得开心极了,有一部分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还在活动中发现,要想和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碰到,不落下,就得让一个同学先和其他同学相碰,第二个同学再和以下两个同学相碰,以此类推,这样很快,而且全面。这是一种优化的思维方法,可这不是教师把方法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们通过和同伴们合作交流,在不断研究中探寻出来的,是自然生成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这种学习的方式会让学生终生受用。[3]

3.检查评价中的合作

检查评价环节我都安排同桌二人合作完成,比如在做完一组题中,我让同桌互相查看,学生们十分认真,因为是一对一的评价,所以学生们都很仔细,有一次我们班的杨清池同学就对他同桌的一组口算题进行这样的评价:你的题都做对了,可是我认为你的数字写得不是很规范,如果你要是认真一些就更好了。听到了他的评价,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的视角已从我们原来的只注重技能性拓展到了更多的方面,他们更加全面,更加唯美,更注重质量,这是观念的更新,这样的评价合作既是提高了效率,又起到了全面监督、促进学生自我反省的作用。

二、合作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的教学形式。因此,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为了突出合作的环节而安排小组合作”,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仅停留在形式上,他们自己说一遍,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因此他们的交流只指向教师。其他学生形成习惯,冷眼观战,等待机会再次和教师进行交流。所以他们既不会耐心倾听,更不会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价。基于以上弊端,我认为:

1.在进行合作交流时首先要学会倾听

这是低年级孩子最欠缺的,在刚开始的合作活动中,学生只会自己说自己的,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更谈不上进行讨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于是我为每一个小组配一位小组长,先和小组长讲清活动的意义,然后由他们领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小组合作,每次活动后,组长可以评出自己组最出色的组员并说出理由,组员也可以评自己的组长,这样在互评中双方都可以不断提高。

2.小组合作应是一种“内在需要”

小组合作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一种“内在需要”,使学生感觉到只有合作、交流才能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会自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时,讲清游戏规则后,让学生找一位伙伴一起游戏,这时,“合作”成为一种内需,学生很乐于找小伙伴猜数,两人猜数时配合默契,非常投入,这样才达到了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知识的目的。

3.注重合作学习的价值

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像“小华买了6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像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元旦节快到了,一、二班准备召开元旦庆祝会,需要买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该买哪些水果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当学生提出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后,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调查与统计。这就很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4.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总之,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芳.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

[2]弗雷著.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

猜你喜欢
交流同学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