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提升村干部本领 激发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2018-12-21 03:13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达州市报酬村干部

9月14日下午,已是临近下班时间,但达州广播电视大学招生处却比平日更忙碌。这一天是达州市“千名干部学历提升计划”首批200名学员最后登记注册的日子,前来咨询报名的村组干部、村级后备干部络绎不绝。拿着刚领到的“入学通知书”,通川区蒲家镇方坪村党支部书记徐涛难掩心中喜悦:“人到中年还能有幸步入大学学习,多亏市里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爱。”

“千名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是达州市为提升村干部素质实施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递进培养计划”系列行动之一。今年以来,达州市针对村党组织引不来人、选不出人、留不住人的现状,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行动。不久前,达州市创新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五条意见》 (以下简称“《五条意见》”),从选拔培养、培训提能、履职管理、激励关怀、投入保障五个方面细化举措,为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选拔:多渠道激发源头活水

“以前农村常常是‘矮子中选高子,《五条意见》的实施,拓宽了选拔渠道,极大地强化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宣汉县黄金镇党委书记罗怀安说,《五条意见》提出机关事业单位下派挂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等措施,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回村任职,破解了农村当前“选人难”的问题。

针对农村后备人才“储量少”的问题,《五条意见》明确了“一村两名后备干部计划”和“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一方面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专合组织负责人、乡村医生中精育一批“能人”,另外还将从在校大学生中“定制培养”1000名左右愿意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后备干部人才。

为让“定制培养”大学生留得住、用得好,《五条意见》明确了“定制培养”大学生实习期间和签订“定向服务协议”到村任职后的基本报酬和安家补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大学生还可经过考核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人员。

提能:递进式提升专业素质

干部培训属于常态化工作,但过去受条件限制,很多培训工作往往重视普及率、参训率,在针对性、实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此次达州市出台的《五条意见》,从提质增能角度出发,提出了“递进式提能计划”,坚持普遍轮训与示范培训相结合,注重兼顾不同年龄层次村干部提出培训计划,多层次、多途径、渐进式提高村干部专业素质。

普遍轮训中,达州市坚持市县联动,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并通过覆盖全市村党组织的“智慧党建平台”视频会议系统,每年对村组干部和在家党员进行不少于12次的在线培训。

示范培训中,达州市启动实施“千名书记专业提能计划”,重点开设党建工作实务、群众工作方法、乡村治理、乡村旅游等方面专题班次,三年内将有1000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专项提能。

此外,达州市还将启动实施“千名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用三年时间遴选1000名村组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国家开放大学或自学考试提升学历,提升村干部综合能力。

按照《五条意见》,达州市将通过递进式提能,层层递进、由近及远,用五年时间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3000名,逐步优化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能力素质。

谈及对村干部培训工作的感受,首批“千名书记专业提能计划”培训班学员、大竹县团坝镇大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小义说:“现在的培训更多的是教我们干什么、怎么干,收获很多。”

管理:刚性化严格日常约束

“别看村干部级别不高,手中的权力却不能小觑。”达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给权力戴上‘紧箍咒,我们党才能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围绕构建“用权受制约、行权受监督”目标,《五条意见》以落实《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村干部的行权约束和履职管理。

强化行权约束,以深化落实《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和建立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两项工作为重点,要求各地每年要对《规则》落实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统一编制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目录,进一步明确村级党组织决策程序和村干部职责权限,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

强化履职管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届期和年度工作责任制、村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村干部个人档案制度三项措施,量化村干部日常工作和履职情况。

同时,达州市认真落实“三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干部报酬、基础设施建设等热点问题,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关怀:突破性拓展上升渠道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干部几乎成为“全脱产干部”,如何用心用情关心关怀村干部?《五條意见》从政治激励、出路激励、关心激励三个方面作出了回应。

在政治激励上,达州市明确市、县在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时,必须拿出不低于15%的比例表彰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干部;建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县(市、区)委委员和列席县(市、区)委常委会、乡镇(街道)党(工)委会有关议题长效机制,强化对优秀村干部荣誉激励和政治认同。目前,全市共有5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县(市、区)委委员和候补委员。

在出路激励和关心激励上,达州市一方面明确县(市、区)每年必须拿出一定名额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定向考录公务员或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人员,打通优秀村干部未来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建立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关心村干部“思想困惑必谈、生病住院必探、家庭变故必访”的“三必”制度,并认真落实市、县两级党内救助规定,真正解决村干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保障:大力度解决后顾之忧

达州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基层村干部“待遇不优、保障乏力”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五条意见》在村干部个人待遇保障和村级组织运行保障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构建起“1+4+1”投入保障体系。

“1”是突出村干部基本报酬主线,按照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标准核定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再按照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的90%和80%的标准核定村委会主任、村文书等基本报酬。“4”是明确村干部绩效报酬、学历补贴、养老保险补贴、医疗保险补贴4个方面配套补贴标准,综合解决村干部个人待遇保障偏低问题。同时,《五条意见》明确各地必须认真落实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强化村级党组织运行保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五年至少调整一次。大力度投入必将对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村级治理起到有力支撑。 (供稿单位:中共达州市委组织部) (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达州市报酬村干部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医生的最佳报酬
谁没领到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