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勇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明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要求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审计机关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党和国家机关改革的深入,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形成,一方面审计机关的职能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审计机关自身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更加严峻和复杂。近年来,审计系统出现的违纪违法案件,无不深刻地警示着我们需要以更加有力、更加超前的举措加强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抓好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重点要从思想教育、关键夯实、科技运用、制度创新、监督问责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抓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根本。一是要强化廉政教育责任。加强廉政教育领导班子承担主体责任,也是干部职工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要牢牢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层层压实、落实廉政教育责任。班子成员要带头示范,运用好中心组学习、双重组织生活、走基层活动等开展廉政教育宣传宣讲;支部和中层干部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运用支部生活、党日主题活动等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学习;干部职工自身要从严要求,强化主动意识,开展廉政知识学习,形成思想自觉,做到真学、真用。二是要丰富廉政教育内容。持之以恒对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党规党纪、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教育,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解决廉政风险认识问题。要进行审计权力风险教育,以具体岗位职责、岗位廉政风险和风险危害等为重点,以先进典型、警示教育等为素材,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正面激励、反面警醒触及内心,培育廉政风险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三是要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既要运用好传统的廉政教育方式,比如廉政建设主题教育、案例警示教育、专家专题讲座、工作经验交流、廉政主题活动、签订责任书等,又要运用好网站、公众号、文化墙、宣传栏开展廉政教育专栏,定期编发专题学习、警示案例等资料,通过专家辅导、廉政寄语、廉政论文等形式,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让廉政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抓关键夯实,找准容易腐的点位。一是突出关键领域。随着审计任务的变化确定重点防控的关键领域。从近年审计机关廉政问题发生的数量看,多数与投资领域有关,与中介聘用有关,审计风险的关键领域应关注到投资审计,必须加快投资审计“三个转变”。随着党中央更加注重发挥审计机关在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中的作用,被审计对象更加关注审计结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对的审计对象层次更高,受影响的可能性更大,需要把经责审计作为廉政风险的重點。二是突出关键岗位。根据工作部门属性确定重点岗位,审计业务要把审计组长、主审作为重点,保障部门要注重从事具体涉及人事、财务的人员作为关键,要把每年经办内部投资项目多、使用资金量大的岗位作为重点。三是突出关键人员。重点对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风险防控,特别要加强对一把手监督风险防控。要强化决定审计计划、审计结果运用、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人员进出选任等方面的权力边界、程序方法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制约,减少风险。
抓科技运用,提升防范腐败的水平。一是推进审计现场信息化管理。推进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规范审计人员操作程序,提高审计信息、数据传输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二是推进非审计现场信息化管理。以金审三期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信息化、网络化廉政风险电子监控系统,提高廉政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效率,保障审计机关防范廉政风险的能力。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将审计职责、审计权力、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纪律执行情况、审计结果、机关预算执行情况、干部任用等,逐步向审计机关内部和社会公开,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
抓制度创新,构建不能腐的屏障。一是强化纪检组织制度建设。向上争取、内部调剂整合,完善机关纪检组织体系和力量,定责、定岗、定员,选优配强机关纪检人员,支部配备兼职纪检员,切实解决机关纪检力量配备和能力素质短板问题。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相关制度规定,对制度机制缺陷及时论证、补充、修订或完善。建立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述责述廉、公众评价、责任考核等机制,将责任主体具体到岗,将责任内容细化到每个环节。二是强化业务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审计业务相关制度,将审计业务流程规范化,规范审计权力运行过程,做到廉政风险防控环环紧扣,事事扎紧。针对审计业务工作中的重点岗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完善相应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规范约束审计行为,防止审计内容和审计对象选择上该审不审、审计发现问题该报不报等问题。三是加强机关内部事务制度建设。对审计机关综合管理廉政风险可发易发岗位、环节,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构建系统全面的防范措施。人员管理方面,重点规范审计机关人员补充调整、干部选拔、职务晋升、考核评估、奖惩落实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健全人事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行干部人事信息公开、痕迹管理、业绩登记等制度,提升人事工作水平和效率。财务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严格财务审批手续,优化支出审批权限,推动审计人员按章执行,严格规范外勤经费的预算和使用。物资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登记、使用、处置制度、台账,有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进出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等制度建设。
抓监督问责,营造不敢腐的氛围。监督问责作为权力监督与制衡的有效方式,是审计机关监管审计权力,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保障,必须以坚强的定力、铁的措施,加强审计机关的监督问责,形成震撼之势,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内部监管,明确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机关纪检、业务部门、审计组长、主审和审计人员等监管主体,落实各级监督检查责任,形成内部监管网络。设计清晰合理监管流程,根据风险信息、工作流程、权力运行路径,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权力,形成约束与制衡。外部监管,强化被审计单位监督,向被审计单位公示审计纪律,公示主要工作流程及相关应知事项,自觉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逐步推行落实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社会监督。定期研判,制定廉政风险研判制度,定期对廉政风险研判和会商,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处置、反馈机制,对可能引发违纪违规行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措施,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防范化解廉政风险。(作者系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