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2018-12-21 12:35李忠源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李忠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7例,32例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纳入非手术组,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纳入手术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且手术组总有效率高于非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行X线摄片,手术组掌侧角、尺侧角及桡骨长度均较非手术组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非手术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手术组皮肤坏死发生率2.86%。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更佳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但术前应积极处理肿胀,以免术后愈合不良。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73-0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约四分之一患者骨折涉及关节面[1]。既往主要采用保守治疗,考虑桡骨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保守治疗并无法保证其解剖结构复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学者[2]认为桡骨远端骨折并不一定导致关节功能的下降,整复关节也不一定能保证其功能良好。基于目前已有研究現状,本研究特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7例,纳入标准:存在明确外伤史;患者伴腕部疼痛、肿胀;骨折移位,活动受限;有明显压痛、叩击痛及骨擦音;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不伴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不能完成随访或随访丢失者;自愿退出研究者。32例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纳入非手术组[男17例,女15例,25~75岁,平均(46.25±13.6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9例,摔伤16例,暴力伤7例,其中Colles型19例,Smith型3例,Barton 型9例,其他1例];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纳入手术组[男19例,女16例,23~74岁,平均(45.76±12.9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0例,摔伤17例,暴力伤8例,其中Colles型20例,Smith型5例,Barton 型8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组:外伤后进行消肿止痛等处理。臂丛神经麻醉后参照骨折情况行手术:14例行掌侧入路,行Henry切口,显露深层旋前方肌,沿其桡侧切断部分肌纤维,暴露骨折端、关节面。21例被侧入路行背侧纵切口,牵拉拇长伸肌至桡侧,以暴露骨折部位,采用牵引法加以复位,恢复关节面,复位满意后选择长度合适的斜T形锁定钢板予以内固定。术中保护桡神经背侧皮支、尺神经背侧皮支以及正中神经和桡动脉。非手术组:对抗牵引2分钟,放松前壁肌肉,根据骨折类型进行按压复位,Colles型采用腕屈曲位背侧石膏外固定;Smith型予以腕背伸位掌侧石膏外固定。外固定后予以X线复查复位是否达标。2周后去外固定石膏,予以功能位石膏拖固定,2周后X线复查复位情况考虑去除石膏。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骨折完全愈合,且桡骨缩短1-2mm,腕关节功能正常视为显效;桡骨缩短2-5mm,且腕关节功能有所好转视为有效;桡骨缩短>5mm,且腕关节功能未见好转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X线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用(n,%)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治疗后X线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后3个月行X线摄片,手术组掌侧角、尺侧角及桡骨长度均较非手术组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非手术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

手术组皮肤坏死1例,发生率2.86%,高于非手术组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8,P=0.335)。

3 讨论

研究[3]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促使骨折恢复正常解剖形态,手术治疗可在直视下进行复位,更加利于关节面良好对位,从而降低骨折移位风险。但对于存在软组织严重受损者,切开复位存在皮肤坏死风险,且对于肢体明显水中者,术后手术切口难以闭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骨膜的破坏力较小,继而减轻软组织损伤风险,且可避免神经及血管损伤,相较而言并发生风险相对较小,操作也易于实施。但不足之处在于固定不牢靠,骨折复位较差,继而影响术后腕关节功能。故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结合其病情适当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严重肿胀者应待消肿后再行手术[1]。

综上,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更佳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但术前应积极处理肿胀,以免术后愈合不良。

参考文献:

[1] 王簕, 杨云峰.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 14(10):893-899.

[2] 徐文停, 倪诚, 喻任,等.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1):50-51.

[3] 俞军卫, 吴成如, 廖国权,等.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照评价[J]. 安徽医学, 2016, 37(1):71-73.

猜你喜欢
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