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金之 倪春波
“范式”一词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系统阐述,它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所谓话语,是在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具体语言行为。那么,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范式就是教师利用具体的语言、通过一定的语境影响受教育者,以期形成共同的世界观与行为方式的统一。在人人都是“播音器”的时代,传统的“行政话语”与“教材话语”将不再契合受教育者的行为价值,作为高校教育者,建构有效的话语体系,提升话语表达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话语措施才能增强教育效果。
新兴媒体的推崇与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学习范式、行为习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准确把握新媒体视域下的话语范式特征对于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信息之大是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为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带来了便捷性。然而话语的自主性、碎片性为话语的信息筛选、价值辨别、话语监督的场域和效度带来了难度,话语主体从“中心”到“个人”转变成了“个人”到“社会”的格局。大学生是新媒体的最大使用者。正处于彰显个性、标榜自我的年纪,这也决定了大学生信息制造、发布的频率高于普通公众。
新媒体作为信息集成、分享传播的平台,具有内容开放、便捷分享、及时到达、强推而至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信息获取程序复杂、时间延长的特点,促进了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休闲娱乐的变革。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行政话语体系的优势与控制正逐步地消解,大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评论、分析、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但是,碎片式的阅读与参与影响着大学生价值体系、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学生自身对话语价值判断、行为取向感性化,略过式的、碎片化的阅读难以获得对社会核心价值、主流观点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对教育者获得话语权的控制与价值解释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语境下的话语交流具有较大的交互性与隐藏性。新媒体的传播者既可以是主体,同时又可以是受众;传播的内容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视频、语音、符号等多模态的话语;传播的形式既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对话,又可以是多人之间的交流,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性与多维性。同时,话语交互的主体既可以是实名参与,又可以是匿名表达。当话语主体脱离了现实约束,往往会将真实想法、信息判断和盘托出,这样可以为教育者掌握较为真实的思想动态。要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教育主体必须要进入交互的“朋友圈”,增强自身“吸粉”能力,加强舆论引导。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以传统的课题教学、专题讲座为主,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思政教育的话语权逐步向学生靠拢,传统思政工作者的权威性受到弱化。学生以自由的身份参与到社会的各项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政治模式。同时,不当的言论、行为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带来了话语的不可控和舆论的爆发现象,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严重的消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语言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思政教育话语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在内容上,强调理性的教学活动,缺乏时代气息;同时传统的教育形式简单,通常采用独白式的灌输知识为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工作具有强大的话语优势,社会主义核心观念和主流意识传播广泛。然而,随着新媒体影响的深入,更多的人喜欢在网络平台中自由表达观点。多数网络用户喜欢碎片化的浏览却不深入思考网络言论的利弊,这对于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虚拟空间下,对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思想迷茫,与主流意识形态渐行渐远,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新媒体时代思政工作话语特征以来带来的挑战,思政工作者必须抓住新时代下思政工作的新动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近、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政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对于新媒体,思政工作者必须保持包容的心态和接受的思维方式,研究新媒体话语体系的内容、形式、传播等规律,梳理建构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教育的范式。
在传统课堂上,思政教育话语权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课本对学生形成意识的灌输,这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随着新媒体的应用,教师独揽式的话语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倾向于平等交流。因此,思政教育话语权应向师生平等转变。教师要坚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并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教师还要提升自己的网络应用能力,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思维,实现传统优势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
通常,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喜欢用宏大叙事和学术理论传授给学生,有教条之嫌,学生看似学懂却不会应用,无法满足微观的学生日常生活、个性特点和价值诉求。思政教育的理论传教与现实世界相脱离,学术世界和生活世界相脱节。面对新媒体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从学术世界走向生活课堂,将学术中宏大叙事与生活结合起来,用生动的形象的生活的案例描述政治意蕴,让思想政治教育做到雅俗共赏。思政工作走进生活也是为了从学术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问题,做到思政工作的“供给侧”,以“微语言”“微生活”的话语来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让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获得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和话语价值的理性回归。
话语表达是指在表达话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借助微信、微博、云班课堂等多媒体形式参与到话语的表达之中。传统的话语一般借助实体课堂交流平台,这导致了教师话语表达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实现师生共情。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合作讨论,选取让学生感兴趣的讨论主题和热点内容,借助课堂、微信、微博等载体,鼓励学生讨论并发表看法,教师对论点进行有效点评,实现由教师独白转为师生对话。另一方面,课外要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形成浓厚的网络氛围,对于社会热点、学习难点,有效地答疑解惑、巧妙地为学生点赞,形成师生和谐、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与传统思政教育以现实场域教师与学生对话空间不同,思政工作者应充分运用网络应用空间,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占领网络教育新高地”,高效充分地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阵地,对于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合适引导、正确解答、客观评价,研判新媒体传播的规律。一方面,要搭建学校新媒体场域的构建,应多维度、多层次地搭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中获得信息。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的舆情管理和监督,制定舆情的迅速把控机制,设立网络信息员、评论员,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实时把控舆论动态,在线上开展深度的讨论和有效的线下活动;同时,还要培育思政教育的意见领袖,引导大学生理性辨别网络思维,让高校思政话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上,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不可磨灭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用户量的不断扩张,实现了“人人皆可进行信息表达的社会化分享与传播的技术民主,社会议程与社会话语的表达权也进入人人皆可为之的泛众化时代”。传统教育方式的话语正逐步弱化,大学生的生活、交往、评论空间已经转向了新媒体,这决定了新媒体成为思政教育新的阵地。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话语范式,需要教育者从教师独揽向师生平等转变,由学术世界向生活课堂转变,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对话转变,由个人对话向网络应用转变,最终实现思政教育话语雅俗共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