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思维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成功实践——以盐城广播电视总台三次大型新闻报道为例

2018-12-21 01:15刘焰光
记者观察 2018年17期
关键词:美食节总台盐城

文/刘焰光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是盐城传媒界的主力军,承担着主流媒体新闻策划与报道的重任。在该台的许多新闻报道策划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系统性思维的灵活运用。

一、系统性思维提升新闻报道策划的广度

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要做一些小策划、大专题,以丰富报道的内容,拓展报道的领域,挖掘报道的深度。但是在策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材料堆砌、视野不够开阔、故事缺乏新意等问题,很难打动受众。因此,运用系统性思维统揽新闻报道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性思维最初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5年提出来的,源于他对生物系统的研究,后来逐渐被其他学科接受并运用到不同领域的研究,最终发展成为系统论,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系统性思维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它是一种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整体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不是单独地看待某一个认知对象,而是将其置于所处的具体环境之中,不仅要关注认知对象本身以及认知对象各要素的组成结构,而且要探讨认知对象与环境是怎样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新闻报道策划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意志、一种精神。在媒体报道中,最常见的是人物类新闻报道策划,在报道中自然要以人物故事为主体,既要写出人物成功背后的鲜花与掌声,又要记录他们奋斗时的艰辛与坚持,要道出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2017年4月以来,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寻找身边的工匠达人”系列新闻报道,旨在通过报道“身边匠人”,弘扬劳动光荣的主题。通过“身边的工匠达人”征集方法,成功征集到来自全市各行业近百位具有不凡技艺和工匠精神的达人,然后组织记者对征集到的工匠进行筛选、采访,发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用鲜活的素材创新地表达,报道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的工匠精神。在播出时细化自媒体、融媒体和传统媒体报道的分工合作,让“身边的工匠达人”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受众既能看到开发大飞机垂尾精加工平台的工程师,也能认识到参与航天发动机厂火箭制造项目的企业家,还有那些仅有初中文凭却制定出行业标准的船舶业领军人物,以及那些平时就在身边的教师,原来还是培养世界技能大赛银奖得主和全国技术能手的教练,更有为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耗尽毕生心血的“非遗”传人等等,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劳动者”。

这样的系列新闻报道展示的是不同行业的工匠达人不凡的技艺、平凡的匠人之心,重塑了新时代对于工匠精神的全新定义。在新闻报道中,工匠达人走上荧屏,讲述他们自己平凡的劳动故事,树立起这个时代对劳动者定义的新标杆。节目播出后,在全市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通过公众点评和专家评选等环节,产生了“盐城工匠”人选,分别授予他们“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市创新能手”荣誉称号。如今,工匠精神在盐城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成为市民的精神标杆。该系列新闻报道把劳动者放在了社会的整体中来报道,受众看到了他们的成就,也理解了他们的平凡。

系统性思维在“寻找身边的工匠达人”新闻报道策划中的成功实践表明:普通劳动者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一群体才是新时代应当歌颂的主人。

二、系统性思维提升新闻报道策划的厚度

新时代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其核心竞争力是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最根本的东西是思想,只有运用系统性思维才能把好故事融入到整个大时代背景中。盐城是新四军军部重建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年来,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让市民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了“盐城,一座城市的抗战记忆”史实性新闻报道,对新四军在盐城的历史进行回顾。通过对采写思路、采写角度、写作风格、谋篇布局等方面的策划,让历史性的新闻报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历史的声音、档案讲解、新四军老战士访谈、情景描述等不同的抗战记忆,让受众感受到盐城人民在抗战前、抗战中和抗战后的不同生活画面,从而让市民倍感和平生活的珍贵,让他们明白战争与和平并不是单独的历史事件,它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在确定报道内容时,既要明确该新闻报道重点是介绍盐城人民抗战的历史史实,同时还要回顾和展示盐城的和平生活,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因此,该系列报道分为三个独立的篇章,它们共同构成了1941年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前后、盐城军民并肩抗战的历史画卷。该系列新闻报道的播出,让年轻一代的盐城人更加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先辈的战斗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价值。该系列新闻报道赢得受众和业界的好评,在省、市广播评优作品中获奖。

首先,第一篇章从《城之殇——火势非常凶猛,把天都要烤糊了》开始,讲述了盐城2000多年的和平生活。1938年3月30日,日机首次对盐城进行狂轰滥炸,随后盐城人民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战争灾难,激发了盐城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

接着,第二篇章《城之战——只要不死,不打败鬼子不回家》讲述了八路军、新四军到来后,盐阜男儿加入革命军队的盛况。据新四军老战士宋强回忆,“1940年10月,由南北上的新四军陈毅部和由北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在盐城境内的狮子口会师了。陈毅将军为此还即兴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结尾的《城之情——为保护百姓,新四军宁愿牺牲自己》讲述了发生在盐城的几场激烈战斗,缅怀了英勇奋战的烈士们。在最为惨烈的“刘老庄战役”中,新四军战士伤亡惨重。战后,盐城百姓眼含热泪掩埋了战士遗体,选送了82名盐城青年到新四军,重新组建起2营4连。至今,这支赫赫有名的“刘老庄连”仍在我军序列。盐城现在的郭猛、步凤、潘黄、学富等4个镇都是烈士的名字,以烈士命名的村庄有54个,盐城人民用这种最朴实的方式来纪念这群最可爱的人。

三、系统性思维提升新闻报道策划的温度

新闻是有温度的,这里的温度不是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上,而是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生活冷暖的关注上,“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若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曲似的”,这既是新闻前辈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生活周刊》的期望,也是所有新闻报道的灵魂所在。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的“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力作。我国是农业大国,盐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在盐城举办一年一度的“杨侍生态美食节”是市民欢呼雀跃的事情,盐城广播电视总台作为本地传媒主力军,借此机会“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更是责无旁贷。

从2016年开始,杨侍村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杨侍村以“以工强村、反哺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有机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现已建成“江苏杨侍农业生态园”“杨侍水上乐园”等全省著名游乐景点。其中包括万余平方米的室内外温泉、休憩公园、葡萄采摘区、鲜桃采摘区、樱桃观赏采摘区、百亩特种水产养殖及垂钓区、游乐场及千亩高效设施农业区等,日游客量高达近万人。“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活动的举办传递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喜悦,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农民更加丰富的精神面貌。通过一系列新闻报道策划,让受众深切地感受到农民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2016年,由盐城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的首届“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新闻报道取得圆满成功。活动期间,杨侍村还举办有机食材、海鲜食材、名特优产品优价展销会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推出“万人免费同食羹,挑战吉尼斯”中国之最、新精品淮扬菜“沈拱山家宴”生日席、网上征集“美食达人”参加吃货节、乡村美食大赛、家庭主妇家常菜厨艺赛等系列活动。当造型精美、香味扑鼻的诱人佳肴呈现在展台上,现场市民和游客纷纷用手机拍照转发,分享喜悦。

每届美食节拉开大幕,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都会对开幕式都进行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形成农民与市民互动,现场与基地齐欢的热闹景象。通过产品展销,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装满了市民的“菜篮子”。在现场搭建的舞台上,农民随性的文艺表演让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兴高采烈、乐此不疲。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对“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一系列的报道体现了杨侍美食节是“农民的节日、游客的盛会”,不仅聚焦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展示农民和市民的精神面貌,让更多受众了解了当代的农业、农民和农村,这就是邹韬奋先生所言的“有温度的新闻”。

四、结语

系统性思维是把认知对象当作一个整体并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和运用系统性思维,提升新闻报道能力,才能达到“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新效果。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报道的策划中运用系统性思维,把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当成一个整体,挖掘其实质,使这些新闻报道充分体现出整体性的特征,有利于形成更具广度、厚度和温度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美食节总台盐城
No.2 抖音成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持权转播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赛事合作目录发布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校园美食节
班里的美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