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院校进行煤矿安全培训的几点思考

2018-12-20 10:41牛莉敏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安全培训煤矿教学方法

牛莉敏

摘要:本文介绍了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师资队伍建设,详细介绍了笔者在培训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各培训机构要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安全意识,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生产形势向好发展。

关键词:煤矿 ;安全培训;教学方法

一、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复杂、煤矿企业不够重视安全投入,特别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不够专业、加上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突出,经常出现各种安全事故。要想解决问题,不仅仅要改变完善生产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增加安全投入、改进煤矿技术设施设备等,更关键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安全培训。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不仅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收入和持续发展,还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进一步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现场调研

安全培训人员到生产一线,是检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程度、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联系煤矿企业、为煤矿企业服务的有效方式,对于更新个人教育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培训教师和基层职工沟通交流建立了平台。

2、继续教育

煤矿培训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教师尊重学员的反馈意见,教与学互补,教学相长;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抓住一个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广泛收集材料,探索研究,多角度认识问题,力求得到有见解的结论,并将这些体会与见解运用到实践中。

3、听评课

听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共同切磋提高的重要工作方法。针对煤矿安全培训,可以组织煤矿企业有关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经常听课,这是进行培训教学研究真实的现场调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有利于全面进行改进工作。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差距和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方法探索

1、互动式教学

讲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发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们在讲到矿井空气的气候条件时,有一道判断题是这样的:根据冬暖夏凉的现象可知,矿井里冬天的气温比夏天的气温高。

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分了四个组,每一组详细说明自己的理由。经过学员们讨论,其中两组给出如下理由:

A组:矿井里的温度受到外界特别是大气层的影响较小,与地下土层或者岩石层的温度基本一致,当大气层温度发生变化时,矿井里的温度不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出现了冬暖夏凉的情况。

C组:因为煤矿井下是一个比较恒温的地方,没有太多的温度变化,相对比较地表夏天的热和冬天的冷,你会感觉到冬暖夏凉。

最后培训老师总结:在煤矿进风路线上,冬季,冷空气进入井下,冷气温与地温进行热交替,风流吸热,地温散热,因地温随深度增加且风流下行受压缩,故沿线气温逐渐升高;夏季,与冬季的情况相反,故冬暖夏凉。所以,与地面空气相比,井下空气有冬暖夏凉的感觉。准确说:煤矿井下进风流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与地面气温相比“冬暖夏凉”。

2、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结合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已讲授相关内容提出问题,来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和探索。研讨式教学是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学活动,还学生主导地位,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更容易且更深刻掌握相关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例如我们在讲到矿井通风的任务时,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最重要的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矿井空气,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有了一定了解;在矿井气候条件介绍过温度湿度和风速构成了井下气候条件,所以学员们在培训教师不断启发的前提下,会想到第二条(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到安全浓度以下)和第三条(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然后老师简单提示第一条(供井下人员呼吸)也不难联想到,关键在于第四条(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根据课程安排,矿井灾害防治的相关内容在后面章节介绍,需要教师补充。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把事故案例与培训内容相结合,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视频播放,组织学生讨论事故原因,从中得出教训。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非常实用,我国每年都发生数起各种安全事故,通过了解这些案例,可以加深学员对各种灾害隐患的识别 ,掌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应用与事故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而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在讲煤矿事故灾害预防相关章节内容时,笔者引入了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结合视频印象更加深刻。

典型案例: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八日,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在碟子购项目工程段发生透水事故,透水口在中煤建一公司负责施工的工作面的迎头上方,事故造成38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

视频介绍了事故发生详细经过和直接原因,看过案例视频后,组织学员总结教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不可动摇长期有效的指导方针,一定要落到实处。

四、仿真模拟系统设备的应用

提高3D、4D、虚拟系统等技术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逐步在各个行业推广普及,应用于煤矿安全培训,仿真实训系统克服了常规培训缺乏实际操作的弊端,将井下采、掘、机、运、通、排等各种设备的实操训练搬到课堂,通过对设备操作台的练习来虚拟再现井下生产环境、机械设备工作状态、检修维护等,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仲元 等《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2期

[2] 刘加悦.关于煤矿安全培训与中职教学之间联系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5年

[3] 谢添.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实务[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

[4] 国务院安委會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猜你喜欢
安全培训煤矿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议安全培训对热电集团的重要作用
油田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的开展及优化思路论述
试论新常态下如何提高煤矿职工安全培训质量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