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形势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

2018-12-20 08:54:52孟祥锐孟祥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选题科学

孟祥锐,孟祥爽

(1.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2.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慧谷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交叉融合学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国家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促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创新创业的形势下,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思路以及几种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方式。

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需以创新能力为导向,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改革体现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内容等各环节。

1.1 毕业论文(设计)的现有选题方式

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日新月异,要求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而当前大学教育相对封闭,使得毕业生的知识结构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同时,毕业论文的选题相对模式化,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缺失。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以往都是本专业的教师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提供论文(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由于受到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的局限,这种选题方式往往存在论文题目重复、部分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题目等问题。基于此,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中,采取学生和教师互选的方式。指导教师提供个人的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和专业特长选择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讨论后确定论文题目。如此可以使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同时避免教师在提供论文题目的过程中“换汤不换药”的问题。

1.2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式的改革

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改革,必然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指导教师方面,以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都是由本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创新创业形势的带动下,有必要邀请企业指导教师与专业任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企业人员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充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二,在指导方式方面,除了常规的面对面指导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提高毕业论文的指导效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灵活。

1.3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改革

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分类指导,创新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层次、多样化,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毕业论文的内容可以来源于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日常的课堂学习、开放实验室、野外实习、专业实习、专业竞赛等各个实践环节。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真正实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性,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方式

2.1 鼓励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强化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校外实践基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进行校企之间的师资培训、员工培训,达到互利共赢。

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将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连贯起来,选聘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事业人员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实践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得到岗前技能训练。学生开始专业实习半个月以后,确定是否可以根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组成。具体评分标准参见表1。

表1 专业实习内容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2.2 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转化为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学生所必须进行的教学环节。如长春师范大学最新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创业基础等教学环节。学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习“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了解和掌握创新和创造性的重要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加“互联网+”比赛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相关创业训练等方式来实现。

2.3 将专业竞赛成果转化为论文,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覆盖面和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因此更需要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性较强的人才。近几年来,由各大GIS软件公司主办的GIS大赛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关注。一方面,GIS大赛的比赛内容涵盖面较广,针对行业内热门应用领域,结合GIS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分成不同的组别。比如ESRI公司和超图公司主办的GIS大赛将比赛分为地理设计、GIS应用开发、遥感应用、三维应用、移动应用、Web与Online开发等组别。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GIS大赛的过程中,从选题到开发、应用到提交参赛作品,时间周期大约为4~5个月。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身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竞赛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加工和延续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这种转化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激发学生参加GIS竞赛的热情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4 将课程大作业强化为毕业论文(设计),提高专业知识的延伸性

为了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专业中的一些课程设置大作业,作为学生的期末评价。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等课程都设置了大作业。大作业从学期的开始延伸到学期末,设计的最终结果作为课程成绩的评价的依据。授课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大作业中能够扩展的内容进行更深程度的研究和探讨,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

2.5 优秀的毕业论文转换为成果,促进学生就业

当前创新创业的形势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创新性,对所学的知识和研究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中,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他们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实际问题。对于这样的毕业论文(设计),应该鼓励学生将其转化为成果,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具有竞争力。

3 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地理信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方式的改革,锻炼了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具备了更强的自主性,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不同选题来源,尤其学生在实习中选择的论文题目,与社会实际问题相接轨,体现了毕业论文(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选题科学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7:08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科学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母子健康(2015年2期)2015-09-28 02:42:10
科学拔牙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