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纸质年华

2018-12-20 01:29王亮
新阅读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纸质杂志作文

文/王亮

当追溯我的个人阅读史,迅速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轮红彤彤的朝阳,一个小女孩面对朝阳站着。画面下方用大大的楷体字写着:“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应该是一本小学课本,我读到它时大抵还未上小学。时隔近30年,回忆起来我仍惊艳于那彩色插图的精美,竟仿佛还嗅得到书的油墨香。纸质阅读对人记忆的影响竟能如此深刻。

阅读的种子要尽早埋下

儿时家境不宽裕,根本没条件给我买书,因此我抓到书就开始读。每次去亲戚朋友家,只要看到有书籍、报纸、杂志,别的玩具就都先放一边,拿过来就先过过瘾。哥哥姐姐的课本自不必说,全部提前“继承”。课外读物之类的,大舅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酷爱摄影,订阅了很多摄影杂志。对一个孩子而言,简直就是宝藏。16开全彩,铜版纸印刷,既好看又好玩。好看的图片剪下来当画片赏玩,硬硬的纸张做手工最佳。此外印象中就连什么《工农兵连环画技法》《西安事变》《世界奇闻录》这些杂七杂八的书也都当作至宝翻看过了。那时我的父母根本不用担心我整天到处疯跑,因为只要有书读,想把我从家里撵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我因此成了那种从小就让父母特省心的孩子。

广泛的阅读使我的语文成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路领先的,高考以135分的成绩摘得了整个考区的单科状元。抛开功利性目的来说,当你不必为了某个学科的分数而纠结的时候,你才可以真正地开始自觉培养这一学科的综合素养。比如作文,我确实是因为能感受到遣词造句的快感才会用心去学习的。因此小学时我开始有意识读的就是作文书。我的母亲绝对是个伟大的母亲,她虽然没有指导我阅读,但是绝对支持。一开始是四处搜罗旧书给我读,后来当我提出要买某类书时,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她都全力满足。所以我读了大量的作文杂志、作文选,半生不熟地消化着那些华美的辞藻、句式,死记硬背地在课堂练笔中生搬硬套到自己的习作中,蒙骗了不少高分。即便生涩,但这个过程一定要有。

很遗憾,我到初中才开始读《童话大王》。但这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这是她最喜欢读的杂志。写作中有“童心说”,我觉得好的读者也一定要有“童心”。这位老师把《童话大王》当作奖品奖励给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如此我方能走进这个奇妙梦幻的世界。我在做作文杂志编辑期间创作连载了作文童话跟那段时间的阅读关系密切。童话给孩子提供的是一种思维,理性的思考借助天马行空的感性符号表达出来后将生发出无穷的力量。记得莫言先生在谈到第一次读《百年孤独》后的感受时说:“原来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啊,这不就是我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那类故事吗?”从这个角度说,每个孩子有成为伟大作家的潜质。

阅读最大的馈赠是表达的欲望

作为80后,中学时一定会读到《三重门》。我想很多学生读这本书时都是偷着读的吧。因为它在让学生大呼过瘾的同时却让老师和家长担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经历却一定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和班主任一起读的。当时社会上对所谓的“韩寒现象”的讨论热潮尚未散去,老师便让我们集体读完后写一篇读后感。我当时没有假惺惺地对林雨翔的做法口诛笔伐或是扼腕叹息,而是从结尾入手,围绕林雨翔的“茫然”讨论小说通篇弥漫着的叛逆与彷徨交织的气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这不过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烦恼。本以为这一番不太“主旋律”的论调会被老师批评,没想到却被当作范文在全班风光了一把。这让我对这位班主任老师又多了十二万分的敬意。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么流于简单机械的技巧分析,要么流于美其名曰“读写训练”的程式化读书笔记的写作。反倒是那些应该被鼓励的能够彰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个性化阐释被扼杀了。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恰恰瞄准了这个问题,近几年各地语文高考作文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和素养。我想目的就是要既葆有学子自由思考的能力和乐于表达的欲望,又教给他们灵活机动地应对测试的态度。以我的经验而言,套路化的答题模板我是没有背过的,反倒是在那位班主任的激励下,即便临近中考,仍然保持一天一篇作文的习惯。而她则一直积极地组织我们参加各类作文大赛,我才得以在初中毕业前收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酬,拿到了第一本刊印着我的文章的杂志。

当我们在阅读后却丝毫没有表达的欲望,我觉得这种阅读就是失败的。能做读书笔记最好,做批注、摘抄也不错,哪怕只是和别人简单分享阅读感受也好,都会使这次阅读获得提升。读书沙龙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对同一本书可以有无数个角度、观点、感受,这种丰富性是阅读给予人无差别的馈赠。

纸质阅读最无法替代的是丰富的质感

一本书从排版设计到印刷装帧再到被你从书架上取下开始阅读,这之间要经过多少思想与手工的传递?正在读这本杂志这篇文章的你可曾严肃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升入高中后,我的语文老师更牛。古文学功底极深,写得一手好书法,画得一手好国画。高中学习任务那么紧,他创办文学社,把我们这些喜欢写些酸诗、拙文的孩子聚在一起,耐心地指导、修改我们的文字,然后手工制作了一本杂志。封面是他手书的刊名和手绘的图案与花纹,素朴典雅。内页是请人打字排版并印刷出来的,但凡空白处都考究地手绘上插画。当我们抚摸着雪白的A4打印纸上自己的名字和文章时,除了骄傲和兴奋,更多的是一种近似于神奇的感受。因为对那时的我们来说,能印在书籍和杂志上的,都带着几分权威和神圣的意味。但这本杂志是我们的老师亲手做出来的,怎能不让我们激动呢?这种感觉甚至都比后来我拿到自己出版的诗集还要强烈。

一本纸质书的质感丰富得会超越你的想象。从封面的设计到装订的方式,再到纸张的材质、油墨的味道、字体的选择、排版的方式,乃至翻书的声音都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颇有些矫情地说,书的颜值和手感、味道绝对会影响到你的阅读体验。

我有一套1973年版的鲁迅文集,是分好多次从多个书摊淘到的。封面均是鲁迅的浮雕像和鲁迅手书的书名,素朴典雅,赏心悦目。翻开扉页,或盖着某某图书馆的馆藏章,或用蓝黑色钢笔写着“某某于某年月日于某处购得”。再翻到版权页,它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刷厂,如今被我排在一起端端正正地放在书架上。旧书自身带着一种时间发酵的沉稳气味,让人心静。如果你有幸再能读到前任书主写下的批注,便可与之对话,或是猜想当时对方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这些字的。有一次书中竟然惊现一张糖纸,平平整整地躺在书页间,颜色依然鲜艳,抚摸上去那种敷蜡的质感仍在。花花绿绿的纹样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审美。

从老师亲手制作的杂志到我为我的学生编印的诗刊,从我自己手工装订的山寨作品集,再到我亲自参与装帧设计的书籍,纸质书的质感中流淌出的美学思考始终在影响着我,它甚至成为阅读的一部分,在书页飞扬间沉淀着我们对书香的眷念。

我们永远欠这奔波的生活一本好书

第十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纸质阅读仍是主流,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手机阅读或是听书,但还是有很多人放不下纸质阅读的那份踏实与厚重感。

孔子曾提出好朋友的三个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诚信、博学多闻。还有谁能比书更完美地诠释这三个标准呢?一本书一旦付梓,它的价值观就已然确定了,它一定会耿直地忠于自己印上的每一个铅字。它不仅不会说谎,还不会爽约。这次读完,放上书签或简单地折一下页角,下次翻开它就会在那里欣然地等着你,帮你唤醒上一次的阅读记忆。即使我们再怎么因疲于奔命而迷失自我、无暇他顾时,也至少该为自己留出读一本书的时间。因为在阅读中你或许无法准确地感知时间的流动,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思考,我思故我在,阅读能让你真实地感知到自我的存在。

我不确定在我的纸质年华中还将邂逅多少美好的书籍,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与阅读相约的日子永远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纸质杂志作文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杂志介绍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