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张 健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出现衰退迹象,钢铁需求量显著下降,随之而来产能过剩、环保倒逼、外贸摩擦等问题接连爆发。2009年开始,多部委开始部署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宝钢、南钢等钢铁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尝试打破渠道单一、封闭运行、单向流动的传统供需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面向终端用户的覆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流程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迈出了向高质量的发展关键步伐。
近年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深化应用,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宝钢、南钢等企业破解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这一矛盾的相互制衡,聚焦需求,积极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在传统生产模式下,钢铁制造业与用户间信息交互不充分、内部生产组织缺乏柔性,产品交付标准单一化,千篇一律的共性产品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南钢以船板定制配送为抓手,依托“JIT+C2M”定制平台,推动了基于用户全品种、个性化规模定制需求为中心的拉动式生产方式全面变革,实现了以订单信息为驱动的智能生产和调度,原材料采购计划更加有序、降低了采购成本,生产组织计划更合理、实现了产能资源价值最大化。宝钢在个性化定制方面积极探索出了“先期介入模式EVI(供应商早期介入)”,宝钢提前参与到汽车厂的产品设计、模具开发、现场工艺等各环节中去,既提前了解了客户的需要,又使双方的产品研发保持同步,其汽车板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规模制造与定制化生产有机地融为一体,将用户需求充分体现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全新产业模式,实现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南钢通过金陵钢宝网、客户管理系统(CRM)、采购电子商务平台等与23家合作钢厂、50余家商家以及6300余家注册用户共享市场需求和客户资源数据,经过数据开发利用,与客户协同研发,形成与市场紧密融合的产品体系和以钢铁生产为基础的产业链集群。
大规模定制模式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使钢铁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使用、报废处理、循环利用等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小,与其他行业和社会实现生态链接,从而实现钢铁企业良好的绿色制造模式。南钢基于JIT+C2M新模式实现了绿色供应链模式,帮助船厂将钢材利用率由90%提高到95%,库存从原来2个月下降到7天,造船工时节省了1/3。
钢铁业大规模定制的商业模式助推了传统钢铁业走出国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使得钢铁制造企业产品拥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对外出口交易的时间和成本,扩大了服务的边界和市场,提高钢铁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南钢依托“JIT+C2M”个性化定制平台,增强了船板出口的竞争力,争得了与国外钢材制造商的竞争话语权,生产的大规模定制化船板大量出口日韩船厂等国际市场。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与钢铁制造商形成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共享产业链信息和资源能力,形成资源优化利用、效率最高、成本最优的产业链协同模式。以南钢为例,金陵造船厂作为南钢重要用户,在与南钢合作后,钢材利用率提高3.02个百分点,缩短采购周期1个月以上,降低了钢材仓储管理成本,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和运营费用,减轻付款资金压力,促进分段制造计划向日程计划管理转变,提高加工车间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不断加速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工业互联网蓬勃兴起,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在客观上要求传统行业工业企业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推动工业经济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探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道路,抢抓产业变革发展机遇。
传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需要提供战略咨询、架构设计、实施方案、关键装备、核心软件、数据集成、流程优化、运营评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因此需要工业企业、硬件厂商、ICT企业、互联网企业、咨询服务商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整合数字链、技术链、企业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生态圈理念引领产业集群,创造性的整合产业资源,优化整个产业链价值体系,相关业务主体精确定位、优势互补、互通互联,实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构建和谐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优化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环境,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迫切需要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政府做好市场经济的“裁判员”,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开展试点示范、夯实共性技术、完善标准规范和打造产业生态等多维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