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2018-12-19 11:17董治
银行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博士后工作站精准

董治

金融扶贫,扶贫为本,金融为器。2018年11月16日,“2018年全国博士后金融论坛”在内蒙古包头市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商银行共同承办。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各界代表共180余人,围绕论坛主题——“创新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展开了热烈讨论。

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丛虎,内蒙古扶贫办副主任张钢,包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璋,包商银行党委书记、监事长李献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领导和专家,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魏革军,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原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华而诚等专家发表了主旨演讲。出席论坛的还有包商银行副董事长金岩,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包商银行纪委副书记、党群工作部总经理王玉敏。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乌杰、连辑、周金堂、刘学民、西沐、路卓铭、王德恭、郭凯军、徐光太等出席论坛并作大会发言。包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博士后和博士后工作站管理人员参加论坛交流。

包商银行党委书记、监事长李献平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全国博士后金融论坛”的举办体现了包商银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运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助力扶贫事业的社会担当。近年来,在包商银行党委和包商银行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互联网金融和精准扶贫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先后开展了包商银行定点扶贫项目创新及相关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金融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本次論坛邀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金融企业代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于一堂,聚智汇力,共同推动和加强博士后在金融、科技、扶贫等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交流和探索“金融科技助力扶贫”的新道路,对于开辟金融科技创新和精准扶贫结合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原中国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连辑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连辑表示,党的十九大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阶段、目标和重点进行了详细部署,我国博士后培养应充分贯彻十九大精神,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强化问题导向。连辑认为,贫困是社会发展的短板,而脱贫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各界都应站在更高角度看待扶贫工作。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下,农村的发展速度相对于迅速成长的城市而言还是落后,这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迅速拉大。在不拉低城市发展速度的前提下,脱贫的可行路径只能是狠抓农村建设,而社会结构不成体系、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是农村贫困的内在原因。因此,打好我国脱贫攻坚战应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城镇化不应过度,应在保持城乡适当比例的基础上,按照中央部署,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第二,应由政府牵头主动推动第二次城乡要素交换,充分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生产、管理、人才、教育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第三,通过制度手段,将人才常态化地留在农村。一手抓“能人”,一手抓农村大众普遍素质,优化农村人才结构。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柴洪峰表示,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作。柴洪峰认为,坚持用普惠金融的理念推行金融普惠,是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柴洪峰强调,金融科技在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运营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金融科技本身存在的技术风险和推动金融生态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给现行监管带来了挑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须正视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原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华而诚表示,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扶贫领域,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打好扶贫攻坚战,助力包容性增长。生产性的扶贫项目应用互联网P2P平台募集生产资金,并以电子商务的模式网上销售,打破时空的限制,做到“农户——供应——销售”的无缝对接以及资金流、物流、商流的合一,达到大规模生产,提高农户的生产力及收入。同时,消费将引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将由零售转向服务,农村扶贫项目亦可以金融科技拓展服务消费市场,譬如快速增长的国内旅游及文化产业市场。公益性的扶贫项目亦可应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项目信息,动员社会公益资金的投入。

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孔雯做了题为《基于NSP的信贷投放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比较研究》的报告。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角度对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报告还对EMD(经验模态算法)和NSP(零空间追踪算法)进行了介绍,并应用两种方法对我国三大区域存贷比数据、贷款占GDP的比值这两个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解。通过对分解后的趋势进行分析,阐述三大区域间存贷比的差距和贷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差距,说明落后地区要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政策倾斜,使广大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为落后地区发展做贡献。

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领导也强调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体现了包商银行和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责任担当,以及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支持,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金融领域专家和博士后高层人才,持续关注和推动金融扶贫的研究,各方共同努力,让普惠金融的发展红利惠及更多贫困对象。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爬坡上坎、啃硬骨头的艰难时期,要在金融的支持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内生性脱贫。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关键是要对金融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各种扶贫需求进行精准识别,为农牧户设计研发简便、快捷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通过智能系统完成自动审查审批、快速到账、随借随还等服务,使困难农牧户真正获得便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覆盖率。

主旨演讲之后,下午的圆桌论坛围绕三个议题举行了座谈,三个议题是“博士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同业设站单位交流合作、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未来发展”。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连辑、周金堂、刘学民、西沐等,包商银行行内导师,以及参加论坛的博士后、同业博士后管理人员进行了热情的交流和讨论。会议当天同时举行了“2018年全国博士后金融论坛”优秀论文的颁奖典礼,对优秀论文获奖代表进行了表彰。

66vZ74ZxiXPyTwoatZsCoA==

包商银行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单位,近年来将内蒙古自治区30个贫困旗县区作为重点扶持区域,线上打造“精准扶贫马上帮”项目,线下打造“丰收贷”“农机贷”等产品,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采用“银行+政府+担保公司”合作模式。截至2018年10月末,全行涉农涉牧贷款余额达320亿元,存量客户达23万户,其中向自治区内贫困户发放贷款2.49万笔,贷款余额14.9亿元。

自2016年以来,在包商银行党委统一领导下,包商银行积极捐赠资金物资助力精准脱贫及党建阵地建设,先后与包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以及包头市扶贫办党组和包头一附院等联合开展多项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支持工作。此外,包商银行还开创了非公有制企业主动承担国家定点扶贫任务的先河。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包商银行通过“精准扶贫马上帮”模式,在两定点扶贫旗投入帮扶資金1716万元,支持精准扶贫项目69个,直接和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达500余人。

2010年8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包商银行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3年初获得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设站八年以来,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完成出色,社会反响良好,在2015年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中,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评优秀并被通报表扬。工作站的很多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营中,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研究和扶贫模式方面的研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和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反映广大博士后在金融、科技、扶贫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金融业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经验和举措,践行金融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意义重大,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博士后工作站精准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二○一九年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广西今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获资助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后发展现状分析
钟章队:重视博士后的培养使用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