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小戎
送小孩子上课外班的时候,老师们多半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们的表现,但大多不太真实。比如外教口语课,课后老师会把孩子的表现夸得天花乱坠,但其实孩子全程讲得磕磕巴巴的。你让孩子学围棋、钢琴、游泳,孩子学得如何都比较容易检验,围棋、游泳都能分胜负,钢琴的话,外行也能听出弹得是否悦耳。唯独画画比较难说。每次画画课结束后,老师都可以跟家长讲讲这一堂课画某个主题的用意、孩子有没有领会、实现得如何。但有时孩子自己随便画画,家长也觉得,画得跟毕加索的作品似的,但誰也不会由此断定自己的娃很有绘画天赋。
我儿子学了一段时间画画,在路上看到莫名其妙的画的时候,就会跟我说:“你知道吗?抽象画的含义是什么,只有画家自己知道。”孩子可能觉得,我画不好一辆汽车或者一只苹果,但我可以画一个抽象画,随便泼洒一些颜料就是了,别人看不明白很正常,我这是抽象画!但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篇文章说:“虽然抽象画把画家从准确反映现实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但是大部分抽象艺术家都经受过大量正规的艺术训练。他们使用的新的风格和技巧是跟比较典型的艺术技巧一起发展出来的,而不是为了弥补技巧的缺乏。”
孩子画画课上表现不错的话,家长也不用太怀疑。画家大卫·霍克尼在《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一书中说:“在摄影发明之前,几乎每个人都会画画。那时候,工程师必须知道如何绘制机械,就连美国军校都有素描课,因为军官也必须会画图。”《纽约》杂志艺术评论家杰瑞·萨尔茨说:“不要怕画画。弄出斑点。告诉自己,你只是在绘图、玩耍、实验、观看。如果你会写字,你已经知道如何画画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形式,有了写出字母、数字、涂鸦的风格。那也是画画。”
人们在画画上的天赋还是有高低之分。几年前,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说,我们的绘画能力依赖三个要素:如何感知现实、对视觉信息的记忆力如何、选择描绘物体的哪些元素。这三方面都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首先,不会画画的人不能如其所是地观看世界。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时,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错误地判断其大小、形状和颜色。比如离得近的时候比相距较远时显得更大。画得好的人能够超越错觉。另外,绘画需要既关注整体比例关系,又关注细节,成功的绘画需要在两种模式间切换。
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绘画,攒下了不少作品,画得好的可以挂起来,至于画得不好的,一位美国妈妈说该扔就扔,“如果画画的活动是有益的,那就让这部分活下来,让它的结果死掉。就像其审美品质一样,孩子们的艺术努力的结果是不完整的。扔掉对谁都好。让艺术的生命周期变得完整,让短暂的东西名副其实。童年也是如此。孩子们逆风破浪前进,直到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扎下根来”。当然,扔之前可以用手机拍下来。万一以后孩子成为大家,还可以拿出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