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栋
潼关县南依秦岭,北临黄河,是陕西关中道东部边陲的农业小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产生的秸秆也逐年上升,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用则利,弃则废。潼关县按照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总体布局,坚持“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以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沿线镇为重点实施区域,以建设千亩示范田,完善农机或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规范实施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玉米免耕播种、秸秆还田、饲草加工、玉米机收等主要内容的五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拓宽秸秆利用途径,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
1.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
潼关县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三大作物为主,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2016年可产生秸秆总量约为7.5万吨。其中,小麦秸秆量约为2.75万吨,玉米秸秆量约为4.3万吨,其它作物秸秆量约为0.45万吨。
2.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
2012年,潼关县开始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经过6年的示范、引进、推广,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秸秆田间处理技术路线及模式。小麦秸秆处理方式:秸秆残茬覆盖还田、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秸秆处理方式: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铡切、挤丝揉搓加工,玉米带棒青贮收获。据统计,2017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机具达到858台。小麦秸秆还田面积10.68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97%,玉米秸秆还田面积9.56万亩,玉米秸秆青贮加工面积0.06万亩,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93.7%,全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5.35%。在重点实施区和禁烧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改变了土壤结构,减少了节本增效;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的实施,使秸秆变废为宝,降低了养畜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示范田测定的结果,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了雾霾天气,提高了农村生态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最终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标。
3.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我国目前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建材和秸秆饲料等,潼关县在实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过程中主要推广了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
3.1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使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作业过程减少了2-3个环节,降低了作业费用,同时能节水、增肥、增产。农户普遍能接受,现已在全县推广实施。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模式为:小麦机收留高茬(20cm左右)→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播种。所配套的主要机具有小麦联合收获机(带粉碎抛撒装置)、玉米硬茬播种机和与之配套的拖拉机等;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为: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整地(2-3年一次)→小麦播种→田间管理。所配套的主要机具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小麦旋耕播种机、植保机械及与之配套的拖拉机等。到2017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秸秆还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3.2积极推广秸秆青饲料收获青贮技术
秸秆青饲料收获青贮的技术模式:玉米乳熟期→茎穗机收→切碎→收集→运输→青贮→氨化。所使用的机械主要有玉米青饲料联合收获机、运输机械。该技术能使玉米茎穗同时收获、切碎、收集一次完成。到2017年共引进2台玉米青饲料联合收获机,当年收获0.25万亩收集青饲料0.045万吨。缓解了入冬后青饲料短缺的问题。
4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途径少
通过这几年实践,现阶段推广的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虽然解决秸秆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连续多年全量还田,会引发病虫害发生、杂草滋生,如果在播种季节干旱少雨,还会影响作物的出苗。而综合效益较高的能源化、工业化利用方面,由于先进适用的机械较少,生产成本较高,建厂投资大,发展相对滞后。
4.2 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集成度低,产业化利用尚未形成
目前,机械化还田中使用的机械以中小型为主,技术集成度不高,青饲料收获机械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机械的分布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产业化利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4.3 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一项高投入见效慢的工程,尽管近几年国家在推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尚未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就机械购置这一项来说,国家补贴30%左右,个人投资70%左右,五年后,现有机具逐步要进行更新。一旦政府资金投入停止,更新机具的全部费用要由个人承担,投资的积极性将会下降,这势必影响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事业的发展。
5今后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
5.1拓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途径,推进产业化进程
一是建议农机生产企业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力度,尽快突破秸秆机械化还田模式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综合水平。二是创新利用形式,开辟新的利用途径。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积极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加工、酒精制取、颗粒饲料、压缩饲料等适合本地的技术,为今后提高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以秸秆产业化为主导方向,走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和低碳经济发展思路。逐步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相应的企業,构建以政府主导、企业为头、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不断推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
5.2进一步推进全程机械化
一是在秸秆粉碎还田模式中,以土地流转工作为契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扩大土地单块面积,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复式作业机械,进一步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在饲料化模式中,推行秸秆收获、粉碎收集、贮存、运输、再加工全程机械化;新建的企业要引进标准化、自动化、连续化设备。
5.3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体系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长期补贴,使农民得到实惠。二是制定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秸秆收贮体系建设补贴,调动企业、农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培育发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方面的企业,在财政扶持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四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向企业投资入股,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形成国家财政补贴、社会资金参与、企业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机制。
(作者单位:714399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农机化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