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杰
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淀粉、葡萄糖等属于糖类(又称作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化学通式为(C6H10O5)n。纤维素不溶于水,而淀粉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在水中的溶解性有较大差异。为了便于书写和打印,我们日常所用的纸(练习簿、书籍、打印纸)上面通常涂有一层淀粉,但滤纸、餐巾纸、宣纸等不涂淀粉。
利用纸张上的纤维素和淀粉,我们在家就能做一些有趣的化学探究小实验呢!
探究实验1 分离、检验纸上的淀粉
根据纤维素、淀粉等物质的水溶性不同,可用水洗法、沉淀法等方法将它们分离。
材料:试管(或小玻璃杯)、滴管、A4纸、纯净水、碘水
操作方法:(1)撕取一张5cm×18cm的A4白纸,卷成圓筒后插入小试管中,再注入30—40℃的纯净水至浸没该纸(图1左)。浸泡2分钟,其间可振荡试管。再用镊子取出纸,留下略浑浊的水。静置30分钟后,试管底部可见到少许白色沉淀(图1右)。
(2)用滴管分别吸取试管内上层的清液及底部带有沉淀物的浑浊液各2毫升,见图2。向这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碘水(稀碘水可用1滴市售的碘酒加入5毫升水配制),见图3。
实验现象: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碘水后溶液变为蓝色;在带有沉淀物的浑浊液中滴加碘水后,溶液变为紫褐色。
原理:普通面粉(淀粉)中含有不同分子结构的淀粉。直链淀粉能溶于水,而支链淀粉难溶于水。直链淀粉遇稀碘水会变蓝色,支链淀粉遇稀碘水会变紫褐色。
试一试
藕粉和糯米粉中淀粉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别取少量样品,将它们用热水分别配成质量比约5%的混合液(粉、水混匀后要加热至约80℃再冷却),看看哪种液体清澈?哪种液体浑浊?再分别在两种液体中各取2滴,稀释到2毫升,再分别滴加2滴稀碘水。
藕粉液和稀碘水相遇变为____颜色;糯米粉液和稀碘水相遇变为____颜色。其颜色差异的原理是__________。
在滴加淀粉液后变为蓝色的稀碘水中(溶液36℃),加十几粒加酶洗衣粉中的彩色颗粒,振荡溶解半小时后,蓝色溶液会变为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探究实验2 让纸变出可燃气体和黑炭
纤维素、淀粉都为可燃物,它们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但如果隔绝空气对它们加热,则会发生分解反应。
材料:打火机、剪刀、铝片(从易拉罐上剪下一小片即可)、镊子、酒精灯、废报纸。
操作方法:
(1)从废报纸上撕下一条长约25厘米、宽约2.5厘米的纸条,将纸条仔细裹卷起来,最后卷成一个高约2.5厘米的棒状纸柱。
(2)用剪刀剪取一块边长约4厘米的正方形铝片,将(1)所得的纸柱放在铝片的边缘,用铝片把纸柱仔细裹卷起来,卷成后用镊子将一端折叠起来,将口封死,另一端不封口。
(3)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2)所得的铝卷的封口端,将铝卷放在火焰上灼烤。约十几秒后,铝卷不封口的一端会冒出大量白烟。将酒精灯灯焰靠近白烟,白烟会被引燃,形成一束明亮的火苗(图4)。火苗可持续燃烧十几秒。
(4)等铝卷冷却后,慢慢拆开,可以看到铝卷内的纸柱变成了乌黑的黑棒(图5)。
(5)用镊子夹起(4)所得的黑棒,置黑棒一端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黑棒能再次燃烧,燃烧端有发红现象,但没有白烟产生。
原理:纸被隔绝空气灼烤会生成可点燃的白烟和黑棒,其中白烟含有可见的液、固态可燃小颗粒,还夹杂有看不见的气态可燃物,而黑棒就是炭。因为纸被隔绝空气灼烤时没有氧气助燃,纸中部分碳元素就形成了炭。
试一试
3. 某同学取一铝片在钢笔杆上绕成一个金属卷,另取1/4张A4纸在铅笔杆上绕成一个纸卷。把纸卷插入金属卷中,深度2—3厘米。手松开纸卷,纸卷自然撑开,在金属卷中的部分就被固定了。用木夹夹住金属卷的中部,使金属卷朝上,用打火机引燃下端纸卷。片刻后金属卷上端口就冒出了浓浓的白烟(图6)。请问此白烟能否被引燃?此白烟与探究实验2中灼烤铝卷时冒出的白烟在化学成分上会有哪些不同?
4. 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安全、可行的方案来验证图6的白烟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适合初中学生)
1.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为:
CH2=C=O+HA→CH3COA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选项中的加成反应,其中产物不正确的是( )。
A.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C.与CH3OH加成生成CH3COCH2OH
D.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C—O—C—CH3
2.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92.6kJ。实验测得反应起始、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kJ
D.若容器①体积为0.5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kJ
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7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mol AB吸收bkJ热量
B.该反应焓变为ΔH=+(a-b)kJ/mol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 kJ能量
4.在含氧酸中有一种称为原某酸的,一般不稳定,易脱水,它与对应的含氧酸的区别在于H、O原子数目的不同。例如:硅酸的化学式H2SiO3,原硅酸的化学式为H4SiO4。据此推断原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
A.HC(OC2H5)3 B.H2C(OC2H5)2
C.H3C(OC2H5) D.HCOOC2H5
5.“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图8中的四个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时,实验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实验②、③中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实验④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瓶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冷水中的容器,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6.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脸上有时会出现一些黑色斑点,这是因为在劣质化妆品中含有铅白[2PbCO3·Pb(OH)2],它与皮肤中的硫化物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铅(PbS)。除去硫化铅的主要方法是选用合适的氧化剂将其氧化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化合物,供选择的氧化剂有:①漂白粉,②高锰酸钾,③双氧水。试填写:
(1)应选用______作氧化剂去掉PbS,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去掉PbS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铜是一种銅锌合金,除含铜和锌外,还含有少量铅、铁等杂质。为了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黄铜屑0.1g放入小烧杯中;
Ⅱ.在黄铜屑中加入浓硝酸,加热使其溶解,Cu、Zn、Pb、Fe转化成Cu2+、Zn2+、Pb2+、Fe3+进入溶液;
Ⅲ.用氨水中和溶液中过量的硝酸(用弱碱调pH,确保各种金属阳离子不沉淀),然后将溶液移入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Ⅳ.加入掩蔽剂NH4HF2溶液,使Fe3+变成不参与反应的[FeF6]3-离子,然后再加入过量KI溶液。溶液呈黄色,且有白色沉淀产生;
Ⅴ.用浓度为0.06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0.2%的某溶液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重复滴定3次,平均耗用Na2S2O3溶液15.80mL。
(1)步骤Ⅴ的滴定实验中所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用碘量瓶,不用普通锥形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实验事实,写出测定铜含量的过程中加入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数据写出计算合金中含铜质量分数的代数式(无需化简)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用到的化学仪器(滴管、玻棒、酒精灯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不加NH4HF2,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溶液中Pb2+、Zn2+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适合高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