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松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6)
鄂尔多斯盆地原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早古生代地幔上拱,拉开了秦(岭)祁(连)海槽,使中国古陆解体形成了华北地台,至中生代侏罗纪一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晚侏罗世-白垩纪与华北地台分离,形成了独立的盆地。盆地可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即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天环坳陷、晋西挠褶带、西缘冲断带及渭北隆起带。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交界处。
中晚奥陶世的加里东运动,使鄂尔多斯地区整体抬升,在西南部形成了“L”型分布的断褶带和隆起,阻档了祁连海入侵,本区志留纪、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早期没有接受沉积[1-8]。
早石炭世晚期,鄂尔多斯地区发生沉降,形成了自中元代以来的第四次海侵,再次接受海相沉积,海水从东西两个方向入侵,中部古隆起构成“I”字型陆梁,东西两侧岩性、岩相均不同。研究区位于东侧,地势平坦,海域开阔,即形成了本溪组沉积。晚石炭世海侵达到高潮,东西海侵汇合,淹没了中部古陆梁,后期海侵逐步转变为由南向北的方向,沉积相的南北分带开始显现,自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本区地势趋于平缓,广海分布,形成滨海碎屑岩相、灰岩相及煤岩相组合[9-11]。
石炭纪太原期华北地台地区为陆表海滨海沉积环境[12-13],陆表海具有海床坡度缓、海侵速度快的特点,短时间内可侵入数百到千余公里,突发性海侵多,沉积上相序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太原期本区经历了多次的海侵过程,海水均来自于东南方向,且亦向东南方向退缩,形成了多期的灰岩与砂岩、泥岩、煤层交互的滨海沉积。太原组划分为两段,自下而上为太一段、太二段。气田主要的目的层为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层。其中太原组为一套陆表海的沉积是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对于太原组沉积相类型的认识却不尽相同。较多学者认为太原组为障壁岛-泻湖相沉积;部分学者认为太原组为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沉积相;部分学者认为太原组为滨岸碎屑岩、台地碳酸盐岩和三角洲沉积。
本文对 11口井近 163 m太原组的岩心观察及155块岩石薄片样品、61个粒度分析数据的整理分析,并读取了气田573口井的太原组地层的砂岩厚度、灰岩厚度、煤层厚度和地层厚度值。在上述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物特征、储层岩石颗粒粒度分析,进一步证实太原组为滨海潮坪环境;通过层理、构造标志判定和岩石相类型、测井相类型分析,确定了各类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类沉积物的平面分布规律,描述了沉积相展布特征。
太原组沉积物颜色以暗色为主,包括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灰黑色灰岩及黑色煤岩;仅砂岩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其中泥岩含植物碎屑化石,岩性不纯,常含粉砂或粉砂质条带;可见黄铁矿结核。
砂岩岩性相对较纯,碎屑颗粒含量为 77%~95%,其中石英含量较高,平均90.5%,颗粒次圆-圆状;胶结物以石英次生加大为主,含有少量菱铁矿、褐铁矿和白云石等自生矿物。表明太原组砂岩为海相砂岩,成熟度高、岩性纯、分选磨圆度较好。综合分析认为,太原组泥质等细粒沉积物为深水、沼泽等还原环境,砂岩为分选磨圆好、成熟度高的海相滩、坝沉积特点。
太原组储层主要为浅灰色中粒石英砂岩,岩性纯,石英含量较高,碎屑颗粒分选好、次圆为主,成份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多呈单峰对称形(图1a),粒度中值与众值基本一致,分选好。粒度概率曲线上表现为跳跃总体发育、无滚动总体和悬浮总体特征。跳跃总体又可分为两个直线段(图1b),斜率稍有差别,但均较陡,表明分选较好。C-M图无明显NO、OP、PQ及RS段,仅发育QR段,即粒序悬浮段,C与M值成比例增加,水动力和悬浮物粒度呈现有规律的递变,反映出海相高能滩坝砂的搬运特点(图1c)。
图1 太原组储层岩石粒度分析
太原组发育多种类型的层理类型,包括交错层理、板状层理、沙纹层理等,同时可见冲刷侵蚀面、生物扰动构造;但具有典型意义的层理有纵向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似“单向”水流构造、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
纵向交错层理:由于水道迅速迁移,层序向上变细,并对水道一侧原有层系进行近垂向侵蚀切割,为潮间坪的潮道曲流作用形成的结果。
羽状交错层理:在板状交错层理中可见到,相邻两组层系的前积纹层倾向相反,甚至相差180°,代表潮流的往返流特点。一般以一个方向为主,代表主潮流流向,另一组相对较弱或不发育。
似“单向”水流构造:在潮汐活动中,由于涨潮与退潮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对称性,主潮流强大,多形成大波痕;次潮流较弱只形成小波痕加在大波痕的前积纹层上,二者倾向虽相反,但因大波痕前积纹层规模大而明显,直观表现似单向水流波痕交错层,常在大小波痕之间形成小型沙波透镜体。
透镜状层理:潮汐活动中,当砂的供应不足而泥质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砂质以小波痕形式搬运和沉积,但涨潮与退潮形成的砂质波痕前积纹层相反,在潮流平静期,海水中悬浮的泥质沉积在砂质波痕上形成泥盖,并被下一期形成的泥质层完全覆盖,形成了不连续的透镜状小砂层,分散在泥质层中。当砂、泥的供应程度相反时,则形成脉状层理[14]。
波状层理:泥质层几乎完全充填波谷,并覆盖于波脊上,所以泥质层的形态往往受到下伏砂波表面的影响,它是在水流或潮汐水动力较适中对砂、泥质保存均有利时形成。是透镜状层理与脉状层理的过渡类型,常与二者形成共生组合。
结合岩性特征和层理结构,识别出太原组6种岩石相类型,有利的储层岩石相类型为浅灰-灰白色块状层理石英砂岩相及浅灰色交错层理石英砂岩相。
浅灰-灰白色块状层理石英砂岩相:肉眼辨认不出层内纹理,其定向排列均匀,岩性相对较纯,石英颗粒含量高,达90%以上;岩性分布均匀,层理不明显,反映单一成分的沉积物快速沉积而成。底部常可见冲刷面,下伏主要是泥质或细粉砂沉积,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或潮道下部。
浅灰色交错层理石英砂岩相:岩性主要为浅灰色中砂岩、细砂岩,石英颗粒含量较高。灰色前积纹层发育,厚度较小,一般为几厘米。相邻单元间的界线清晰明显,一般可见板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等。主要发育于水流交替出现、流向相反的潮汐水道上部。
灰色波状层理细、粉砂岩相:岩性主要浅灰、灰色细砂岩或粉细砂岩,泥质层相对发育,厚度不等。可见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以及上述层理的不同组合类型,取决于水动力的强弱及砂、泥沉积物的丰富程度。主要发育于潮间带的中上部。
深灰色水平层理泥岩相:岩性为深灰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相对较纯;层面可见植物茎干碎片化石,以水平层理为主。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
深灰色微晶灰岩相: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泥晶灰岩,常含海相生物化石。主要形成于潮下或潮间带。
黑色中厚层煤岩相:黑色煤岩层,结构简单,含硫量较高,常与上覆砂岩呈突变接触。主要发育于潮上带。
太原组为海陆交互沉积,岩石类型多、岩性变化快,砂岩、泥岩、煤层及灰岩等不等厚相间发育,但储层测井相类型相对简单,以弓形、钟形、指形及齿形为主,以及少量的组合类型。
弓形:主要发育于太二段,平均厚度大于15 m;与辫状河道典型箱形曲线相似,但沉积环境相差悬殊。曲线为底部减速渐变、中部平滑、顶部加速渐变式,代表了早期物源供不足,水流能量弱的深水环境,具远砂坝反粒序特征;中期主要受波浪或潮汐作用淘洗,沉积物粒度均匀;后期由于水流能量急剧减弱或物源供应迅速减少,形成了加速渐变的沉积特点。总体反映了潮汐水道的沉积特征,为太原组主要的测井相类型之一[15]。
钟形:主要发育于太二段,厚度5~10 m;曲线底部突变、顶部渐变,反映了水流能量逐渐减弱、物源供应不断减少的沉积特点。表明潮间带的潮沟或潮溪水道迅速侧向迁移,具有曲流河道的特点,一般与弓形或指形曲线形成组合。
指形:主要发育于太一段,厚度1~5 m;为齿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具对称粒序、高幅度的特点,反映了在强能量环境下的一种均匀粗颗粒的沉积,代表了急流作用下的潮道或浅滩沉积。
齿形:水流能量相对低,以低幅度为主,沉积物以泥为主、少量粉砂岩,反映了以水浅流缓的沙泥坪沉积。
太原组为潮坪亚相沉积,可分为潮下带潮道和浅滩,潮间带潮池和泥坪、沙坪、混合坪,潮上带泥沼坪沉积。
潮道:主要指潮下的潮汐水道,广义上将潮间带的潮沟也统称为潮道沉积[16],具有水深、流急的特点,以大型的潮汐沙波为特征,泥质含量随砂岩粒度增大而减少。发育块状层理、大型双向交错层理。
潮下浅滩: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向下延伸与陆架浅海逐渐过渡。水动力条件状况比较复杂,受波浪和潮汐的共同作用,但潮汐的作用较强,并充分地筛选,沉积物较粗,分选及磨圆度均较高;砂体厚度较薄,以指形、齿形为主,发育小型波状层理。
潮池:位于潮间带上地势较低的封闭水域,潮间泥坪围绕其周边发育,潮汐作用弱,水流能量低。沉积物以深灰色灰岩、泥岩为主,见少量粉砂质泥岩,发育水平层理。
泥坪:位于潮间带上部或潮上带下部、被潮道或潮沟切割的区域,地势相对平坦;沉积物以泥岩为主,以及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发育。
沙泥混合坪:位于潮间带接近潮沟附近,沙、泥沉积物频繁交替,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及透镜状层理发育。
泥沼坪:位于潮上带,沉积物以悬浮质泥为主,发育大量沼泽植物,形成煤层、炭质泥岩沉积。
根据读取573口井的各类岩性厚度值,分别绘制了气田本溪组顶部灰岩厚度、太原组太一段砂岩厚度、太一段煤层厚度、太二段砂岩厚度、太二段灰岩厚度等值线图,再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井的测井相类型、前述沉积微相类型等特征,勾绘出太一、太二段沉积相图。
在前述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溪组灰岩、太一段砂岩、煤层的展布特征及不同区域测井相类型,对大牛地气田太一段沉积相进行分析描述。
本溪组顶部灰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为本溪期最后一次海侵形成,厚0~6 m,东部、南部厚度略大,表明石炭纪早期海侵方向为东南向(图 2)。
图2 本溪组顶部灰岩厚度分布
太一段煤层:太一段煤层为石炭-二叠系主煤层,厚度大、分布广,区内均有分布,厚度1~12 m,受后期太二期潮道的侵蚀,形成了条带状的煤层减薄区。
太一段砂岩(图3):呈条带状展布,主体方向为北西-南东向,连续性差、厚度小,最大厚度8 m。
综合分析表明,太一段为滨海潮坪相沉积,以研究区东北、西南角连线为界,东南部为潮间带沉积,西北部为潮上带沉积。太一期海侵主要来自东南方向,潮汐水流方向为南东-北西向,潮汐作用强。东南部沿潮流方向发育6~8条潮道、潮沟,长度不一、宽度不等,最长可达20.0 km,最宽可达2.5 km。西北部发育潮上带泥坪及泥沼坪,泥沼坪主要有三个,以沼泽发育形成的厚煤层为特征,厚度大于12 m(图4)。
图4 太一段沉积微相
在前述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太二段砂岩、太二段灰岩的展布特征及不同区域测井相类型,对研究区太二段沉积相进行分析描述。
太二段砂岩:主体呈近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延伸方向相对较直,砂岩厚度较大(6~35 m),且砂带中心厚,两侧较薄。在西南、东南部各有一条延伸较短的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厚度明显减薄,最厚仅12 m(图5)。
太二段灰岩:总体上灰岩主要分布在气田西南部,呈现不规则港湾状,分布在四个区域,中心厚、边部薄,由南向北变薄展布。中部厚2~8 m,分布稳定;其它区域薄,一般厚1~3 m(图6)。
结合上述综合分析,太二段为滨海潮坪相沉积,以潮间带环境为主,自南部向北发育三条规模大小不等的潮道,以中间潮道最为发育,平均宽度小于3.0 km,向北北东方向延伸穿越研究区,长约45.0 km,潮道沉积砂体厚度较大,平均约20 m;西部潮沟较窄,平均约0.7 km,向北延伸长约17.0 km,厚度较薄,平均厚度小于8 m;东部潮道与中间潮道宽度基本相同,但向北延伸距离较短,长度约13.0 km。中间潮道两侧均发育潮池,西部潮池分布范围相对较大,近似成月形或等腰三角形,底长约35.0 km,腰长约18.0 km;中间潮道东部潮池范围较小,近似成圆形,半径约6.0 km。北东部发育近半圆形的沙泥混合坪,半径约12.0 km,潮道进入沙泥混合坪之后,发生三次决口,形成次一级潮沟(图7)。
图5 太二段砂岩厚度分布
图6 太二段灰岩厚度分布
图7 太二段沉积微相
(1)大牛地气田石炭系太原组太二段砂岩分选好,石英含量高,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发育纵向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等;岩石相类型包括浅灰-灰白色块状层理石英砂岩相、浅灰色交错层理石英砂岩相;测井相类型主要为弓形、钟形及其组合类型。太一段砂岩厚度薄,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测井相类型包括指形、钟形等。
(2)太原组为滨海潮坪相,太一段在东南部发育潮间带的潮沟及泥坪沉积;6~8条不同宽度的潮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展布;西北部发育了潮上带泥沼沉积。太二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潮间带沉积,包括三条近南北向的潮带、潮沟,及潮沟之间的潮池、泥坪沉积。潮道、潮沟沉积砂岩相对较纯,分布相对稳定,是太原组储层有利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