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财,李森武
摘要: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核心组成,是新时期生态建设的基础。在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营造林技术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营造林技术的概念及应用要求出发,对其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林业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76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建设,而营造林是最为重要的林业资源。近年来,营造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和充分利用好营造林技术,以确保林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1 营造林技术基本概况
营造林是在指定区域内种植林木、植被的防护林,目的在于有力解決风沙、水土流失等问题,以减少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林技术主要包括育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植造林、混交造林等技术[1]。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遵循一定造林原则、要求及标准。一方面,应对营造林建设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再选用合适的种植品种,因地制宜地制定造林方案,以确保营造林质量。另一方面,在营造林建设前期,应对被种植区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种植物种合理搭配。同时,在选种植树苗时,必须严格筛选,并做好种植前的技术处理,如通过浸根法、蘸泥浆法等养护树苗,种植方法科学,密度合理,加强后续经营管理,以确保营造林的整体成活率。
2 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2.1造林应用
造林程序较多,主要包括清理种植地、整地、定植、抚育、追肥等。种植地清理需依照不同树种,选种相应清理方式,如树种为阳性生长的,则要对林地杂草灌木全部清理,可选取炼山清理方式,在种植前1个月,可把林地内所有杂草灌木劈倒、晒干,在无风环境下炼山。如果树种为阴性生长,可把种植地杂草灌木全部劈倒,但伐根需在10cm以内,便于种植苗木生长。整地同样要根据造林树种,选择合适整地方式,比如:马尾松裸根苗可进行一锄法暗坑种植,杉木裸根苗可进行挖明穴整地造林种植,对于挖明坑大小也要因种植苗木大小而确定,1年苗定植穴一般是40cm×40cm×30cm,2年苗的则要50cm×50cm×40cm,且回泥要超出穴面,以免山上流水对种植苗木冲刷,影响成活率。造林密度需要根据种植树种、培育周期确定,通常短轮伐期针叶树种种植密度为200株/亩,长轮伐期阔叶树种种植密度为167株/亩或112株/亩。对于定植技术需要根据种植树种选择,裸根树苗需对根系修剪,用黄泥浆根后种植,在种植时确保苗木深栽、直正、根舒。营养杯苗则尽量确保营养杯泥不散,保护好根系。另外,抚育通常在造林前三年每年两次,对于阳性生长树种的抚育可进行全铲草,草根完全翻起,首次铲草时间在6~7月,第二次则在9~10月;阴性生长树种可进行穴铲,将苗木直径80cm范围内的杂草铲净,穴外杂草劈倒,铲草时间和阳性生长树种一致。追肥是营造林树木生长肥料的重要来源。对于速生丰产树种的追肥量相对较大,每年在500g以上,非速生丰产树种则在250g左右;同时,根据肥料性质确定追加量,如果是化肥追加量相对少,比如:杉木追尿素通常是50g,桉树追复合肥500~1000g,如果是有机肥,追加量需增加。一般在首次抚育后立即追肥,以距植株主干距离下挖20cm×20cm×20cm追肥沟,追肥完成后覆土。
2.2 病虫害迹地应用
对于病虫害迹地进行营造林,首要工作是对迹地区域内未受病虫害损害的树木进行查找;在保留既有阔叶乔木树种基础上,对受病虫害侵害严重的树木予以销毁或过火燃烧,以确保病虫害不会对迹地区域内的其他植株造成损害,以提高植株成活率,确保营造林的良好生长。与此同时,在对植株病虫害开展排查中,需要对树林内的杂草全面检查,掌握其有无受到病虫害影响,若有所影响,则营造林相关人员需在第一时间进行清理,以便降低病虫害二次影响,确保营造林工作顺利推进。当前,在病虫害迹地造林,一般选用樟树、桉树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以便提高整个营造林的“抗性”,以提升林木的成活率,确保营造林质量。
2.3采伐迹地应用
营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其更为重视树苗选育。因种植树种的类型不同,伐桩萌芽更新力也有着较大差异。因而营造林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采伐迹地实际情况,所在地域进行全面、科学研究和分析,以便了解不同伐桩密度和树种等情况,选用合适树苗来选育,确保植株保持较高的成活率,进而推进营造林顺利开展[2]。同时,在实际营造林开展过程中,如伐桩间距较大,则要对该地区开展合理补种,确保营造林建设的合理性。此外,在选择树种过程中,营造林有关人员应以采伐迹地原有的种植树木作为主要参照,结合设计的造林密度和地域选择树种。南方地区尽量选择樟树、枫香阔叶树苗等抗病虫害能力、更新能力、生长能力均较强的树种,补植后植株密度必须控制在900株/公顷。如果选择杉木,其更新能力相对较弱,补植后植株密度则要控制在1000株/公顷,确保营造林树苗的成活率,并推进营造林建设。
3 结语
营造林是我国林业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保障民生大计,促进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所以必须重视并加大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营造林经营体制,提高营造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世明.营造林工程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园艺,2016(12):233-234.
[2]张清平.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244-245.
作者简介:周俊财,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调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