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菜的病虫种类主要包含病毒性、细菌性以及真菌性等病害,在不同的油菜品种、气候类型条件下所产生的病虫害也是不一样的,病虫害使得作物减产,并影响作物质量,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必须加强除草与虫害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对油菜田的除草及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以此减少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油菜田;除草;虫害;防治技术
中圖分类号: S451.224;S435.65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50
1 农业防治
1.1播种期
首先,必须选择抗病虫、高产的优良品种,同时要与当地的土地、气候相适应,尽可能选择综合性状佳的油菜品种。其次,科学轮作,可实施水旱轮作,比如水稻与油菜轮作,旱地可与禾科非寄主农作物轮作两年以上,此轮作法能够有效预防白锈病、霜霉病与菌核病,防止病害问题的出现。此外,苗床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为了控制病虫传播,苗床应当选在远离果园、十字花科农作物等。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于50℃的温水中(20分钟左右),这能将附于种子上的病菌杀害,而且具有一定的催芽作用。
1.2秧苗期
在油菜种植的秧苗期应当做好施肥、灌水排渍、间苗定苗以及除草等工作,在施肥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底肥,按时施苗肥,尤其是三叶期应当及时追肥,这样才能确保油菜苗正常生长。在苗期要定时灌水,如果雨水充足则应当清沟排水,控制好田间的湿度。齐苗后必须及时对秧苗进行间苗与定苗处理,将生长缓慢或有病虫害的秧苗去除掉,只留健康的秧苗。为了防止蚜虫的侵害,秧田周围的杂草要清除干净。
1.3大田期
大田期需要根据秧田的生长情况来施返青肥,与钾、氮、磷肥配合施加,这能提升秧苗抵御病害的能力。在处理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沟沟互通,将田间积水加以清理,控制好田间的湿度。开春后进行中耕培土,松土至少两次,以帮助秧苗培土固根,根系也能得到良好生长。此外,在油菜花期结束时要将植株下部的黄、老、病叶及时摘除掉,将其带出田间并沤肥,以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2 生物防治
2.1保护利用天敌
在施药的过程中,应选择对天敌安全性较高的微生物制剂与杀虫剂等,对施药技术加以改善,比如给予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包衣、局部施药以及涂茎等,以控制对天敌的杀伤力度,对蜘蛛、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寄生性与捕食性天敌进行保护,防止盲蝽、蝶类、蚜虫、鳞翅目蛾等病虫害的成虫。
2.2生物农药
对于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给予充分的运用,首先是微生物源农药,如灭幼脲、蜡质芽孢杆菌、阿维菌素、寄生蚜虫的蚜霉菌、绿僵菌、寄生鳞翅目幼虫或其他幼虫的白僵菌、核对角体病毒以及苏云金杆菌等。其次为植物源药剂,比如苦参碱、天然除虫菊素等。这些生物农药的运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3物理防治
油菜苗期间,可于苗田上方挂一层塑料薄膜来防止蚜虫的侵害,或者通过蚜虫的趋黄性来避免蚜虫的产生,每667平方米设置6~8块黄板来诱杀蚜虫。在油菜大田期间,还可于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通过害虫的趋光性使得菜蝽、鳞翅目、蝼蛄以及跳甲等害虫被诱杀。
4化学防治
4.1处理种子
油菜播种前需要喷湿种子表面,同时,每公斤种子加入20g左右的多菌灵粉剂进行拌种处理,这能将附于种子表面的虫菌杀害。在对油菜育苗时,则可以每平方米10g多菌灵(50%)加20kg细土拌匀,在播种之前用作垫土处理或者盖土处理,可有效预防苗期的立枯病与猝倒病。对于病毒病的常发区可加入辛硫磷等搅拌(根据种子量的2%~3%与10%~15%的水量混合),堆闷12小时左右,在药液完全吸收后再晾干播种。
4.2化学除草
为了防止杂草与油菜争肥争水以及虫害传播,在移栽油菜后应当进行化学除草,以此提升油菜的抗病虫性。在除草时需要注意三个原则:第一,因草施药,依照油菜田间的主要杂草选择除草剂;第二,适时施药,就是在杂草生长的高峰期施以除草剂,才能达到最好的除草效果;第三,规范施药,施药时应当保证喷雾的均匀性,用量要适当,防止重复施药,为避免出现药害情况,在寒潮或低温状态下不应施药。
5结语
油菜田在种植时应当加强除草与虫害的防治工作,坚持绿色值保的防治理念,以生态学作为基本理论指导,将稳产高产作为油菜的最终目标来实施预防、防治的植保计划。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减少病虫侵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柏.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0.
[2]薛汉军.油菜的虫害及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07):52.
[3]何梅善.春油菜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2012(05):49.
[4]牛锦山.春油菜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155,158.
[5]何晓波.油菜田除草及虫害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10):40.
作者简介:赵建聪,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