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春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2018-12-18 18:18杨继媛
吉林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寒地区春小麦新品种

摘要:小麦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内蒙古纬度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要想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高产、多抗、秆强的春小麦品种。本文以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为例,对高寒地区春小麦的选育、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为示范推广和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寒地区;春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2.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13

1 春小麦品种的选育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上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为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了良好条件。受内蒙古高寒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往引进的许多春小麦品种都存在综合形状不理想,产量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选育适合内蒙古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内蒙古农业科学院通过杂交组合,并经过连续多年的选育,最终筛选出优质高产的春小麦品种巴麦13号。该春小麦新品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垦科技公司试验站连续进行5年试验种植,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作为内蒙古地区春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2 产量表现

分别选择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公司拉布大林试验站和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晨阳农牧场作为试验点,分别进行春小麦新品种的种植试验。其中,拉布大林试验站春小麦平均单产为452.4kg/667m2,与父本春1号相比,每公顷增产7.4%;在晨阳农牧场中,春小麦平均单产为439.6kg/667m2,与父本春1号相比,每公顷增产7.1%。鉴于巴麦13号在两个试验点中良好的种植表现,该品种分别在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作为牙克石、清水河县等地区的补贴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1万hm2。

3 春小麦新品种的特性和适宜种植环境

3.1 特征特性

巴麦13号为春性,幼苗半直立健壮,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幼苗春绿色,群体结构良好,生育期90天,株高85~90cm,穗型纺锤,白穗长芒、白壳,籽粒红色、角质、长卵形,穗长10.0~11.5cm,穗码密,穗粒数40~44粒,千粒重41.5~44.6g,容重790~805g/L,亩成穗44万穗,黑胚较轻,倒伏很轻,无白粉病,叶锈病较轻。成熟落黄较好,属多穗型中早熟丰产品种。该品种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条锈病近免疫、叶锈病免疫、慢叶锈、中感黄矮病、高感白粉病。

3.2 适宜条件

经过试点种植,该春小麦新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抗春旱、耐低温、耐盐渍等特点,适合在内蒙古、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种植。適宜的播种期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或4月份上旬,每亩地适宜基本苗13~15万苗。种植期间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该品种的春小麦易感染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需要根据发病规律做好预防工作。

4 春小麦新品种的栽培要点

4.1 播前整地

高寒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在春小麦种植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整地工作。可以使用旋耕机进行地块翻垦,翻垦深度控制在20cm~25cm,可以将板结的土块粉碎,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补充农家肥,地块周边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4.2 播种密度

适时早播(3月15日~3月20日),以充分发挥其根系发达、耐湿性强、分蘖力强之优点,达到增产丰收目的。亩保苗45万/ 667m2为宜,即播种量22.5kg/667m2左右,肥地少播,瘦地适当增加。

4.3 田间管理

春小麦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水分管理,内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雨水较少,需要注意做好灌溉工作,特别是在拔节期与孕穗期,春小麦需水量较大,要避免因为干旱影响小麦生长。二是肥料管理,除了施足底肥外,还要增施有机肥,根据春小麦长势判断所需补充的养料。结合增施磷、钾肥,最佳施肥量方案为施氮 19.74kg/667m2、磷10.96kg/667m2、钾 14.39kg/667m2。其三是病虫草害管理,应做好及早预防,降低损失。对于已经出现的病虫草害,要尽快用药治理。。

5 品种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

为了将春小麦新品种尽快推广种植,建立了“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的良种繁育与种植推广体系,农业科研机构派人直接指导农户进行春小麦新品种的种植,从选种到栽培再到田间管理,通过实施科学化管理,提高春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春小麦收获后,由农业企业以高价收购,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种植新品种春小麦的积极性,达到了推广种植的目的。

6 结语

高寒地区由于自然气候的特殊性,必须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本文列举的春小麦新品种,不仅具有抗春旱、耐盐渍、耐低温等优良性状,而且经过试点培育产量质量优良,适合进行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雷加容,余敖,杜小英,等.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03):82-87.

[2]马艳明,范玉顶,李斯深,等.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5(02):133-138.

作者简介:杨继媛,回族,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种子品种示范推广及检验。

猜你喜欢
高寒地区春小麦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西藏春小麦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寒地区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病害预防处置措施分析
春小麦复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和春小麦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