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适宜密度问题分析

2018-12-18 18:18张广菊,许丽敏
吉林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张广菊,许丽敏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首先介绍了农安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其次对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找到种植玉米的合理密度,以此对玉米的农业生产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自然条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08

1 农安县地貌

农安县位于松嫩平原中部,东经124°32~125°46,北纬43°54~44°57。该县西与公主岭市、长岭县接壤,南部靠近长春市绿园区与宽城区,北部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相邻。土地总面积为543005.90公顷。地貌的主要类型是湿地、盆地、山谷平原。该区域土地辽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并且纬度高,温度低,病虫害相对较少;日照时期长,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2 气候条件

该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西南风全年盛行,年平均风速4.40米/秒,无霜期145天,使得玉米的生长周期较长。

3 土壤资源

丰富的土壤资源是农安县自然资源的主要优势。该县的土壤分为10大类,20个子类别。当地土壤包括草甸土、冲积土、盐碱土、沼泽土和风沙土。多种类的土壤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多种选择。

4 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

4.1认为株多则产量多

每个新品种的推出都有相应的配套农业技术。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却简单地以增加密度作为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导致优良的品种没有发挥出技术优势,产量不增反降。

4.2 农机农艺不配套

品种的适宜密度不一样,不同土壤肥力和不同地形对于同一品种的播种密度来说各不相同,老式的不可调农业机械播种密度与新品种的技术要求不相容,导致播种后密度偏大或偏小。

4.3 栽培技术应用不灵活

多数农民都是按照经验播种,对科学播种方法理解不透彻。俗话说“肥地宜密,薄地宜稀”。一些农民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法则,而使用相同的密度标准进行播种,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播种方法。

4.4 管理粗放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管理已进入精耕细作时期,大机器的生产为农业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播种者大多认为机器播种一劳永逸,在省时省力的基础上,并未认清机器播种应与人力播种相结合,使机器生产发挥其最大优势。

5 玉米合理密度种植的措施

5.1 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密度的品种,作为优良品种。同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水肥条件选择适合密植的适宜品种。摆脱密度越大产量越高的错误思维模式。

5.2 品种特征特性

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紧密度,紧密的杂交品种具有较强的密度,并且当密度增加时产量稳定。对此,将玉米的品种进行了大致分类,并且总结其种植方法。

5.3 垂直叶型早熟玉米杂交种

这些品种的品种紧凑,叶子与主秆之间的角度平均小于25度。耳朵位置下叶片和主极之间的角度小于45度,每亩幼苗密度为4500~5000株。适宜麦收以后播种。

5.4 扁平型中晚玉米杂交种

该品种高大的植物,宽阔的叶子,许多叶子,以及叶子和耳朵上方主秆之间的角度平均超过35度。耳朵位置上方的每片叶与主秆之间的角度平均大于45度,建议每亩保留3000~3500株幼苗。

5.5 中间型

叶片和主秆之间的角度在紧凑型和扁平型之间,并且大多数是中等和早熟品种。每亩的幼苗密度在3500~4500株植物,适合小麦垄播种或油菜籽播种。

5.6 根据品种特征,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选择合理的密度

对于每亩产量为400~500公斤的中型田地,平型玉米杂交种的适宜密度约为3000株/亩;紧凑型杂交种约为4000株/亩。适宜的密度范围为每亩500~600公斤的产量水平:扁平型玉米杂交种,每亩约3500株;紧凑的中晚熟大型穗型杂交種约为3700~4000株,密集的垂直叶片约为每亩4500株。每亩产量超过650公斤的适当密度范围是:紧凑型中耳型每亩植物5000~5500株,紧凑型大穗型每亩植株4500~5000株。

5.7 增密增产技术

根据玉米品种的特点和生产条件,选择耐肥性强,水肥条件好的品种,根据当地条件,现有耐种品种的种植密度增加500~600株/亩。

每亩玉米的穗数是构成玉米生产的三个因素之一。由于限制玉米最终穗的自然因素(如害虫、病害、光照等),种植密度的播种率一般为90%~95%。为了确保终穗达到设定的目标数量,根据适当的尖峰数量,场地应增加5%~10%。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穗数指标。

作者简介:张广菊,中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