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摘要:“人是万物之灵长”,人与世间万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与生俱来的丰富情感。抒情诗一直是中英诗歌的主流,它所表现的正是人类精致细微的优美情感。沈紫曼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女诗人,二人的诗风清丽婉约,语言细腻哀婉。本文从意象和韵律两方面对沈紫曼的《别》与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进行对比赏析,感受这两篇抒情佳作中诗意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意象;韵律;《别》;《歌》
一、诗人简介
沈紫曼(1909-1977),原名沈祖棻,字子蕊,笔名绛燕,海盐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教授。她是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家舒芜平说:“我不知道李清照而后,真正凭文学成就上了文学史的女词人还有几位,但沈祖棻肯定是一位”。沈紫曼的诗词和文章皆用生命心血写就,风格深沉,意境悠远。她的新诗境界高洁,在自由中讲究锤炼,别具韵味。她的抒情诗《别》从形式上看虽是新诗,却深得旧体格律诗的精髓。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i 1830-1894)是维多利亚时期画家皆诗人但丁·加布里耶尔·罗塞蒂(Dante Gabril Rosseti)之妹,也是一名先拉斐尔派诗人。她的诗受到其兄长影响,但不像其兄的诗那么浓艳,而自有朴实、哀婉、清新的特色。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在英国女诗人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名列第一位,她的歌唱的好像知更鸟,有时又像夜莺”[1]。她的抒情诗《歌》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的一枝仙葩,透过她细腻哀婉的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汩汩流淌的情感,触摸到诗人温柔似水的心。
二、诗歌特色
《别》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一首赠别诗。从内容上看,诗歌描写的意境非常优美,婉约而不见消沉,缠绵而又不失豁达,诗人浓浓的离别情谊寓于洒脱的胸怀;诗歌情致旷达,意韵韶秀,在不经意间打开人的心扉,让人经久难忘。《别》全诗共两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
别
我是轻轻悄悄的到来,(a)
象水面飘过的一页浮萍;(b)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a)
象林中吹过一阵清风;(c)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d)
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b)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d)
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c)[2]
全诗共八句,用韵讲究,按abac,dbdc交错押韵,音律和谐,错落有致。诗歌第一节第三句句末的“开”与首句句末的“来”押韵;第二节第一、三句的“我”押韵。之后,诗人又在两节对应的句末押韵,如:第一节第二句的“萍”与第二节的“星”押“ing”韵,第一节第四句的“风”与第二节第四句的“梦”押“eng”韵。整首诗格律严谨,自由之中又有锤炼,读来让人产生很强的乐感。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与选择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巧妙的艺术构思,诗中运用了四个简单常见的意象:“浮萍”、“清风”、“夏夜的星”和“春天的梦”。其中押同韻的“浮萍”和“夏夜的星”都是自然界中具象可见的景物,而“清风”和“春天的梦”又是人只可体会到的梦幻之物。“浮萍”与“清风”为动景,“星”为静景,意象的动静结合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张弛。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比《别》早完成半个世纪,两首诗虽然用不同的语言写就,但在主题和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歌》的语言纯粹简单,诗中充满了甜蜜的忧伤、深沉的爱和悲伤。诗人似乎要表达一种刚刚觅得真爱的满足感,同时又带着对生命和爱情稍纵即逝的无助感和惆怅。
Song
When I am dead,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3]
《歌》这首诗共有两节,十六句。在诗歌第一节,诗人连用三个祈使句“Sing no sad songs for me/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Nor shady cypress tree”强调自己不需要哀婉的歌曲,不需要美艳的蔷薇和柏树的浓荫来祭奠;第一节最后两句“And if thou wilt,remember/And if thou wilt,forget”形成优美的对称结构,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生命的一种自由潇洒的态度。在诗歌第二节,诗人运用三个排比句“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来描述自己死后的生活。此处,排比的运用使整首诗韵律动听,形式流畅,同时加深了思想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诗歌最后两句“Haply I may remember/And haply may forget”描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许会铭记、也许会忘记。
《歌》的艺术亮点还体现在诗中词语的重复使用上,如:在诗歌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后两句“And if thou wilt,remember/And if thou wilt,forget”,“Haply I may remember/And haply may forget”,诗人反复使用“remember”和“forget”这两个词,既在形式上保证了工整对仗,也在内容上达到了诗意的延伸,突出了诗歌的主题。[4]
在这首诗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用丰富的意象为读者构造了一个艺术世界。她运用一系列生动简洁的名词,唤醒了读者的知觉,如:哀婉的歌(sad songs),蔷薇(roses),浓荫的柏树(cypress tree),青草(green grass),雨露(showers and dewdrops,rain),青荫(shadows),夜莺(nightingale)和薄雾(twilight)等,诗人用这些简明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诗歌第一节中“哀婉的歌”象征着悲伤和哭泣,“薔薇”代表了美丽而稍纵即逝的爱情,“浓荫的柏树”和“青草”象征着坚韧和活力。而第二节的“青荫”,“夜莺”和“薄雾”等意象则给诗歌蒙上了一层忧伤凄婉的色调。诗歌中意象的变幻,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在潇洒与忧郁之间徘徊的心绪,也让读者的心为之一动。
三、结束语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充满了美丽和忧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能融入她的笔端就能得以抒其情言其志。因为没有华丽的辞藻,读者才能体会到诗人所说、所感都是真切和实在的。抒情诗《歌》并没有因为简洁质朴的语言而降低了它的艺术价值,相反,正是因为诗人清新质朴的语言,《歌》才赢得了全球盛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里斯蒂娜·罗赛蒂的抒情诗风格与北宋时期女词人李清照有些相似之处,二者的诗歌语言清丽脱俗,意境深美闳约,能给读者以一种虽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审美体验。
相比之下,沈紫曼的抒情诗歌《别》则“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更显情志旷达与潇洒。《别》的第二节“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与《歌》第一节后两句“And if thou wilt,remember/And if thou wilt,forget”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诗人都用纯粹质朴的话语直抒胸臆,《别》中的两个喻体“夏夜的星”与“春天的梦”让诗歌更显空灵与自由。总体而言,《别》与《歌》两首抒情诗风格相似,诗中简洁精致的句子,平实清新的文字,别具韵味的格律和意蕴丰富的意象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慢慢欣赏。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钱光培.现代新诗一百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3]王佐良,金立群.英国诗歌选集(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570-573.
[4]王哲.诗意语言的魅力—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的诗《歌》的文体分析[J].文学传播,2013.